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与醋酸甲羟孕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效果比较

2019-10-25袁冬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司酮宫腔内醋酸

袁冬娟

作者单位:114100 辽宁 鞍山,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妇产科

人工流产术是指以钳刮术和(或)负压吸引术等手术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基础性教育的不足等原因的影响,接受人工流产术的群体比例不断提升,随之而来是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发生率也进一步提高。人工流产术后,若部分蜕膜与绒毛组织残留在子宫内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出现阴道流血、闭经、不孕、凝血功能异常,甚至是休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目前临床治疗中,清宫手术是运用最广泛的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治疗方法,但该方法属于侵入性治疗,创伤大,若清宫时不彻底可增加二次清宫的风险,并可使感染、月经周期紊乱或经量减少、宫腔黏连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1]。米非司酮为临床常用终止妊娠药物,米非司酮对孕酮受体具有极高的亲和力,能够通过竞争内膜(蜕膜)的孕酮受体,阻断孕酮,致使蜕膜变性、坏死,从而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宫腔内残留组织[2]。为此,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6例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患者,比较米非司酮与甲羟孕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无意愿接受清宫治疗。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告知患者研究内容及风险,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彩超提示宫腔内存在异常回声及血流信号;人工流产术后经期阴道流血时间>10 d;影像学提示宫腔内残留物直径<30 mm;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 000 IU/L;治疗依从性好,能完成随访。排除标准:既往有瘢痕子宫或异位妊娠史;患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或免疫疾病史;人工流产术后存在宫腔内感染的患者;对研究使用药物有禁忌证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75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进行治疗,2 mg/次,3次/d。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两周后比较两组血β-HCG下降水平、宫内残留缩小均值。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仔细询问患者术后或药物治疗后是否存在并发症及其他特殊不适,对出现并发症患者追溯原因,并积极进行处理。

1.5 疗效判定显效:阴道流血完全停止,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占位性回声,血β-HCG恢复正常。有效:阴道流血情况明显改善或停止,彩超提示异常占位回声缩小>50%,血β-HCG降低>50%。无效:阴道流血情况无变化或出血时间延长、血流量增加,异常占位回声无变化,或异常血流信号增强,血β-HCG无变化[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6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69.77%,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P<0.05)。见表2。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血β-HCG与宫内残留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β-HCG下降均值与宫内残留缩小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χ2=6.081,P<0.05)。见表4。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血-HCG下降均值与宫内残留缩小均值对比

表4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育观念的变化,我国基础性教育的不足以及社会经济压力的影响,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群体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由人工流产带来的并发症及其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甚至因为人工流产操作不当,患者失去生育能力[4]。在人工流产引起的并发症中,宫内残留是最为常见的,其病因复杂性,因此在治疗上需要积极、谨慎[5]。作为处理人工流产的传统治疗方法,清宫术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极高。但是,清宫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二次伤害,容易产生阴道流血、宫腔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甚至会导致子宫破裂、穿孔,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延长患者的恢复周期,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经济的双重压力[6]。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黄体酮受体拮抗药物,与黄体酮受体的结合能力是黄体酮的3~5倍,能够促使子宫内膜的蜕膜化,使黄体酮丧失活性,阻断胚胎的正常发育,促进宫腔内物质的排出[7]。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以使早孕期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与粗面内质网明显肿胀,细胞皱缩,继而抑制继发性血供,促使合体滋养细胞出现退行性变化,促使宫腔内残留排出子宫。米非司酮还能够阻断滋养细胞的增殖途径,使滋养细胞凋亡,有效抑制残留绒毛的生物活性,而且米非司酮具有加快子宫内膜修复,停止阴道流血的作用。

本研究中,我们以醋酸甲羟孕酮片作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米非司酮临床效果优于醋酸甲羟孕酮片。在安全性方面,米非司酮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醋酸甲羟孕酮片,说明米非司酮对机体的损伤相对较小,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米非司酮进行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醋酸甲羟孕酮片,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司酮宫腔内醋酸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和体内过程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研究进展
某院2019年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不合理处方分析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宫腔镜检查在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醋酸棉酚旋光异构体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研究
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醋酸甲萘氢醌原料中锌的残留
How to Avoid Weight 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