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对比

2019-10-15孟黎明孙文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

孟黎明 孙文

【摘 要】目的:对比酮替芬与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n=56)以及B组(n=56)。A组采取酮替芬治疗,B组采取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21%)较B组(87.50%)更高(=4.846,P=0.028);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较B组(16.07%)更低(=4.940,P=0.026)。结论:酮替芬较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更具优势,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更优。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酮替芬;孟鲁司特

【中图分类号】R47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胸闷、气促等,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该病会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严重影响。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药物,为比较两种药物实际临床效果,某医院对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分别采取了两种药物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哮喘组《哮喘防治指南》关于支气管哮喘有关标准,患者对此次研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药物过敏者;认知障碍者或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治疗者。选取某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56)以及B组(n=56)。A组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55.11±4.71)岁,病程为1~13年,平均(5.22±1.23)年;B组患者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为41~66岁,平均(54.88±4.45)岁,病程为1~11年,平均(5.03±1.08)年。在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q染治疗,并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酮替芬(国药准字H31021365,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产,规格:1mg/片)治疗,1片/次,2次/d,连续用药12周。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孟鲁司特(国药准字J20130047,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产,规格:10mg/片)治疗,1片/次,1次/d,连续用药12周。

1.3 疗效判定 显效:哮喘发作频率明显下降,相关症状基本恢复正常,PEF或FEV1上升幅度为25%~35%或达到60%~79%预计值;有效:哮喘发作频率有所下降,相关症状有所改善,PEF或FEV1上升幅度为15%~24%,哮喘发作时需服用糖皮质激素缓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另外,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当中相关数据以SPSS19.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21%)较B组(87.50%)更高(=4.846,P=0.028),具体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较B组(16.07%)更低(=4.940,P=0.026),具体见下表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发病率可达4%~8%。支气管哮喘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无法完全控制,且病情容易复发,会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孟鲁司特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药物,该药物可对半胱氨酰白三烯形成产生抑制作用,以此来缓解气道炎性反应,并减轻气道阻塞作用,从而缓解病情。但部分患者使用孟鲁司特治疗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实际疗效会受到限制。

本次研究当中,A、B两组分别采取了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21%)较B组(87.50%)更高(=4.846,P=0.028);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较B组(16.07%)更低(=4.940,P=0.026),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类似[3]。酮替芬为抗变态反应类药物,该药物可抑制慢反应物质释放,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抗组胺效果,缓解非特异性炎症。同时酮替芬对钙离子内流具有抑制作用,对参与免疫反应的炎症细胞具可产生膜稳定作用,可阻碍细胞去极化,以此来缓解起到炎症反应以及气道高反应性[4]。酮替芬还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主要代谢经过肝、肾、肺,不会影响神经系统以及其他器官,长期不良反应较轻,且不容易出现耐药,较孟鲁司特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酮替芬较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更具优势,不良反应较少,可获得更优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杨平.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8,30(09):124-125.

边彩霞.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224-226.

欧阳志远.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比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2):1453-1454.

李德海.孟鲁司特与酮替芬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123-124.

猜你喜欢

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联合鼻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27例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