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陪伴成长
2019-09-10黄卓艳
黄卓艳
【关键词】 初中生 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2-001-02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者、教育家对读书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风趣地说:“我读书最不能忘怀的是中学时候。那时侯的读书使我产生了对母语的热爱。”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赵丽宏说“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即使智商再高,那也是‘高智商的野蛮人’”。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曾说过:“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良好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是全国文学界、教育界都看到了的。
然而,我作为一名执教十多年的初中语文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在上课时生发一下,如说说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往往说出一部分,叫学生续说,但大多数情况是令人尴尬的,台下是一片鸦雀无声;做仿写句式子时,班上更是无人能答;复习名著阅读专题时,班上阅读过这部名著的同学廖廖无几。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语言感知能力较差。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学生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进行讨论,更无法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我认为,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最令人忧虑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阅读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家长、学生始终关注的都是升学率,所以,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也就只顾“眼前利益”,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并控制、没收学生所看的课外书,要看也只能看老师指定的书籍,而这些书籍通常是一些作文书、阅读宝典之类的;家长方面也是一看孩子读《三国》之类的文学名著,就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业而及时制止;而学生方面,据一问卷中“是否有意坚持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一问题,得出否定回答的学生占43.5%;为了作文和竞赛所需而选择课外书进行阅读的人占61%。这样,在这种阅读的“功利心”影响下,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就非常短,阅读的品种也不够丰富。
2.娱乐化
消遣化阅读。作家徐小斌十分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是在电视机,网络中长大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声音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确实如此,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网络世界。漫画、言情小说、电视剧、网络游戏才是他们的最爱。有的学生只熟识“鹿晗、关晓彤”,而不懂“林黛玉、薛宝钗”,很少有人认真读完一本散文集、人物传记或小说。他们的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奇的情节”,现在许多图书过于注重个人感受,虽然这样在写作上可以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但是势必会缺乏大气,忽略一些厚重、深刻的东西,有时流于孤芳自赏或无病呻吟。学生经常阅读这样的书籍或刊物,会使他们的情感得不到丰富。体现在作文写作中,则是“小资情调”的明显增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3.无书来读
在学校,有的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的图书馆仅作“摆设”而已;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建图书室(馆)。在家里,很多家长都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学好课本知识就可以了,加上有的家庭经济拮据,没有太多的零花钱买书。据一调查显示:家中有四大名著的只有2%,有1-2本的有6%。他们所谓的课外书无非是几本作文书、教材辅导书、故事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书源,当然就无法阅读。
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在正常的教学中给予“课外阅读”一席之地?
3.1转变教育的观念,保证阅读时间
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老师要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叶圣陶先生作过的一个估算:初中学生一个钟头可以阅读一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大约10万字的书,每天只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三年可以读54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八个星期算,每天读三个钟头,三年又可以读24本,总共78本,78000000字。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所以“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虽然我们没有叶先生所讲的那样充足的时间,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保证每天30分钟读书,为了不让这一点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们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作不少于200字的读书笔记,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
3.2推荐优秀读物,指导读书方法
我们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因而,我不仅仅指导学生去读小说、背诗歌,而且鼓励他们只要有阅读兴趣,凡是适合自己年龄和口味的书,无论是科技的、历史的都可以拿来读。可以推荐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知名度高的《读者》、《意林》等刊物,然后针对个性,分别介绍不同的书籍,逐渐把品位高、写法有特色的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骆驼祥子》等。同时,要结合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选择的读物深浅要适度。
教师还要重视读法的指导,以减少阅读中的困难,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主动寻找阅读的乐趣。不少学生反映,看了不少作品,但没有什么收获,其中就有一个方法问题。“课文也无非是个例子”。所谓“例子”,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數学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仅仅要对题目进行评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方法的引导和思维的启迪。在语文课上,也完全而且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系统讲授各类文体的基础理论,导读教材选编的范例,也要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
3.3保证书源充足
学校增设并开放书源充足的图书室,并鼓励学生在图书室阅读,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语文综合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语文教师也可以帮助开设班级阅览室、读书角,集体订阅一些报刊杂志,或让学生自带课外书,以求资源共享。也可以把自己的的藏书借给学生阅读,这样也是增加学生书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动员家长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莎士比亚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所以,“能让孩子读起书来,这就是一件好事,这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后代负责的事情。”我们就应尽全力帮助孩子热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陪伴着我们的孩子一路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