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培养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教学策略
2019-10-21杨永海
杨永海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决定着本学科的教学效益,因为只有保证初中生自主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生成与建构过程,才能确保初中生可以全面内化数学知识,教师也不必重复知识讲解,而且学生也可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培养与优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使其把握一切机会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将从师生完善课前准备与沟通、在课堂上组织先学后教活动、在课后培养学生自主复习意识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实现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体学习意识;培养策略
在我国悠久的教育发展史上,教师一直都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中心与关键,每一节课的课堂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技巧都是由教师所决定的。这就使得学生在数学上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难意识到自己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重新定义师生关系,切实创新教学结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培养与丰富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主体意识,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便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积累有效学習经验。
一、师生完善课前准备与沟通
课前准备活动的效率会直接决定着数学课堂的教学进度与现实效率,而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行为。既然要培养初中生的学习主体意识,那么初中数学教师便要监督初中生自主复习数学知识,还要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据实确定初中生的预习成效与知识困惑。由此,初中数学教师便要根据预习反馈来设计课堂教学计划,让学生及时通过课堂学习查漏补缺。
就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数学知识,鼓励学生自主迁移代数知识学习经验,积极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与算理。为此,笔者还利用导学案设计了自主预习任务、补充了知识链接,方便初中生在课前迁移加减法知识的相关内容。其中,导学案中呈现了一些前置性作业,需要初中生自主整合有理数加减法知识去填空、计算,可以直接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效。据此,笔者就可判断本班学生在分析有理数加法法则与减法法则时产生计算错误,所以笔者就将这两个数学知识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及时设计了课堂探究计划。
二、在课堂上组织先学后教活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十分关键,体现着初中生的学习思想。为了切实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数学课上组织先学后教教学活动,即先让初中生在数学课上展开能动探究,通过观察与学生表达确定教师干预的方式方法与介入程度。如此,初中数学教师则可与学生重构师生关系,切实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让学生及时取得学习进步。
就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加减法知识让学生回顾了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及时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回忆,要求初中生自主探究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题思路。为此,笔者还利用年龄问题、销售问题、长方形的边长与周长关系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列出了一元一次方程式,由此生成例题资源,要求学生自主求解方程的答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本班学生可在4人异质小组内合作交流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与意义,通过等式的移项规律来归纳解题思路。之后,各个小组便要积极展示解题思路,而笔者会据此规范学生的数学表达,帮助学生及时内化本课重点知识。
三、在课后培养学生自主复习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复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步骤,只是常规的初中数学教学一味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在培养初中生主体学习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复习、多总结、多反思,让初中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盲区展开重点学习,由此确定课后作业的参与计划,进入有效学习循环。
就如在“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就监督本班学生自主复习了本课重点知识。为此,初中生要主动绘制思维导图,科学整理数学知识及其内在关联,及时呈现自己的思维结构。在复习时,学生还可主动阐述个人认知疑问,通过全员探讨来解惑,及时归纳数学概念与解题技巧。通过复习结论,初中生可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确定课后练习计划以及下一轮学习方案,及时实现有效思考。笔者相信,只要学生可以坚持课后复习,也必然可以稳步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而这将让学生受益一生。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数学课上展开数学思考十分重要,可以让初中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将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结合起来,逐步激发初中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让初中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探究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不断改善初中数学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惠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华夏教师,2018(30):22.
[2]马吉亮.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创新探究[J].才智,2018(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