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型谷胱甘肽减轻淋巴瘤放疗肺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9-10-09宋莹莹樊瑞娟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肺纤维化

宋莹莹,樊瑞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内科,北京 100730)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根据病理组织学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两类,其中NHL发病率远高于HL[1-2]。近年来,临床调查[3]显示,淋巴瘤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部分早期淋巴瘤可以通过单纯放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放疗还可以用于化疗或手术后辅助治疗[4]。然而,在淋巴瘤患者接受膈上放疗的过程中,会引起气管、支气管、肺泡等肺部损伤,导致放射性肺炎、肺泡出血、肺泡弥漫性损伤及肺纤维化等并发症[5]。目前,有研究[6]报道,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相关性肝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有关其对放疗所致肺损伤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淋巴瘤放疗致肺损伤的作用,为临床采用恰当的辅助用药防止肺损伤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0例患者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内收治的淋巴瘤手术后需辅助放疗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0例。实验组中,男性122例,女性88例,年龄38~73岁,平均(57.64±11.38)岁;NHL 203例,HL 7例,TNM分期Ⅰ期56例,Ⅱ期116例,Ⅲ期38例。对照组中,男性126例,女性84例,年龄39~72岁,平均(56.89±10.62)岁;NHL 204例,HL 6例;TNM分期Ⅰ期54例,Ⅱ期117例,Ⅲ期3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瘤;(2)KPS评分≥80分;(3)初次隔上放疗;(4)无放疗禁忌证;(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慢性支气管炎;(2)严重肺间质纤维化;(3)肺气肿;(4)凝血功能异常;(5)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参照 RTOG 标准对放疗前呼吸道症状进行评分,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以CT扫描中可见纵隔淋巴结作为计划靶区,并以计划靶区的中心为放射野中心,单次放射剂量2 Gy,每周5次,连续放疗25~30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膈上放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膈上放疗治疗基础上,于每次放疗前同步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意大利福斯卡玛生化制药公司)治疗,若不进行放疗则无需服药,1.5 g/d本品溶解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于15 min内输注完毕,至放疗疗程结束。

1.2.2 评价指标 (1)分别于放疗前及完成所有放疗治疗后抽取两组患者放疗前后外周静脉血4~5 mL,室温静置30 min,3 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上层血清,于1 h内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水平,所有操作均按照相应的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规范操作。(2)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并采用RTOG 放射性肺炎诊断分级标准对放射性肺炎进行分级。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放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0、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实验组患者TNF-α、IL-6水平较放疗前明显降低;IL-10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升高;放疗后对照组患者TNF-α、IL-10、IL-6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升高;放疗后实验组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P<0.05,与对照组放疗后相比。

2.2 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分级比较

实验组患者0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Ⅳ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分级比较[n(%)]

3 讨论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而放疗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放疗过程中正常组织不可避免地因受到一定照射剂量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7-8]。在接受膈上放疗的淋巴瘤患者中,放射性肺损伤是剂量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9]。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在人类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肽,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器官内,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物质[10]。研究[11-12]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结合体内自由基,将其转化成容易代谢的酸类物质,加速排泄,也可阻断脂质过氧化连锁反应,减轻组织损伤。研究[13]还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直接与化疗药物代谢产物结合形成低毒代谢产物,可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不影响疗效而减轻化疗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化疗的剂量。因此,补充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对预防淋巴瘤放疗致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TNF-α是炎性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14]发现,TNF-α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程度有关。IL-10 是一种最重要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也是一种多功能负性调节因子[15]。据报道[16],IL-10可抑制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IL-6是一种重要的促炎性因子,其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7]。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后实验组患者TNF-α、IL-6水平较放疗前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对照组患者TNF-α、IL-10、IL-6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实验组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降低淋巴瘤放疗患者机体内的促炎性因子水平及提高抗炎性因子水平,而由于这些炎性因子在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8-19],故应用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有可能有助于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同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患者0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Ⅰ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Ⅲ级、Ⅳ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不仅能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还能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等级。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并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等级,可以作为临床防治淋巴瘤放疗致肺损伤的辅助用药。

猜你喜欢

还原型谷胱甘肽肺纤维化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