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研究

2019-10-21张荣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2期
关键词:配网工程改善措施施工技术

张荣

【摘  要】本文对配网工程的施工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研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配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改善措施

1配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环境存在差别

由于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环境之间存在差别,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配网线路遭到不合理的占用或者闲置。同时,由于缺乏对实际施工环境的监测,缺乏周密的安排,一些已经开始施工的线路与实际施工环境存在较大差别,这就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的需要,会对一些已经设计好的线路进行改路,由于时间仓促,缺乏准确及时的分析,可能会出现线路短路或者串线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环境之间存在差别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配网的复杂性及其他建筑物的影响,会造成差别的巨大化。

1.2外力破坏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下,配网工程已经成为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在配网网络建设中主要是以架空线为主,采用单端接线的树枝状放射式,虽然新建配网多采用环网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在技术上难以有效的衔接起来。此外,配网有很多改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规划不够科学,线路当中的临时接线比较多,导致线损超出了设计限额。总之,一些城市的在配网建设中,专供电能力比较有限,加上经过的区域地形、建筑比较复杂,导致接线比较混乱,事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此外,在配网建设中出线比较多,线路的负荷比较大,受到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一些地方甚至刚建成不久就出线了绝缘事故,严重影响到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配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

2.1管理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网工程施工方案

电力企业应该在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此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首先,配网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配网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上,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具体要求来切实有效的制定,并且在日后的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其次,在前期施工方案的制定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在施工现场的查勘工作,结合配电网工程的实际情况,立足质量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严格控制好施工方法,保证方案技术的可行性、工艺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加快进度、提高质量;在配网工程的施工中,要对环境和资源加以保护,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使施工方案在施工应用中更加具有合理性,并且要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在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加以保护,提升施工人员的绝缘装备和工具,使其可以安全的从事电力施工,以此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规范性。

(2)优化施工现场周围环境

在配电网工程的施工中,要尽量降低设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减少设备损耗,延长使用寿命。在选择电力线路时,应尽量避免污染程度非常高的地区,如果不能绕开,要选择使用绝缘导线,这是对线路进行防腐处理。在施工方面,还应注意各部位的清洗处理,避免部件受到外界污染。其次还应该考虑自然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及时做出相应的预防工作。如果遇到大面积的开放区域,可以设置一些如架空避雷针和避雷器这样的装置,以防止雷击。如果施工路线穿过森林,会遇到很多树木,可以适当地提高线杆的高度,或者也可以在线路的两侧适度修建以下。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可能,有关的配电设施应尽量远离道路,并将涂抹适用于警示人群的反光涂料,同时在各地的动力设备上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对于配电网施工安全事故和危险因素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风险因素,将发生危险的概率彻底消除在萌芽阶段。

(3)实行目标细化管理

配网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其施工因素与环境也不固定,所以可以将配网线路施工工程制定出相应的标段,将整体的工程分为若干个小的施工段,有利于及时掌握施工的进度,从而反馈出施工相关的信息。例如:配网线路具体实施的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的总路线以及施工总体的情况进行分解,形成月进度管理的方式,并且将月进度施工细化到各个施工部门,应用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施工方每个月对工程进度进行一定的汇总,细化到各个施工管理部门更有利于收集信息处理施工段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工程出现的责任进行细化处理,明确到部门,并且能够活跃施工中各个部门的积极性,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

2.2技术措施

(1)网架建设

配网网络建设中主要是以架空线为主,采用单端接线树枝状放射式。特别是在沿交通道路的建筑施工道路比较多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事故。架空电线杆针对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电线杆,在市中心要选用15m或者18m的混凝土杆或者钢管杆,架空线的规范档距为40~50m,在郊区选用12m或者15m的混凝土杆,架空线的规范档距为40~60m。新的10kV配网多采用环网供电。工业开发区和居住小区以这种环网供电为主。这种网架方式施工便捷、经济性强,能有效确保配电设施的稳定性和供电的安全性。因为网架接线常常存在一定的临时性,保护措施不完善,在网架还没有真正完备的时候就急于用电,导致临时性事故发生。“手拉手”是环网方式中的一种,它能通过主线直接连接来实现环网配电。这种网架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区域和不同电源之间的转换,而且无需建立大型开关站,施工建设投资较少。但是这种方式对设施线路要求较高,设施出现故障,必须由备用线路来承担全部全部供电负荷。老城区因为配电网较落后,供电能力差,接线较多,线损超出设计限额。电力安全性大大降低。不管是任何网络结构都必须是合理配置,减少检修停电和电网故障,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电缆敷设

一是施工前做好图纸会审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严格按照施工图来施工。二是电缆敷设要检查好电缆的质量和型号,保证电缆各项指标达到工程需要。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和导通试验。三是还要对敷设人员进行安排和规划,有必要对特殊技术进行培训,提高敷设的效率。四是敷设速度要进行严格控制,不宜超过15m/min,防止电缆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损伤。电缆的敷设顺序也要进行规划,避免出现相互交叉重叠。五是电缆长度和截面都要进行仔细斟酌。要保证牵引绳的牢固性,牵引绳的长度要比电缆线长30~50cm。布放电缆滑轮直线设置间隔2.5~3m,确保电缆和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六是如果碰到敷设障碍,地面不宜开挖管道可使用顶管敷设。提前对地下管线进行工程勘察,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管线复查结果调整钻孔位置。七是电缆线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选择具有抗腐蚀性的电缆,增加电缆寿命。闭锁电缆敷设时,最好不好破坏电缆外皮,侧压力和拉力也不要超过允许强度。

3结束语

电力配网不仅是保障人们正常用电的关键,而且还承担着电力事业中的枢纽作用,是我国电力事业更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保障配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梁雪青.基于互联网+的配网基建现场作业移动应用研究与建设[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22):28-31.

[2]赵健雄.基于10kV配網基建工程的安全风险管控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135-136.

[3]伍继勇.探讨10kV基建配网工程设计过程[J].通讯世界,2017(22):162-163.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临猗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配网工程改善措施施工技术
配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电力配网施工作业的安全管控实践
如何实现配网工程结算标准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