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情境引入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2019-09-17何仙

读写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数学

何仙

摘 要 本文从两个方便阐述了情境引入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1)情境引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2)情境引入有利于理解概念,并结合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情境引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117-01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情境引入让数学概念的产生有一个生长点,它能告诉学生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反过来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又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为其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带着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让课堂学习变得生动而有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情境引入在概念教学中有如下的作用:

一、情境引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在有理数的乘方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激。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里放些米粒吧。第一个格放2粒米,第二格放4粒米,第三格放8粒米,然后是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你的粮库没有这么多米啊”。”故事一出,用米作为奖励,大臣吃不吃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趣浓厚,不由的热烈的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大臣聪明,有的则觉得国王奸诈。“那到底结果如何呢?”当老师问出这样的问题时,学生们鸦雀无声,都在等待着老师的答案,古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课就可以很顺利的展开下面的学习环节了。

还有在学习百分比的意义的时候,我们选取了生活情境问题:我国有许多地区都有不同程度遭到沙尘暴的袭击,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是防止沙尘暴的方法之一,下表列出了某一地区不同的植树的种植成活情况,请你判断选择哪一种树种种植比较好?

名称 栽树总棵数 成活棵数 成活棵数与栽树总棵数的比

A 20 17

B 25 23

C 50 42

D 10 8

带着治理沙尘暴,解决环境问题的热情,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地想去发现种哪种树好,需要比较的是成活棵数与总棵数的比值,这就需要化成同分母的才行,于是化成分母为100的比值就叫做百分比,这个全新的概念就在学生们高涨的学习兴趣中呼之欲出了。

二、情境引入有利于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六年级上学期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学习中,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选取生活中学生们较为熟悉的植树分组的例子:“植树节这天,教师带领24名女生和32名男生到植物园种树,教师把这些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男生人数都相等,这56名同学最多能分成几组?”由于贴近生活,首先就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其次由于是生活实例,凭借生活的经验,学生们很快得出最多可以可分成8组,求组数实际上就是求24和32公有的因数,在这种情景下,教师可以很自然的推进新的概念,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而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便是最大公因数了。这样比直接引出概念要显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多,学生们也就不会有为什么要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疑问了。

又比如在比的意义的学习中,引入采取了一个同学们熟知的生活问题:“在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国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教师首先利用神五的情景引起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长是宽的1.5倍,或者宽是长的这两种关系,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表示方法,有了旧知识的铺垫,我们就可以引出今天新的表示方法——比,长和宽的比可以表示成15:10,或者宽和长的比可以表示成10:15,而比的表示方法和除法是不矛盾的,并且本质上是统一的,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便很容易理解比这个概念,理解比其实就是除法。

再比如在七年级学习图形运动中的轴对称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引入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很多的轴对称事例,比如民间剪纸、国旗、车标、汉字、英文字母等,当学生看完这些情境图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图片上寻找这些图型的共同特性,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归纳,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数学概念,而且记忆深刻,因为他们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也就会乐在其中了,这不正是教育者们所期待的吗?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年级段的学生,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知识接受能力的特点,就是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弱的特点,教师在抽象的概念课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的加以概念的情境引导,很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收效,从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快乐教与学。

参考文献:

[1]瑜文琪.要注重概念和知识的发展过程的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12).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初中数学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