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粉丝经济的发展

2019-10-21宁丹蕾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粉丝经济

宁丹蕾

摘要:近几年,粉丝经济已成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中网民高关注和高讨论的话题词语,可以说粉丝经济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也为众多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模式,但其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将从粉丝经济的情况概述,粉丝经济的社会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這一名词的研究带来一点帮助。

关键词:粉丝经济;粉丝粘性;养成系

粉丝经济,在当今社会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且影响力巨大。台湾作家张蔷在《粉丝力量大》中将“粉丝经济”定义为“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

一、粉丝经济的情况概述

(一)粉丝经济的早期发展

“粉丝”一词,最早形成于19世纪末,是英文“Fans”的音译,这一群体对某人或某物的追随保持狂热。对于粉丝经济,追根溯源是欧美波普文化的东移。上世纪90年代左右,中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粉丝”,例如张国荣迷,但这一时期的粉丝群体,只是对偶像单纯的崇拜,追随,并未形成粉丝经济。直至2004年《超级女声》这一电视节目的爆红,粉丝经济在中国才初具规模。此后随着《加油,好男儿》等节目的播出,粉丝经济开始迅速发展。

(二)粉丝经济的产业式发展

随着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粉丝经济也得以在文化,娱乐,电商等领域中进行产业式发展。如文化领域,自媒体是其典型代表。如罗振宇创造的知名品牌《罗辑思维》,通过对其视频和微信公众号文章进行会员制收费,短时间内实现了几百万元的创收。

(三)粉丝经济的发展现状

2018年,随着《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节目的热播,粉丝经济这一话题再一次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一种新型的粉丝经济模式——“众筹”产生。《创造101》中,粉丝通过购买腾讯视频的定制会员卡,通过对相关代言品牌的购买可以为其偶像赢得更多投票。但众筹型的粉丝经济背后也衍生出不少诸如粉丝集资如何监管等这类问题。至于品牌的明星效应营销等粉丝经济模式,现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商业体制。总体看来,粉丝经济算是一种成熟的商业经营模式,但如何对新发展的粉丝经济模式进行完善是粉丝经济后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粉丝经济模式带来的社会影响

(一)有利影响

1.提高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增强粉丝粘性

粉丝经济的出现,使得粉丝与偶像之间形成伴随型的相处模式。分析粉丝群体来看,粉丝群体中并非所有人都会一直保持对偶像的热爱,铁杆粉丝往往是粉丝群体中对偶像追随最稳定的一个群体。增强粉丝粘性最好的便是提高两者之间的互动,粉丝通过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为偶像轮博,打榜,应援等这样的方式,使得自己更贴近于偶像的生活;通过偶像在微博评论或超话社区评论中的回复来使心理得到满足。总体来看,偶像与粉丝伴随型的相处模式在不断提高两者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提高粉丝粘性,形成更加稳定的粉丝群体。

2.弱化了经济公司一人独大的角色

在偶像产业中,一般会形成三种角色即经济公司、偶像与粉丝。传统偶像产业中,经济公司缺乏对官方粉丝团的管理,粉丝缺乏和偶像之间的互动,造成一种粉丝和偶像心理之间的距离感。如今的偶像产业则发生了变化,粉丝逐渐参与偶像生活,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提高偶像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品牌商及业内人士对偶像的注意。这种社会现象带来的结果便是经济公司扮演的角色逐渐被弱化,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两者之间形成了伴随型的相处模式,更有利于粉丝群体的稳定和偶像事业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

1.粉丝社群中低龄化现象严重

通过微博中的超话社区,粉丝的微博评论,各大粉丝群的成员分布便可发现粉丝社群的低龄化现象十分严重。超话社区帖子和粉丝的微博评论中,粉丝用词极具情绪化,某偶像的官方投票群的群管理员年龄未成年,粉丝一味吹偶像“彩虹屁”等这类现象非常普遍。这些现象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后果,粉丝控评现象严重,路人无法对偶像做出客观评价;娱乐圈中不以从业者的能力衡量优劣,而是以偶像的社会影响力衡量优劣,从而形成娱乐圈中的“恶性循环”。这样不甚健康的“粉丝经济”使得很多青少年产生了“畸形”的消费观念,青少年的性格也变成了情绪化的性格——心理脆弱且易怒,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2.粉丝屠榜等极端粉丝行为的产生

前段时间,吴亦凡粉丝“屠榜” iTUnes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榜,引来人们广泛关注。就事件本身来看,吴亦凡粉丝产生了一种观念: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对的,这种观念导致了屠榜行为的发生。微博这种极端的粉丝行为比比皆是,“粉丝”变成了站队,而不是因为喜欢你的歌,欣赏你的演技。这些极端行为并不值得鼓励,而这种现象其实也是一种极端情绪化的表现,那么偶像和经济公司如何正确引导粉丝的价值观,使得粉丝经济行业能够呈现正能量的发展,这是整个偶像行业应该注意的事情。

总体来看,粉丝经济已成为各个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用什么样的方式使得粉丝经济进行良性发展,粉丝经济能否很好的与其他经济模式相融合,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的讨论与再探究。

参考文献:

[1]林小桢.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 (1).

[2]李尔静.粉丝“屠榜”:极端粉丝行为不可取[N].长江日报,2018-11-14 (009).

猜你喜欢

粉丝经济
基于“粉丝经济”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从网络直播看电视台如何利用粉丝经济扩大影响力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关于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经济”营销的思考
电子竞技行业中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
“粉丝经济”,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