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14徐阳刘维通信作者
徐阳 刘维(通信作者)
448000湖北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荆门
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广州机关医院胃肠科的研究成果,这一手术方式,将胃肠内镜与息肉切除术相结合,医疗人员在胃肠内镜辅助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患者胃肠内的具体状况,为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也可减小对周围脏器的伤害。但在手术治疗围术期都需要良好的护理,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的有效性,也能减免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更顺利地康复出院,减短住院治疗时间,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面模式是临床运用较好的一种护理方式[1]。收治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174 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状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174 例,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研究对象选取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需要行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所有研究对象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愿意积极配合研究,提供治疗的相关数据和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异常和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按选择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87 例。观察组男52 例,女35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60例,初中以下文化水平27例;年龄40~70岁,平均(56.7±8.2)岁。对照组男54 例,女33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61 例,初中以下文化水平26 例;年龄42~71 岁,平均(59.4±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术前、术中与术后依据相关的手术护理制度进行护理,比如术前的采血验血、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术中的心电监护、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术后进行伤口处理、病情观察和住院护理交接等[2]。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患者在入院后,及时引导患者进行诊治,引导患者做各项检查,尽快确定病症、研究治疗方式,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与相关的医疗人员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在确定治疗方式后,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详细交流,讲解治疗手段以及我院在这方面治疗的优势;进行饮食护理,让患者清淡饮食,调节机体状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进入手术室前做好相应的工作交接。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与手术医疗人员的相互配合,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出现的异常状况需要及时反应,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护理,避免切口卫生处理不当引起感染,在处理手术切口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状况,患者无异常状况送入住院病房,与住院护理人员交接工作。③术后:护理人员与家属及时沟通,告知家属患者在术后需要良好的休息,尽量减少探视;进行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的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患者的手术状况,缓解患者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住院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时间以护理记录为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穿孔、迟发性并发症、切口感染。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住院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息肉表示肉眼可见的隆起物,并不代表其病因或者组织学机构,胃肠息肉是比较多见的息肉发病种类,在发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初期症状有腹痛、腹部不适,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出现糜烂或者溃疡。胃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胃肠息肉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逐渐影响患者对食物中营养的摄取功能,目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运用效果,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使患者顺利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具体原因是: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确保了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的协作,提升了护理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除此以外,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使患者在接受基本护理内容的同时,还能接受更优质的护理,优质护理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5]。
综合以上来看,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在实际临床护理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值得推广。
表1 两组住院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