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建经典阅读社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019-09-23陈春燕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建立经典阅读社团,能够起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在组建社团时,要注意开发校本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演讲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现的平台,使其适当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方法都有助于组建经典阅读社团,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经典阅读社团;人文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若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开展大量实践活动,则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规律。笔者认为组织经典阅读社团的方法能促进学生阅读实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组织多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组织学生建立经典阅读社团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其人文素养。

在执教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雨巷》一诗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现代诗歌非常感兴趣,学生的兴趣点主要在喜欢现代诗的意境,喜欢现代诗充满韵律的节奏。此时,教师可围绕现代诗歌和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展开经典阅读社团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经典的现代诗。首先,组织社团的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打算从哪些方面展开现代诗诵读。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现代诗是怎样发展而来的?”“现代诗有哪些流派?”“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的区别是什么?”此后,由社团组织者给各小组分工,分别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学生搜索了各种古诗词和现代诗,和同伴一起诵读,并对比分析。还有的学生用图片展现了新月派、朦胧派、现代主义诗派的代表诗人,并配上了他们的诗歌作品,供社团其他的成员分享。

在开展多元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组织经典阅读社团的活动,能打破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可以实现教学情境的转化。学生能从课堂学习中跳出来,感受生活,接受多元文化。这样就打破了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开发多元智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提升人文素养。

二、组织轮流演讲,达到以讲促思的效果

组织经典阅读社团活动,要避免教师过多干涉,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轮流讲解,展示独特的思维成果。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感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轮流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样就促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碰撞,达到以讲促思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执教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祝福》一文时,很多学生对鲁迅的作品充满了兴趣。在经典阅读的活动中,我组织社团成员開展抽签演讲的活动。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成果用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同学。有的学生对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十分感兴趣,演讲时分析了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将其分为受到封建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等不同类型。有的学生对鲁迅的散文感兴趣,在演讲中专门围绕鲁迅的《野草》进行论述,分析了《野草》的主题,探究了为何这些散文作品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了旧中国社会黑暗的主题。通过开展演讲活动,学生不仅从同伴的演讲中获得了启示,积极地阅读鲁迅作品,而且在自己研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更深刻的感悟。

叶圣陶认为:“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在组织经典阅读社团的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说出来与同伴分享。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积累了语言素材,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搭建展示平台,放飞个性表达

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表现在阅读方面,而且表现在鉴赏、创作等其他方面。所以在组织经典阅读社团的活动中,要注意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各方面的人文素养。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将文字、音乐、美术、历史等多种不同的学科结合在一起,用新颖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探究结果,充分释放自己的个性思维。

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雷雨》一文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经典阅读社团中分角色阅读《雷雨》全剧,然后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对《雷雨》的研究成果。这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利用《雷雨》是话剧的特点,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将《雷雨》中的经典片段表演了出来,展现了自己对人物冲突的理解。有的学生擅长绘画,便将《雷雨》的剧情用漫画的形式画出来,将其改编成连环画。还有的学生用演讲的形式分析了《雷雨》中周朴园、鲁侍萍这两个人物,探究他们之间是否真的有感情。

学者杨义认为:“语文学习要让学生有文学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学提升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在个性化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到了文学之美,同时也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引领,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转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人文情怀,更投入地进行个性表达。

四、寻求多方支持,融入社会实践

组建经典阅读社团不能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应寻求多方支持,融入社会实践。笔者在组织经典阅读社团活动中,联系了高校文学社和一些文学网站,组织学生适当地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阅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组织学生在经典阅读社团中尝试品读《红楼梦》原著,并在活动中联系我市剧团领导,组织学生采访越剧团演出《红楼梦》的各位演员,让学生了解越剧是怎样展现《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的,同时也了解各位演员对于《红楼梦》人物的认识,思考他们怎样用舞台表演体现对于人物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联系学生居住地的居委会,在居委会举办的暑假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围绕《红楼梦》设计节目。也可以在学生慰问敬老院的时候,鼓励他们以经典阅读社团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设计课本剧、朗诵等节目,开展《红楼梦》主题节目展演。

学校的舞台是有限的,但是学生的发展却是无限的。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文学活动,投入到文学竞赛、文学研讨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更能让他们博采众长,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表达和交流能力、阅读和鉴赏能力等方面,若能合理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学社团活动,则能够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各种交流活动中,起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趣味,更直接、更广泛地接触语文材料,获得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成.让我们和语文一起成长——学校文学社团的价值追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7,(31).

[2]张硕勤,刘睿智.文学社团活动助力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5).

作者简介:陈春燕(1984—),女,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