APP下载

民办普惠园生存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19-10-25黄俊官林耿芬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出路困境

黄俊官 林耿芬

【摘要】本文针对民办普惠园生存发展面临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与家长实际需要、平价收费与艰难经营、高质量诉求与师资队伍建设、办园特色建设与民办普惠园内涵发展等种种冲突,论述要从加强发展民办普惠园相关政策的制订、宣传及落实力度,协调政府规制与市场调节,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以特色建设为力点促进生存发展谋出路。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普惠园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06-03

2010年以来,党和政府在应对学前教育阶段“入园难、入园贵”突出问题,提出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由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园)和民办普惠园组成,在公办幼儿园数量稀缺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民办普惠园是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民办普惠园是指经政府机构认定的面向大众、收费合理、教育质量有保障的民办幼儿园。民办普惠园在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效缓解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但当前存在各种制约民办普惠园生存发展的因素,笔者在分析民办普惠园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对其生存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积极寻找出路。

一、民办普惠园的历史价值分析

民办普惠园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朝着普惠性方向持续发展。

(一)推动民办幼儿园管理机制的改革

公办园资源的有限性满足不了大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我国民办幼儿园数量庞大。2016年,全国有民办幼儿园15420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4.30%。民办幼儿园的繁荣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幼有所育”的问题,但由于民办幼儿園是按照市场化管理模式在经营,与学前教育事业普遍性、公益性及公平性的需求有较大距离,由此,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向来是一大难题。健全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体制,是克服民办幼儿园管理决策及发展不够科学、不太规范的有力途径。民办普惠园创办以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出台许多政策性文件有效推动其发展。民办普惠园的认定及发展进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有关部门通过出台地方性政策、规划,以拨款、监管、评估等多种方式,对民办普惠园的办园资质、课程规范、收费管理、服务对象等问题进行相应的管理,这些管理机制助力民办普惠园为大众提供平价而有质量的教育。民办普惠园作为民办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制的健全及完善过程对我国民办幼儿园管理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扩大民资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投入

我国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难以实现普惠性幼儿园的普及,无法满足大众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因此,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民资的投入。但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受到市场化的制约,提供低价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如若没有相关扶持必将导致艰难运营的状况。如果政府能借助政策扶持和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它们投入建设或者将原有园所发展为平价、合格的幼儿园,可有效减轻政府的负担[1],发展民办普惠园有利于吸引民资共同投入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当前,各地政府通过多种渠道扶持改善民办普惠园办园质量、降低收费标准,促使民办普惠园趋近“普惠”。这些多方面的扶持对民办普惠园自身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而投入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的民间资本大大增加。

(三)缓解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突出问题

我国基础薄弱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平价优质、安全放心的学前教育的需求,学前教育阶段供需紧张的局面长期存在,面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开源即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是解决幼儿园所这项重要民生工程的重要措施,能上普惠性幼儿园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体现。推进民办幼儿园朝民办普惠园发展,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学前教育需求。据统计,2017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70.6%,其中民办普惠园占比26.5%,民办普惠园有效地缓解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突出问题。当前距离实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民办普惠园的发展将持续为实现此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四)促进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民办幼儿园的繁荣发展,让更多的适龄儿童有幼儿园可上,但除了高端民办园,大众对多数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认可度不高。学习环境不适宜、师资团队专业性不强、小学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在民办幼儿园相对突出。民办普惠园经过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的认定及持续监管,在办园条件、管理、安全、卫生保健及教育工作等方面,都比较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量较高的幼儿园阶段教育。在市场化的影响下,民办普惠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势必影响其所在地区民办幼儿园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民办普惠园生存发展面临的困境

民办普惠园的发展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影响其生存发展的重重困境。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民办普惠园的困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与家长实际需要的冲突

因家长的满意度直接影响民办幼儿园的生源质量,及园所能否正常运营,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许多民办幼儿园在实际办园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迎合家长的倾向。因多数家长很难准确把握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无法获知有关幼儿园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将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的依据,易使幼儿园教育价值发生偏离和错位[2]。但民办普惠园因同时兼具“民办”及“普惠”两方面的特征,在面对这种矛盾情境时更是左右为难,一方面需要应对地方政府部门对教育教学规范化的监管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对幼儿学习内容实际需要的压力。民办普惠园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平价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从政府部门对其教育教学的监管,实现“有质量”的有力途径,但因民办幼儿园的属性又无法逃脱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对大多数家长实际需要的满足。

(二)平价收费与民办普惠园艰难经营的冲突

不同地方政府部门对民办普惠园的定价要求,一般是与当地公办园的收费标准相比较,规定其收费在公办园标准上浮幅度不能超过一定范围,也有地方政府核定的保教费参照政府指导最高价,并要求民办普惠园在一定期限内不能涨价。民办普惠园若不执行相关规定,则取消其“普惠性幼儿园”的资格。然而,有关政府部门对其提供的财政扶持力度还不够,具体体现在有些地方政府的财政资助存在模糊不到位的情况、实际资助与相关政策法规有出入,资助不及时、资助使用限定条件过多过高、资助没有相关法规保障等,导致民办普惠园在贯彻平价的过程中得不到有力后援,出现艰难运营的困境,长此以往,对投资者带来消极的影响,最终不利于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高质量诉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冲突

