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复习课如何上得有趣有料
2019-09-23钟培旭
摘要:高三语文复习课要以实效为重,小说复习课应走出题海战术,以提升阅读能力为要。以讲解小说中“物象”的作用为例,说明小说复习课可以从认真选材、重视能力并巧设活动等方面做出努力,使课堂不至于呆滞无趣。
关键词:物象;鞋;能力
高三语文复习须以考试说明为曲谱,以考点为节拍,所以无论哪里的高三语文课堂都演奏着相似的曲风。就教学实际来看,高三的课型较为固定,常是首先讲解试题,顺带总结规律(考点),辅以拓展训练。高效提分是高三课堂的第一要务,循此目标,高三课堂应该注重考点落实,追求到位的讲授,务求精细的落实。因而,课型相对固定而重实效,既是本然,又是应然。所以,突破凝滞的课型,为高三学生学习增色,是众多一线教师心中的渴求以及实践中的创新尝试。但课堂创设新意,究其内核,仍然是要提升学生的能力。
最近,笔者面向全市同行上了一节公开课,几经思虑选定讲授小说中“物象”的作用——此点既较少被提及,又不可忽略。为了课程能有新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认真考虑,多次磨课才最终确定。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精选素材,突破试题
“物象”常指小说中出现的特殊的、重要的物。小说借“物象”可蕴深意,可藏道理,可使故事更含蓄、更隽永。无论是经典长篇,还是微型小说,读者都不难发现“物象”的身影。依此寻踪,高考小说中自然不乏“物象”,并常被作为考查对象。往早期回溯,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争议较大,难度较高,“岸”这一物象的深味恐怕不易说清。高考语文全国卷也有好几年“钟情”于考查“物象”,例如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设问是“‘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再如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战争》则这样拟题——“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而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锄》则考查“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可见,“物象”的考查并不冷门。
为了避免课堂被这么丰富的试题充塞,笔者在众多考场阅读试题中只选取一篇为例——刘庆邦的《鞋》(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说,故事讲的是农村姑娘守明悄悄爱上了一个男青年,命运眷顾守明与对方结亲,在按习俗给这个未婚夫做鞋过程中倾注了全身心的深情与期盼……然而结局却似乎不得圆满。“这篇小说曾以唯一的满分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是作者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1]对于这篇小说的处理,笔者不是将它简单地作为试题评讲,而是另设题目,稍加指引,希望学生既能洞悉情节,整体把握,又可以抓取细节,深入文本。在说说做鞋或者送鞋时主人公的心理时,学生从“是否要把鞋做小”“调情的幻想”和“握手告别时的汗涔涔”等细处,读懂主人公心理,读出了味道。笔者还增补选为高考材料时被删减的守明做鞋时一二细节与学生加以细品,更深层地把握“鞋”对守明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回答高考设置的考题“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就顺理成章了。“考什么教什么的功利追求,直接导致了当下语文教学的碎片化。课堂关注的不是文本价值本身而是考试价值。作为‘人的学生和作为‘例子的文本都遭到漠视。”[2]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就要能够尊重学生的解读能力和文本的独立价值。
机缘巧合,笔者還发现了另一个以“鞋”为物象的优秀素材。它是埃及青年导演拍摄的一个4分钟短片——《The Other Pair》,既是影片,又可视为一篇非常优美的短篇小说。这个微电影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常在火车站附近玩耍的穷小子,因为家境贫寒,时常穿着一双拖鞋。这一天,那双穿得太久的拖鞋也坏了。这时,一位同龄的富家少年,穿着新皮鞋,与父亲一道来小站搭乘火车。上车时,拥挤的人群不小心踩掉了富家少年的一只鞋。但火车启动,富家少年无奈地看着被挤掉的鞋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穷小子拾到了这只新皮鞋,十分喜爱,他犹豫了一小会,还是决定追赶火车送还那只新鞋子。富家少年见穷小子给他送鞋,非常高兴地向穷小子挥手为他加油。可火车越开越快……穷小子用力一扔,鞋子朝富家少年飞去。可惜未能如愿,鞋子碰到火车皮,掉到地上。火车渐行渐远,富家少年见穷小子光着脚,赶紧把自己的另一只鞋脱下来,将它扔给穷小子。
这样一个温暖的短片,既能指引学生加深对“物象”作用的理解,也能给予其真善美的熏陶。
其实,“鞋”这一物象还有不少经典文本。比如,《灰姑娘》中的“水晶鞋”、伊朗电影《天堂的孩子》里的“小鞋子”。本课借一说万,通过一个“鞋”,实际上在说万千物,以此打通所有小说中“物象”的作用。
二、从教学目标出发,尊重起点,提升能力
