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9-09-23张秀丽
摘要:为了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通过同课异构的模式,探求语文课堂如何能真正做到高效。通过教学案例,采用不同的课堂模式,引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拉近学生与语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都可学语文。
关键词:同课异构;思维培养;立德树人
一、案例背景
开学以来,学校围绕课题“思维培养策略研究”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教研课题。为了解答教师在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優化教育教学行为,学校于2018年10月18日至19日邀请山西省语文名师团队来讲学,主要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追求求真、务实、高效的讲学效果。为了有一个更好的锻炼机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与名师团的崔林生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的内容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属于高中必修一第三单元,是梁实秋先生写的一篇记事写人的散文。它篇幅短小,描写深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对人和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出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据此,将教学目标定在对人物的理解上。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结构和教学风格,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教师的风采。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高效?语文课堂该是一个怎样的模样?拟通过此课来探讨一二。
授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因为学生在初中时接触过散文,他们有基本的散文鉴赏能力。读懂语文文本的表层意思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文学积累、文学素养有限,一些难点问题是需要教师点拨的。
二、案例略影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案例
【片段一】文章内容的理解
师:生活中我们要举办一场活动,先要进行大力的宣传。我们怎么宣传?
生:以通知的形式。
生:以海报的形式。
师:我们现在以海报的形式来宣传一下这场演讲,让更多的人知晓。
老师让学生筛选信息,填写海报。
师:通过海报,明确讲的是一次演讲,记叙的是一件事。文章共10个自然段,哪些部分是演讲?
生: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9段):演讲的具体情形。
第三部分(第10段):对梁启超的评价。
生: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应归属第一部分。
师:大家一起读一下,回顾内容。
生:写的演讲稿,应归到第二部分。
师:结合刚才对梁启超的回顾,文中的梁启超的身份有何变化?
生:一位学者。
【教学说明】教师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语文,走近语文,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以此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片段二】分析人物形象
师:在梁实秋的眼中,梁启超是一位怎样的学者?
生:有学问、有文采、热心肠的学者。
师:这节课我们利用圈点批注,在课本上批注在演讲中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修养。学生讨论,学生发言。老师给一个范例。
【明确】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反映了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
生1: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可看出其貌不扬;“步履稳健”证明其人从容不迫;“风神潇洒”表明其人风度翩翩;“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表明其人神采飞扬。
师:提到外貌描写,我觉得你丢了一处。请你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1:穿着肥大的长袍。
师:说明什么?
学生沉思。
师:我们大家齐读一下,注意形容词。
生:不拘小节。
生:随性。
生:率性。
师:不错。分析的时候注意修饰词的运用。
生: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写梁任公幽默风趣;“扫”字突出其平易近人,“翻”字写出其思考状,“点”字写出他对自己的肯定,“谦逊”而又“自负”的大师形象如在眼前。
师:分析的很到位,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么?
生酝酿,然后上台表演。学生继续发言。
【教学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在文本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架空去思索。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指引,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概括,引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片段三】拓展延伸
师:品读他的演讲,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为民族而悲,为国家而悲。我们能体会到那浓浓的爱国之情。在他的身上一直散发出一种耀眼的光芒,是中国文人的担当精神,不做就当成责任,做了就不计成败。有人说中国文人有两条命,一个是生命,一个是使命。中国文人把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他们勇于承担,敢于担当。孟子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重义轻生,这是孟子的担当。苏轼一生几次遭贬,但他每到一处就造福百姓,治水患,修水利,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他的那份担当。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具有这种担当。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好好学习。
生:努力付出,勇于奉献。
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提出了要求,我们齐读一下:“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三、案例反思
通过倾听崔老师的课,再结合自己的授课感受,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对此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语文课堂究竟该是怎样的课堂?
反思之一:语文课堂应是充满声音的课堂。王尚文教授说过:“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语文课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感情是需要声音传达的。在授课中我让学生默读、速读、齐读,在读中思考问题,在读中体会情感。而崔老师除了让学生读,自己还范读《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崔老師的声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人顿觉悲情丛生。另外,崔老师还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如何去体现自己的情感,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对文本的解读。老师的朗诵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老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反思之二:语文课堂应用语文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将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语文课堂活动的创设要有新意,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让学生浏览文段然后作答,设置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海报填写活动,实质是筛选信息,借用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方式让学生走近语文,走近文本,将我们的语文学习与日常的所见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要留心,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崔老师则是抓住文章的首句“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展开教学,抓住“专心学术”这个短语,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研究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知。让学生身动、心动、肯学、想学、会学,使其真正融入课堂。
反思之三: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提出问题,研读文本,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要真正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引导学生会质疑。“一个不善于提问题的人不会是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答案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因此,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文本。研究文本就要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这就是在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在我的教学中,关于梁启超形象的分析是由教师提出,学生思考后讨论发言。而在崔老师课堂中,崔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有学生提出“学问与文采的区别在哪?”崔老师让学生迅速地找文中学问与文采的地方,然后朗读、分析,在回归文本中学生就可以有自己的认识,然后互相交流,这个认识就会有一个高度的提升。这个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长期的坚持,学生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反思之四:语文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出语文的价值。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学生学养素质,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在我的课堂上,我从分析梁启超的品质拓展开来,希望我们的学生能秉承文人身上的那种浓浓的爱国之情,文人身上的那种担当精神,勉励学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让学生明确身上的责任。而崔老师重于语文知识的积累。比如,他对“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的引导,对于句式“倒不是——也不是——实在是——”的讲解,让学生仿照此句式造句。长此以往的积累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不少的益处。崔老师在分析完梁启超的人物描写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片段练习,写一个你所熟悉的人物,既可以从正面描写,也可以从侧面描写。这样就形成读赏写一体,真正体现出语文课的价值所在,真正上出语文的味道。
通过反思,我更加明确同课异构的意义所在,不同教法、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将有利于团队的提升,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通过反思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与名师的差距,找到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张秀丽(1976—),女,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第五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