民办普惠园蕴含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诉求,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适宜的课程,具体表现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支持。学前教育所有对“质量”的要求皆需要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但当前民办普惠园的师资队伍存在不稳定,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的局面。一方面,民办普惠园的师资队伍没有编制,待遇和福利都不理想,难以吸引并留住水平较高的教师长期从教。另一方面,部分民办普惠园现有教师入职前并未受过专业训练,甚至没有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缺乏相应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储备,从业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培训。种种因素制约了民办普惠园师资队伍稳定性和专业性建设,不利于民办普惠园教育质量的良性发展。

(四)办园特色建设与民办普惠园内涵发展的冲突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从办园理念、办园模式、特色课程等方面凝练其办园特色,办园特色建设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需求,提升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民办幼儿园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注重办园特色建设是实现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但当前部分民办幼儿园打着“特色建设”的宣传口号以获取各种效益,如艺术教育、体能教育、双语教育、珠心算教育等有关特色建设的宣传琳琅满目。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此類幼儿园对办园特色的理解不到位,认为办园特色就是特色课程、特色班等[3]。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这些特色往往流于形式,与特色建设的真正内涵发展有所悖离。民办普惠园在办园特色建设上同样存在冲突,对办园特色建设的认识片面化,在办园特色建设中对办园理念、特色定位及特色课程等方面的凝练及践行有待提升。

三、民办普惠园生存与发展的出路

民办普惠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及前景价值,实现幼有所育离不开民办普惠园的持续贡献。但当前民办普惠园挣扎在阻碍其生存发展的种种冲突中,急需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援才能顺利突破困境,实现最大化价值。

(一)加强民办普惠园相关政策的制订、宣传及落实力度,缓解其艰难运营的局面

当前,制约民办普惠园生存发展的最大困难,体现在其未充分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扶持。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民办普惠园发展实际,制订适宜的政策措施,完善专门的民办普惠园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明晰其具体扶持职责,为民办普惠园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深化民办普惠园对其扶持和监管的相关政策措施的理解,以进一步规范其办园行为,广泛的宣传也能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各界对民办普惠园的认识和支持。最后,要注重有关政策的具体落地,目前部分地区对民办普惠园的政策落地不足,影响民办普惠园的教育质量,还需不断加大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各项有利的政策真正发挥实效。

(二)协调政府规制与市场调节,促进其有质量的发展

市场机制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存在“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正确处理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正外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客观存在的复杂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4]。民办普惠园的保教质量有所提升,但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尚有较大距离。民办普惠园在实际办园过程中,为应对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存在刻意迎合家长倾向、注重各种“噱头”式的形式和项目,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谈不上是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建设民办普惠园的同时,还要对其办园质量进行有力监管,从民办普惠园的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及结果质量多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规制,促进其发展。

(三)改善民办普惠园教师福利待遇,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性发展

提升民办普惠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师资队伍,当前,部分民办普惠园面临教师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难题。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民办普惠园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政府应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其工资、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障等权益,防止因各种权利得不到满足导致教师的流失,以提高幼儿师资队伍的稳定性。[5]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当前民办普惠园师资队伍水平不乐观,专业素养亟待提升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应“政策投入”与“财政投入”并举;应“待遇”“质量”两手抓;应打破教师队伍的“身份制”管理,保障合格教师的合法权益。在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方面,政府部门多渠道并进,通过公办园骨干教师的有效帮扶,国培、省培、市培、县培等方式的专业化培训、专项培训经费等,实现在职民办普惠园教师职后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以特色建设为力点,促进民办普惠园优质协调发展

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是指幼儿园在长期的办园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特征。幼儿园办园特色通过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幼儿园文化、环境、设施等方面综合体现。办园特色是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民办普惠园的高质量发展应以特色建设为着力点,优化民办普惠园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设备等物质基础,提升其教师队伍素质,增加其学习交流渠道和机会,积极促进园本教研能力等。民办普惠园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的同时,应不断积极探索办园理念、特色课程及定位,促使民办普惠园的优质协调发展。

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为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民办普惠园需要与时俱进,根据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方可走出困境,迎来全新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庄小满,程立生.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

[2]原晋霞.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

[3]李蓉.民办幼儿园办园特色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4]郑子莹.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5]秦旭芳,王默.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注:本文系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广西多元普惠民办园生存状况及发展机制的研究”(KY2015YB2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俊官,男,广西平南人,教授,学前教育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教师教育。

林耿芬,女,广东揭东人,学前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游戏。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民办幼儿园出路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鞍山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研究
浅谈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和管理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困境和策略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