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研究

2019-10-21万凤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中职建筑工程

万凤

【摘  要】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培养现代化建筑人才的摇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重点内容在于实践学习,这是教学方法创新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的给社会输送实践性强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中职类院校需要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和改进,这样有助于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教学重点内容,提出有助于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有效的提升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加专业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课程

引言

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强化对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的研究,这样才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设计及绘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重视程度,通过改善教学方式,采用丰富的手段来促进该专业的全面发展,为建筑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和技术化人才,使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

1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情况概述

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教学情况总体向好,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情况两方面:

1.1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建筑类的专业课程相对其他专业来说理论性很强,既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技能,又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高效的应用,因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在课堂上学生存在听不懂的情况,或者说觉得老师讲授的内容过于枯燥,不感兴趣。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固化、单一、缺乏创新性,所以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低,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的情况。但对于有些热愛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会在课余的时间继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这是较好的一种表现。

1.2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

对于多数中职院校来说能够意识到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学校的财政资金不足、教学环境有限、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等因素,造成学生无法进行实践的事实,所以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实操技能十分匮乏,同时对于实际工作的岗位知识也缺乏了解,在参加工作后就会遇到诸多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所以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实践过程的检验,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尤其建筑结构课程的理论内容十分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一门包罗多种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专业,在许多中职院校当中,其课程内容的设置过于死板,与社会的实际联系较弱,对工程中具体的现状和要求缺乏综合的判断,同时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相脱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着缺失和不足,老师过分注重书本知识内容的教学,而对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到了学生毕业之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无法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便无法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创新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重要性

2.1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自身特点的限制,其模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听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直接忽视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特点。由于教师不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活动主体,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减弱,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模拟实际情景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模拟的情景中,通过自己的参与,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深度挖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能力。

2.2 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将工程完美的建设好,创新教学就是将建筑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最为贴切的实践内容,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提炼,并在课堂上罗列出来,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同学间相互研究讨论的这一过程,就是将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强化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在实践教学上的有效应用,不仅为学生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3 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实践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来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大量实际案例。这些实际工程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哪些问题解决得好?哪些问题还留有哪些隐患?我们现在有没有办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将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试着提出解决方案。这些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学生在今后走上建筑工程施工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突发状况,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4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涉及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可能是人力、财力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设计方案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施工中所用材料的问题。所以,重视实践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让学生有机会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综合性的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讨论,从而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案。因此,要重视实践课程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这不仅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综合性拓展。

3 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水平的方法

3.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所谓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学校来说要想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就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许多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案例证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必须都要掌握起来,实践不能背离理论知识,同时实践过程是對理论知识的检验,只有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建筑工程施工人才,所以我们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实践过程。

3.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过去传统的建筑专业教学方式是十分枯燥无趣的,课堂上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和丰富课堂中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实际工程中的案例分析,模拟实际工作情境等现场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既生动又有趣,更容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有趣的课堂体验,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3创新搭建人才平台

现阶段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一般都没有充裕的资金来为学生搭建能够实践、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平台,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学校可以与企业达成校企合作,搭建一个稳定的人才平台,这样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到企业实习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劳动力为公司创造一定的价值。这样合作双赢的平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3.4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最专业且最新的理论知识。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班,邀请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专业工程师为教师授课,并组织教师到建筑工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学生专业水平的发展。同时作为重视专业技术的中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形成联动机制,构建技术中心,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扩展教师和学生的眼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必须引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培养全面的人才,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教师也要运用创新思维,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面貌和学习习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重视学生对于专业的思考方式和角度,为了让学生充分的适应社会发展,让学生们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动手实操能力,以便更好的与社会相接轨。

参考文献:

[1] 杜煜.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建设的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4).

[2] 张国路.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如何抓住理论与实践两个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

[3] 余潇潇.浅谈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

(作者单位:保山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中职建筑工程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