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名人被死亡”事件看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2019-10-21曲茜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标题党新媒体

曲茜

摘要:移动互联网发展催生了自媒体的产生,由于该群体难以受到有效的监管,为了能够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的粉丝和关注度,对社会名人展开一系列的不实报道,甚至安排一些名人“死亡”来获得曝光度,这对于名人和粉丝来讲是十分反感的,当事实被澄清后,这些媒体发布者将会承担社会公信力丧失的代价。这也非常不利于良好新闻环境的创建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被死亡;标题党

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完成粉丝数量的激增并获得一定的关注度,甚至不惜捏造一些假新闻来博取眼球,从一些“名人被死亡”事件中不难发现这些新闻机构背后的企图,但是最终都会被事实击碎,被打上假新闻制造者的烙印。本文对孕育“名人被死亡”事件的社会背景进行了介绍,也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原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甄别假新闻的方法,帮助受众获得了对新闻真实性的有效识别,对于降低假新闻的危害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孕育“名人被死亡”事件的社会背景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媒体行业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特别是自媒体的受关注度得到增强,一些媒体为了能够提高知名度,寻求所谓的“爆款”博取人们的眼球,提高阅读量和关注度,从名人的私生活等新闻着手,甚至一些报道枉顾事实真相,只为能够提高曝光度,就将一些名人被安排“死亡”,即便是标题中,采用了一些“疑似”等字眼,也不能够掩盖发布该类新闻的欺骗性和愚弄打仗大众的行为。该类事件只有在当今网络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当一些不实信息进行迅猛传播的过程,甚至当事人还不知情的状态下,就会传播到加大的范围。使当事人的澄清稍显滞后,这也是该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之一[1]。

二、“名人被死亡”事件带来的影响分析

为了能够获得较大浏览量和知名度,一些新闻的报道严重偏离事实依据,当一些名人被“死亡”后,不仅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对受众的精神造成了一定打击,也对名人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使其不得不出面澄清,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也不利于媒体平台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了公众的自觉性信息免疫,即便是某一名人的真实死亡信息得到了公布,也会造成公众的错觉,以为又是哪一个媒体的炒作,从而降低了公众对于此类事件的判断力。除此之外,缺乏事实的报道是站不住脚的,一旦事实真相得到公布,势必造成公众对信息发布品台的信任,导致客户流失,使其得不偿失[2]。

三、“名人被死亡”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發展,产生了所谓的粉丝经济。一些媒体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粉丝和关注度,需要报道热点新闻来博取眼球。而名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关注度,针对名人的报道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于是标题党和“名人被死亡”的失实报道,就有了社会土壤。另一方面,针对网络媒体的监管不力,导致相关违法成本较低,使其在进行报道的过程拥有一定“后路”助长了该类事件发生的频率,非常不利于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使相关报道缺乏事实依据,不仅仅局限于“名人被死亡”事件,还有各种养生以及标题党等,都是为了能够博取眼球进而采取的欺骗受众的行为,对受众的感情造成了影响[3]。

四、如何甄别新媒体报道新闻的真实性

(一)新闻发布机构的权威性

一些新媒体是为了博取眼球而制造假新闻,这为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能够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判断需要对发布机构进行有效认定,例如传统的媒体平台,本身就是从传统的新闻媒体过渡到新媒体阶段的,其对新闻的传播受到我国相关法规的限制,其中报道往往是基于相对客观的角度进行的,如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电视新闻栏目开设新媒体平台等等,这些新闻发布机构其本身的专业程度和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使其发布的新闻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因此,在进行新闻浏览的过程中,应当以官媒以及权威机构发布的新闻,视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以客观的心态面对新闻

新闻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人员个体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在进行新闻阅读的过程中,要对新闻的传播过程进行必要的了解,能够对信息进行初步筛查,提高对新闻信息的判断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过程中就是需要拓宽新闻来源和渠道,并进行有效的甄别。当新闻出现后,如果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需要进行求证,如金庸老先生去世的消息,一经发布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广泛传播,由于朋友圈的特殊性,需要去权威的新闻发布机构的网站进行求证,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得到的对新闻信息的求证。获得准确真实的新闻状态[4]。

五、总结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能够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甄别,应当看到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加强对新闻发布机构的法律约束,使其对自身的报道负责。并提高现阶段受众对新闻的甄别能力。并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增加其违法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使网络环境得到有效净化。从而能够创建和谐网络社会。

参考文献:

[1]巴东.从“名人被死亡”看新媒体新闻的真实性[J].中国记者,2016 (5)61-61.

[2]徐超超.新媒体时代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关系浅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 (14):66-66.

[3]刘朝霞.重新认识公众的力量——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问题[J].青年记者,2016 (25):50-52.

[4]田雨霖.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治理对策和媒体自律[J].才智,2017 (06):264-265.

猜你喜欢

标题党新媒体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网络新闻标题修改的量化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
“标题党”在纸媒和网媒的生存法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