在本课的初始设计中,笔者目标有二:一是明确答题角度;二是掌握答题术语。首先,从微电影《The Other Pair》中细化出三个问题:“请你复述微电影的主要情节。”“围绕那双‘新皮鞋,两个孩子分别有哪些举动?体现了什么?”“这个微电影,揭示了什么主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从情节、人物和主题设置,引导学生梳理了“鞋”的作用。这一环节,指引学生明确答题角度,在此基础上,进入刘庆邦小说《鞋》的分析,重点分析答案,从学生做题情况中摘引答题不规范的典型例子,投影出来让学生说出问题所在,其中突出学生答题术语运用不当之处,让学生识记“物象”作用几个角度的常见术语。
这个设计也算有层次、有落实,但经其他老师提醒,这个思路弊病也十分明显:一是肢解材料,干瘪无趣;二是依赖预设,没有生成;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无视学生起点,矮化学生能力。
推倒重来之后,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明确答题角度和掌握答题术语在导入环节完成。第一步,引起注意:开篇言明小说中出现的关键物,可称为“物象”。第二步,援引旧学:让学生说出学过的小说中的“物象”,例如《项链》中的“项链”,《老人与海》中的“大马林鱼”等。第三步,追问新知:让学生说说《老人与海》中的“大马林鱼”有什么作用?这样就带出了答题角度和答题术语。
几分钟解决了知识识记问题,完全不需要用整节课的时间。实际上,高三学生应该能掌握小说答题的基本思路,即便不能,稍加指引也就能够梳理清楚。真正重要的还是在文本的解读和学生能力的提升上。
调整之后,课堂的重心自然而然地转到提升学生深耕文本,理解“物象”的能力上。相应地,教学素材(小说和微电影)的先后顺序也作了调整,笔者先引导学生读刘庆邦的《鞋》,不是停留在题目怎么答得规范,而是可以怎样深入地去理解“鞋”之于守明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观看《The Other Pair》,不再只是让学生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鞋”的作用,而是能够品味微电影的细节,能够从整体把握这个微电影的意义。在分析这个微电影时,有的学生看到穷小子因追不上火车而跺脚,表现出穷小孩还鞋的诚意;而有的学生则看到富小孩在丢鞋前多次擦拭皮鞋,可见他对鞋的珍爱,最后还大义成全,足见其高尚。还有学生总结道:两个孩子的身份背景不同,但是善意却是一样的,说明善良跨越阶级。减少预设,引发思考,学生确实能给出很多惊喜!
“语文复习课学的逻辑要求复习课教学不可满足于知识的简单讲授上,须着力于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主要任务,借助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3]本课的教学目标正是从知识的讲授调整为能力的提升。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从“教学生知识”到“教学生学”的转变。
三、从教学方式出发,巧设活动,有所超脱
现在高考更多的是针对学生深层阅读能力的考察,教师仅局限于解决文本后的几道题目实在显得过于狭隘。对刘庆邦的《鞋》与微电影《The Other Pair》的处理,都注重让学生“入得其中”,即对文章不过度捆绑,展开浸润式解读。
然而,高三课堂要务正业,似乎还是应该回到解题答题上来。寻思良久,笔者最终决定在最后环节创设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微电影《The Other Pair》中“鞋”这个物象自拟一道试题,并讨论出参考答案。“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思维能力。但个人的思维有很多的局限,我们要借助合作、探究,以及借助工具占有更多的资源,才能分析、解决问题。”[4]自行拟题,也须考虑学生拟题不善的情况。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拟出试题,笔者在讲解刘庆邦的《鞋》时变换出多个题目,让学生知道考试题目可以有多种类型。具体来说,考查“物象”作用,有的是从人物、环境、情节等限定设题,也有的是综合灵活出题。有了这个铺垫,最后让学生借微电影拟题时就水到渠成了。经过几分钟的组织和讨论,一些学生设计的题目还挺像模像样。例如,从限定角度拟题的:“电影中贫穷男孩出现了多次心理波动,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围绕‘鞋电影展现了什么情节?”“电影通过两位小男孩围绕‘鞋展开的故事体现出那一位比较穷的小男孩什么性格特点?”也有的学生从综合角度拟题:“电影多次写‘鞋表达了怎样的寓意?”“这个微电影以‘鞋为拍摄重心,这有什么作用?”或许因为是学生自己拟的题,其组织答案时也显得更为顺畅、完整。
多角度拟题,也就多角度理解了“物象”。学生有了这样的能力,就无须畏惧“新高考”设题的灵活。
课程论专家钟启泉曾尖锐指出:“在现在的中小学小说教学中除了被拧干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5]这是现实问题,也是超越的机会,要让学生能掌握这些概念和框架,也要能指引学生在文本中爬梳,提升能力,读出深层次的意味。高三的语文复习课,更要在学生的能力上多“做文章”,不可停留在知识上。
课后,有的学生评价说这个课“很有趣、很丰富”。学生的喜爱足以宽慰备课者的艰辛。
注释:
[1]杨先武.高考语文测试别糟蹋了文学精品——评课标卷对短篇小说《鞋》的删改[J].名作欣赏,2015,(4).
[2]毛征.对高三学生主讲语文复习课的实践及思考[J].课外语文,2018,(9).
[3]成龙.语文复习课的教学逻辑[J].語文学习,2017,(11).
[4]郭静静.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开发[J].中学语文,2015,(36).
[5]钟启泉.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钟培旭(1988—),男,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