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和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2019-10-14董娅
董娅
274000菏泽开发区中心医院,山东菏泽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阴道壁脱垂、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发病机制是患者盆底原有的组织退化或遭到破坏,导致盆底支撑薄弱[1]。临床有研究表明,任何年龄段的产妇均可发生PFD,但30 岁以上女性最为多见,发生率高达40%[2]。PFD对产妇生理、心理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然而分娩方式是影响产妇盆底组织受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是当前临床研究重点。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产检产妇150 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产检产妇150 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75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3~40岁,平均(31.52±3.14)岁;孕次1~6 次,平均(3.52±1.64)次;产次1~4 次,平均(2.52±0.64)次。对照组产妇年龄24~39岁,平均(31.68±3.11)岁;孕次2~5次,平均(3.56±1.59)次;产次2~4 次,平均(2.67±0.61)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康复治疗方法:①盆底肌锻炼:协助产妇采取平卧位,张开两腿,保持屈曲,吸气收缩,6 s/次,呼气放松,6 s/次,休息6 s,重复训练,每次训练30 min,1 次/d,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训练2 个疗程。②电刺激治疗:采用电刺激治疗仪,频率30 Hz,脉冲宽度500 μs,结合产妇具体情况调整参数,每周2 次,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训练2个疗程。③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将阴道电极置于患者阴道,掌握反馈疲劳状况、会阴肌力、对电位置,每周2 次,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训练2个疗程。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检查者以中指、示指按压患者阴道后壁,接触盆底深层肌肉,同时指导产妇进行阴道收缩,结合收缩完成次数以及频率评估盆底肌力。盆底肌力分为5 级:①手指未感到任何肌肉收缩感为0 级;②手指感到肌肉颤动轻微为1 级;③手指感到不完全肌肉收缩为2 级;④手指感到肌肉收缩完全,但是不对抗为3 级;⑤手指感到肌肉收缩完全,且对抗轻微为4 级;⑥手指感到肌肉收缩完全,抗收缩强烈为4级。3~5级表明正常[3]。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n(%)]
结 果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研究组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出现压力性尿失禁2例(2.67%);对照组出现压力性尿失禁10例(13.3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7 1,P=0.016 1<0.05)。
讨 论
妊娠、分娩是导致女性发生PFD 的主要原因,女性在妊娠期由于子宫体积、胎儿重量逐渐增大,松弛素、孕激素、雌激素等水平变化,导致盆底肌肉力量降低,尿道以及膀胱颈的活动性增高,括约肌功能以及盆底组织支持力量减弱,分娩时由于软产道以及周围的软组织受损,盆底肌肉、神经被过度牵拉,将耻骨宫颈筋膜撕裂,对阴道壁以及盆底筋膜结构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当损伤较重时,机体处于失代偿状态,极易发生PFD[4-5]。另外如果产妇盆底收缩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Ⅰ类肌纤维以及Ⅱ类肌纤维不能在有效的时间段内完成盆底肌肉收缩,极易降低盆底功能,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6]。
盆底肌肉锻炼可显著提高患者盆底肌群的肌力以及弹性,促进盆底肌群功能恢复,电刺激治疗可对盆底肌群以及相关神经形成一定的刺激,改善盆底肌肉的收缩强度以及肌肉弹性,生物反馈治疗则可提高产妇盆底肌群的紧张度和收缩力。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治疗可改善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产妇盆底功能,并且剖宫产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产妇在经过康复治疗后,恢复速度更快,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剖宫产分娩以及经阴道分娩均会损伤产妇盆底肌功能,但是前者损伤相对较低;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受损产妇盆底肌力,有效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