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融合生活化资源,探索初中物理优化教学路径
2019-09-10李洪波
李洪波
【关键词】 初中物理 优化教学 生活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2-073-01
一、挖掘生活现象,深化学生感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应当给予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应当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感知的基础上,让生活经验起到辅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新知的作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形成更加高效的学习之路径。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生活现象的方式展开教学。例如,在《研究物质的比热容》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用______来反映物质的吸热多少是学生在理解本节课难点、强化学生对物质比热容性质实验设计的重要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强化这一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生活经验的挖掘和应用,强化学生对该部分新知的理解和应用。教师首先挖掘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烧开一壶水和半壶水,哪种情况需要的热量更多?将一壶水烧到5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哪种情况需要的热量更多?此时,教师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到:生活中,可以通过对比加热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此时,学生这一经验建立后,本节课实验设计的关键得以突破,学生的问题终得化解。再比如,在《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在生活中对大气压强的利用情况。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帮助学生感知。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真空吸盘、钢笔吸墨水、人们用吸管喝饮料、人们打吊针时的瓶子下方还留出来的小口等。通过如上丰富现象,教师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现象中蕴含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物理知识。
二、应用生活情景,检验掌握情况
习题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的重要形式。教师在习题设置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应当注重对实际生活化资源的挖掘,并將之作为考察学生新知掌握情况的重要资源。这种教学方式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的认识,强化了学生对生活化情景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流速和压强的关系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流体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如下生活情景的挖掘和应用展开教学:在火车站站台旁,为什么在距离火车50cm处设有黄线,禁止乘客靠近?为什么飞机机翼设置为下方水平,上方流线形的?为什么汽车的尾翼与这种设计方向相反?在如上问题的设置中,学生将会通过分析情境中流体的流速探索相应的压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解释生活中的大量生活情景,增强学生对新知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广泛认识.。再比如,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呈现生活化情景:一堆煤堆在墙角下。当煤被用尽时,白色的墙角中渗入了需要黑色的痕迹。这一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分子运动情况,让学生学会应用分子动理论认识和学习新知,学生也将会通过物理原理的角度分析生活问题,学生的科学意识得以培养。
三、建设生活模型,辅助学生理解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少学生反映:物理知识抽象难懂,物理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不少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总是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现状,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在认识抽象知识时,更倾向于依赖直观情景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此时,直观化的情景教学资源也就成为了学生思维的凭借物,成为了学生新知探索和理解的重要基础。对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善于为学生的学习建立“支架”,应当善于为学生的学习建立生活化资源作为感知基础。例如,在学生初步认识电流时,由于电流在生活中并未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并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水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将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看作是水流中的水分子的定向移动。通过这种类比的方式,学生在认识电流时也就获得了感知基础。此后,学生再认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学生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串联电流中,电流处处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借助生活化模型展开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对于抽象知识不再感到陌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畏难心理减弱,物理教学变得富有生趣。
总结
生活化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枯燥的课堂在生活化资源的辅助之下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也更容易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现象、应用生活情景和建设生活模型等方式展开教学,以获取初中物理教学的更佳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侍明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27.
[2]赵福增.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70.
[3]秦娟娟.浅谈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