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狼”共舞,“生”得文意

2019-09-23杨颖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9期
关键词:屠户骨头心理

摘要: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以《狼》一文为例,通过任务驱动、因材施教、小组合作与分享等方法,重构语文课堂,让学生重回文本所描述的现场,使其主动探寻文章情节、文章哲理、人物形象、心理变化。

关键词:《狼》;任务驱动;文言文教学

《狼》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蒲松龄用精简的语言写出了“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情节,刻画出奸诈狡猾、贪婪凶狠的狼的形象和有勇有谋、镇定果断的屠户形象,揭示出对于恶人要勇于斗争、敢于斗争的道理。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难心理,缺乏兴趣;同时,其专注度有限,更喜欢交流表达,教师在教学时不宜进行长时间讲授。因此,在疏通完文意后,我采取了任务驱动、因材施教、小组活动与分享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一、任务:“三”仙过海

将班级学生分为3大组,针对班级各组学生的性格、兴趣特点设计3份各有侧重、互有交叉、共同指向教学目标的作业。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完成了小组作品:绘画组学生的作品图文并茂,风格多样。有国画风的,有现代插画风的,有彩铅画,有水彩画等。剧场组学生主动从家里带来了“屠户”要用的“刀”(玩具金箍棒),“狼”还给自己加上“尾巴”,有的学生主动要求放学后留下来排练,学生排练时台词表达很准确,充满戏剧效果。独白组的学生仔细揣摩狼和屠户的心理,有的学生写了满满几页纸,还查阅了资料,从多角度思考文章蕴含的哲理。

完成作品后,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组内交流,评选出两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对参与展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明确展示要求。学生在风采展示课上一较高低,由学生评委打分,决出最佳组,获得奖励。

二、展示:各显神通

在各组优秀作品进行准备后,《狼》一文的风采展示课开始。全班同学用积极高昂的情绪朗读《狼》全文,拉开了风采展示课的帷幕。通过朗读,学生再次温习了课文,加深了整体感知,为后面的展示和探究做好铺垫。

(一)环节一:“画”说故事

1.展示。学生带着画作上台展示(ppt上同步展示)并解说每幅画的内容和创作思路,帮助同学们理清故事情节。

2.学生点评和探讨。学生对绘画组同学的画技表示惊叹,并依次说明自己最喜欢画作的哪一点。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到屠户的腿旁边有一列折线,画者用这样的形式表现屠户看到狼时的害怕;有的同学说四幅图里刀的位置很有意思,从拿着刀,到竖直持刀,到举高刀将砍,再到扬起刀庆祝胜利,刀的位置体现出屠户四个阶段的心理变化等。

最后,我引导学生对比几幅画的情景划分,发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归纳总结之后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版本。具体如下:(1)晚归遇狼;(2)惧狼投骨;(3)弛担持刀;(4)连杀两狼。

(二)环节二:屠狼小剧场

1.展示。这一环节可谓万众期待,剧场组的学生充满表现力和幽默感,表演起来活灵活现,学生们不时爆发出笑声。比如,当“屠户”回头看到两“狼”的时候,“屠户”用高八度的声音叫:“哎呀妈呀!”全场顿时乐开了花。再如,“屠户”劈“狼”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决,“屠户”一边大喊“啊——”,一边举“刀”,幅度很大地“砍”个不停,“砍”完后捂着胸口说了句:“吓死宝宝了!”既表现了屠户的勇敢,又表现出他真实的恐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的表演,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情节印象和人物印象。

2.学生点评并投票。学生点评演员,有的赞扬“屠户”下刀的动作很果断;有的赞扬“狼”的声音和动作很形象,目光流露出了凶狠;有的发现“屠户”下刀的位置错了,应该在大腿的位置下刀。点评环节促使学生更细致地揣摩文本。

3.教师点拨与总结。屠户的心理是从害怕到为难,再到果决、勇敢无畏。

(三)环节三:声传人物

1.展示。展示学生朗读为脱险的屠户或来到天堂的狼所写的内心独白,回顾事件,感悟道理。

优秀的心理独白片段如下:

