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域下现代企业文化建构路径探析

2019-09-25苏玲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苏玲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004-02

摘 要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更是实现企业与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建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价值理念、人才管理、利益机制、文化氛围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企业文化建构路径。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建构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企业发展更是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渲染與实际运用。这不仅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依托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形象,还要与时俱进,融合新时代以人为本精神,这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建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存在的现实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随着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企业结合本企业的现状,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为导向,建立了诸多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文化。但是,从以人文本的角度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观念淡薄,缺乏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完成目标是唯一的生存理由”这个理念存在于众多企业内,我们需要从以人为本危机中反思企业文化。这种唯业绩论的企业文化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忽略了对员工利益的保护,一味地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企业文化等同起来,不考虑员工在企业中所拥有的利益。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愚民”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不公开、不透明,盲目倡导员工努力工作,过分实行加班制度,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关的加班福利制度,克扣员工工资、奖金现象大大存在。更有甚者,领导对员工的各项福利制度以及绩效薪酬熟视无睹;在制定具体规章制度时只考虑少部分人的意见,并未广开言路,征求大家意见,这样决定的制度只是考虑了少数人的利益,严重损害了广大员工的合法利益。

(二)浮于形式,企业文化建设未能落到实处

公司文化建设表层化,形式有余,执行力度不足。据调查,员工反映他们很多职员对于企业文化体系是不了解的,认为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并不重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参加过公司组织的企业文化培训。即企业上下缺乏对企业文化全面认识和重视,没有将企业文化宣传贯彻和落地实施作为一个重点去做的工作,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影响力不大。企业只是着眼于将企业文化“外化于行”,具体的只是一些华丽并且响亮的宣传口号标语的堆积,没有将文化特色“内化于心”,植根于员工思想和行动中。员工缺乏“人”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体系、相同的使命感以及团体共识,于是缺乏强有力的精神面貌以及统一行动的标准和行为动力。

(三)忽略个体,过度强调企业的公共价值

管理好企业在与管理好人,管好人在于管好人心,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的心留住,让员工爱岗敬业,对企业忠诚。如果员工能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家事,自觉自愿地为企业出力,不需要监管和强迫,这才是优秀企业文化的体现。然而以起亚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文化建设只停留在一些空头的口号上,实际实施过程中将员工视为“经济人”,只追求企业的公共产出和整体价值最大化,却忽略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无视员工个人的能力培养,更没有形成良好的推动员工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的文化氛围,极大可能使得员工个人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而个人技能不足惨遭淘汰。

二、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建构路径

企业文化落地的方法不仅是标语、条幅、活动培训等老生常谈的举措,应找准企业文化的着陆点——以人为本,本文从价值理念、人才管理、利益机制以及文化氛围四个角度落实企业文化的建构,呼吁和鼓励员工和目标受众践行和传播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发挥现代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一)在价值理念上,建立情感共同体

情感共同体建基于共同的情感追求和情感偏好,员工和企业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利益不可分割的关系的价值理念,主张一种人与企业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和责任共担的共同伦理意识和精神。企业需要确立被企业内部成员认可的企业共同的发展理念,树立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一致的价值观,使企业员工围绕在共同愿景内,凝聚在共同价值观的体系下共同实现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员工和企业如同鱼和水相互依存为主旨的自觉遵循规章制度、自觉投入企业生产生活、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格局,形成具有整体意识、创新意识、进取开拓意识、奉献意识为特色的“企业之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二)在人才管理上,加强对员工的可持续培养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具有辐射力,是企业的象征,其实质是提高和培养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最崇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他揭示了促进员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精神,是一种新时代社会文明形态。”企业需要建立以不同技术为主题的学习型组织,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来企业内开展讲座论坛或者技术实战演练,培养鼓励员工进行可持续性学习、创新性学习,通过不断学习积极调动企业职工的创造性、主动性;企业还可以输送员工进入高校或者先进科技培训班学习,及时了解行业前沿理念和研发动态,以便于激发员工创新思维,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在利益机制上,建立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

企业在制定激励考核时,首先应该在企业内进行充分宣传,通过思想的正确引导,为绩效考核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氛围;其次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激励机制,这个机制覆盖了工资、奖金、生活福利及其他待遇等各个环节和方面,真正的体现了所谓的论功行赏和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工作奖励原则,在收入分配上按照职工业绩进行分配,以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企业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最后实行分层分类的考核办法,要求员工积极认真做事,以个人自查为主、集中检查为辅,实行按月考核、当月兑现,以保证考核的时效,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在文化氛围上,构建和谐民主的企业文化

企业可以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强化科技文化、建立人文思想作风关怀的文化氛围中构建有特色的和谐民主文化。

第一,构建善沟通文化,管理者需要勤去基层走动,善于倾听基层意见,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建立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企业各工位环节内部实施以团队互助为主导与包区责任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第二,构建崇创新文化,确立创新目标,坚持创新方向、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努力跟上汽车行业的新形势,创建适合人才、吸引人才的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

第三,构建尚合作的团队文化。团队形成战斗力,战斗力依靠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只有众人一力,才能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能够在社会中屹立不倒、长足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把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的混凝剂。据调查显示,优秀的企业如华为、万达、格力等许多在经济大潮中傲视群雄的优秀企业,在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中嵌入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传递了先进的文化理念,值得借鉴和推广。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开放基金项目(kfjj20181003)

参考文献:

[1] 崔超.马克思主义组织文化思想与当代高等学校组织文化[J].江苏高教,2018(7):26-31.

[2] 刘忠静.论大庆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D].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