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师权威消解趋势及其重构策略

2019-10-22陈潇

现代交际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师生关系

陈潇

摘要:中学教师权威由传统权威、法定权威、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四个部分构成,其对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及教师自身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而随着社会转型加速、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教师权威呈现出逐渐消解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中学教育工作者需慎用传统权威、维护法定权威、培养专业权威并重视感召权威,从而实现对中学教师权威的重构。

关键词:师生关系 教师权威 课堂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106-02

在学校中,教师权威是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教师权威的缺失必然使学生不服从管教,从而导致对学生的管理效率低下、学校无秩序化。尤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对于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是必不可少的[1]:教师权威能够帮助建立并维护课堂秩序,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崇拜教师、听从教师、模仿教师的“向师性”要求中学教师必须树立权威[2],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教师权威也是教师角色实现的需要,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而目前中学教师权威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呈现出日益消解的趋势,但由于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他们将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反思、批判,这也促使中学教师对自己的权威作用进行反思、调整,从而重构信息时代中更高层次的教师权威。[3]本文拟通过分析中学教师权威消解趋势的成因,结合Z省某重点中学教师的具体案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学教师权威重构的策略。

一、教师权威的定义与分析框架

教师权威实则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确保学生的活动服从于教师与班级共同设立的目标和规范,并能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4]美国学者克利弗顿和罗伯特参照韦伯的“三类权威”对教师权威进行定义,他们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分为两类: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制度性权威包括:取决于社会的文化传统的传统权威和由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因素赋予的法定权威。而个人权威包括: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管理方式与教学艺术等构成的知识权威和与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爱心、风度、同情心等有关的感召权威。[5]

教师的传统权威与法定权威是一种强制性影响力,其来源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强调命令与服从,具有强制性和不可为抗性[6],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消极、被动地服从,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

教师的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是一种自然性影响力,与教师自身的品格、能力、知识和情感等息息相关,强调顺从和依赖。这种权威往往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目光关注等手段体现,这两种权威的树立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能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所提高。

二、中学教师权威消解趋势及原因

教师权威的缺失往往会造成许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如学生对待教师态度较为随意、上课走神、打瞌睡、对待课堂提问态度较为松懈等,教师权威也就慢慢消解,形成恶性循环。而目前,教师权威呈现出一种逐渐消解的趋势,其背后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

1.教师的传统权威逐渐失去其基础

我国正处在社会加速转型期,已经来到一个张扬个性、注重人格平等、教育民主化、信息多元化的后喻文化时代。即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反过来向年幼者学习的时代。[7]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道德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其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及反叛精神逐渐增强。随着文化多样性的进一步发展,尊师重教等儒家教育传统在学生心中的重要程度不如以往。在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上,教师由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教师按照传统的“发号施令”的方式约束学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与反抗,同时也会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2.教师的法定权威渐渐弱化

当今社会往往将教师定位为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园丁”。社会仍习惯于以传统的道德标准衡量教师,被表彰的往往是那些在极端艰苦条件下节衣缩食、呕心沥血的教师。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更强调教师尽义务而较少关注教师的权利。[8]在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均不高的背景下,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更多提出教师传统美德,以号召教师努力向这一高标准靠拢,而非通过直接、实际的措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的法定权威由于其权利不受重视而从客观上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

3.教師的专业权威受到挑战

以往时代,知识总量小,更新速度慢[9];而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利用逐渐成为现实,教师对知识的垄断逐渐被打破;知识更新速度飞快,学生能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自学,也能通过手机应用进行习题解答,教师传授书本知识的作用逐渐被替代。而部分教师仍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储备不足,教学理念和技能滞后于社会发展,难以帮助学生全而发展,故而使教师的专业权威受到质疑。

4.教师的感召权威日益衰退

先前价值观较为单一,人格魅力较强的教师易使人信服。但随着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校外高收费补课、收受学生家长送礼并区别对待学生、收受辅导教材回扣费等乱象频出,师德滑坡严重。另外,学生个体独立性增强,善于通过网络等手段对网络事件、热点话题以及自身的社会实践来获得道德体验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与以往教师作为社会价值观的传递者相冲突。参与讨论的直观感受会比教师单方而的灌输的影响更大,从而使教师的感召权威日益衰退。

三、中学教师权威的重构策略

由于教师权威的缺失而导致课堂教学各种问题,中学教师需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权威。师生关系的和谐不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零距离”,从而致使教师权威的消解,而是应该在师生关系与教师权威之间寻求平衡,将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权威树立的土壤,从而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及现实情况的新型中学教师权威。

为了进一步探索中学教师权威重构的策略,笔者对Z省某重点中学的部分教师、学生进行了访谈,。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既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树立了独特的教师权威,其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综合对中学教师权威消解原因的分析及案例的分析,本文从以下四个方而提出了重构策略。

1.慎用传统权威

现代师生关系的重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慎用传统權威。从该中学教师的表现来看,其最为突出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他们真正地从理念上做到了师生民主及人格平等。教师不再通过其身份所代表的传统权威来向学生施加压力,这在教学模式上具体体现为从以往教师作为绝对主体的讲授型教学转变为学生主体下的对话型教学。在与学生日常相处方而,老师都将学生视为独立、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课堂内外语言都不带居高临下的色彩。由此可见,教师慎用传统权威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及树立其他类型权威的前提。

2.维护法定权威

为维护法定权威,需打破社会对教师道德高标准与实际权利不对等的现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维护教师应有的权利。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要提高教师三个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从而教师法定权威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构建,保证教师的待遇水平、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可度、确保教师的发声权与话语权。

3.培养专业权威

随着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日益加强,教师需不断学习以培养专业权威。该中学的教师对自身学科专业均有着较高的要求,都擅长使用网络、期刊等手段获得更多更新的专业信息和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此外,教师们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发展活动,提高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以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专业权威。培养专业权威也是重构中学教师权威的重点与核心。

4.重视感召权威

在师生地位日益平等的今天,教师需重视以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为代表的感召权威,以更好地开展个别辅导与德育工作。该中学的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耐心且细致的讲解,对课堂参与度较低的学生进行额外的关心;在对学生学业的关注之余,教师也会敏锐地觉察学生身心状态的变化,课后会对上课或近段时期内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关心、询问,在课程中融入德育相关的内容,从而在日常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感召权威。

四、结语

权威意味着对学生自由的尊重与对自尊权利的维护。因为所谓让学生不受束缚,并不意味着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自制及有理智地行动和履行义务。教师的权威,恰恰就应该用来使中学生有这种自制。因此,教师权威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恰恰相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由。[1O]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主体性的增强,师生关系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趋势。如何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教师权威之间取得平衡,从而建立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减少课堂教学问题,仍需教师不断思考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阿·辛科,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285.

[2]吴霞,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一个教师权威视角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70-72.

[3]宋哗,牛宇帆教师权威:爱与惩罚的道德张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6 C7):1925

[4]卞良,中学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 (25):10-12

[5]阎亚军,论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4(9).

[6]郑艳,吕京,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1C30):4849.

[7]田国秀,关于教师权威的辩证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3537.

[8]卞良,我国中学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与重塑[J],教学与管理,2012(13):2932.

[9]张良才,李润洲,论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J]教育研究,2003(11):69-74.

[10][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8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提问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还原一个纯洁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