我,一名屠户,住在一片原始的、充满生机的森林里,一切看起来是那么令人心旷神怡。但我要说的是隐藏在美丽背后的危险……

那天,我外出打猎,挑着装有骨头的担子很晚才折返。突然,我听到身后传来喘息声,一转身,便看到两只凶神恶煞的狼。我吓得直冒冷汗。恶狼嘴里发出阵阵声音,充满了威胁之意。我生怕饿狼趁我不注意扑上来,我不由自主地后撤,再后撤。结果,那两只狼已经耐心耗尽,竟直接向我扑来!情急之下,我赶忙把担中的骨头扔到地上。或许它们尝到点甜头就会走吧,我暗暗期望。却见一只狼停下脚步,而另一只狼却仍在靠近,我慌忙又扔出一块骨头,希望它们能见好就收。一只狼停下了,但还没等我高兴,刚才那只狼吃完骨头,又回来了!我没敢多作犹豫,又把一塊骨头扔过去,就这样周而复始。等我再将手伸进担中时却发现骨头没了,我慌了。

我的心渐渐绝望,难道天要亡我!

待死的我看向别处,却发现有许多柴草堆在田野上,我眼睛一亮,拼命向柴堆奔去,两狼紧追其后,离我越来越近。所幸,我及时跑到柴堆旁。一到,我就卸下担子,拿出并紧紧握着我唯一能依赖的——刀,眼睛紧紧盯住饿狼动向,求生的欲望让我变得勇敢。

一段时间过去,却见一只狼径直离开,而留在这儿的那只狼如狗一般坐在我眼前,好似是在休息。目送那只狼离去,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我脑中:把这只狼杀了。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但想来想去,这似乎是唯一能逃生的办法了。心里想着,握刀的手又紧了紧。心里数着:“1,2,3!”我深吸一口气,猛地冲到饿狼面前,对着狼头劈了一刀,又用数刀将其杀死。

我成功了!这时,恰好看到麦堆后有一条狼尾巴,天哪,另一只狼钻在柴堆里,它想打洞偷袭我!说时迟,那时快,我毫不犹豫地举刀解决了它。太可怕了,要是再迟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啊。

我不敢停留,赶紧往家里赶,等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天已经黑了,皎洁的月光将房屋笼罩着,我长舒了一口气。我把担子卸下,随意地把刀放在桌上,往后一倾,栽在床上,回想起刚才惊险的一幕幕,心跳不止。我瞥见旁边空空如也的担子,心想:这两只贪得无厌的恶狼,到底得到了惩罚。不管是人还是兽,都有一些是喂不饱的,不管你对它多好,关键时刻它也可能咬你一口!回想起当时自己的主动出击,要是再犹豫一会儿,可能就要一命呜呼,不由得一阵后怕。我打定主意,今后不管出门多远,不管去做什么,我都要带上武器,绝不能放松警惕。

2.学生点评并投票。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例如读到屠户紧张时,他们的神情也凝重起来,教室内分外安静。这篇独白心理刻画细腻,而且还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氛围;展示学生的朗读语调能随情节发生变化等。经过同学们生动的语言、创意的思维改造,学生走进了《狼》一文所描绘的场景。独白组的学生表示,他们像当了一回屠户(狼),经过写作,自己更明白屠户内心剧烈的变化,写的时候自己也不由得害怕、紧张。

3.教师点拨与总结。教师点拨屠户和狼的形象,故事的启示。学生指出,这是一名“有勇有谋”“机智”……的屠户,两只“狡猾”“奸诈”“贪得无厌”……的狼。学生总结故事的启示,从屠户角度得出:对于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能姑息。从狼的角度得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作恶等。

(四)布置作业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研究性學习,完成小论文,论文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为何比较负面?”这一问题是学生们在第一课时产生的疑惑,在分析狼形象时也有学生流露出对狼的同情理解。因此,通过查资料、写论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代狼的形象。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教师不断追索的问题。本次《狼》展示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任务完成中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产生自己的思考。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教师给予点拨,提升学生阅读层次。

作者简介:杨颖(1992—),女,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屠户骨头心理
月夜下的逆袭
心理小测试
《狼》的寄托
心理感受
张屠户
心理小测试
小狗叼骨头
Mr. No—Nose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