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必要性
2019-09-10周静静
周静静
摘 要:在当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都致力于如何教会孩子们“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技巧,而对其必要性解释的方式和方法上关注的比较少,从而没能有效的激发孩子们学习“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结合以往老师们常见的几种关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必要性的讲授方式,通过分析、讨论、引用教学案例的研究方法,表明:在有效控堂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诙谐、幽默的讲授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必要性;诙谐;幽默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带领孩子们学习“整式加减”的时候,发现一旦遇到“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问题时,孩子们大都是稀里糊涂、群魔乱舞。细细想来,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在整式加减这块儿确实是一个坎儿,历届总有那么些学生为它痴、为它狂,为张牙舞爪、冥思苦想却它不得其法。
二、提出问题
深入学生,方知他们的困惑:为什么要合并同类项?老师,学习合并同类项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去括号?有这个必要吗?难道我们老师在上课时没有解释过这个问题吗?当然是有解释的。归根结底,孩子们对我们日常的解释不感兴趣,甚至是不满意的,或者说孩子们不会站在施教者的高度接受我们日常的化解释,因而没能有效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我们就“为什么要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回答满足孩子们的接受需求呢?那就把“诙谐”和“幽默”带进课堂吧!让关于“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必要性的解释自带笑点吧。
三、分析、论述、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就这个问题老师们常见的几种破译招数:
No.1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是我们必须学的,不学这个,后面的知识无法进行。
----简单粗暴型解释
No.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可以使长式子变短,化繁为简,方便快捷。
----传统考究型解释
No.3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整式王国不再“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而要“九九归一,求同存异”。
----文艺复古型解释
No.4去括号就是整式要走出家门,找到组织,快乐玩耍;合并同类项就是身为整式,也可以追求苗条,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它们完成减肥运动,让它们聚散为整。
----幽默爆笑型解释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这个群体可谓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们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质疑能力也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如果将学生也进行分门别类的话,大致有以下几种:(1)听话照做型学生;(2)简单不喜欢问问题型学生;(3)理想具有文艺情怀型学生;(4)活波好动且思维活跃又喜欢质疑型学生。
So,以上关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必要性问题的破解招数,无疑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量身定做。需要我们因材施教,甚至是多管齐下,从而为孩子们选择最佳施教方案。
其次,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记得曾经在讲解一道例题:化简求值:
其中时,有一学生便提问道:“老师,总说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为什么?不去括号、不合并同类项,直接带进去不就完了…”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因为这个整式觉得自己体型太胖了,所以需要我们帮它减减肥,但是它们又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括号大门封住了出口,所以我们又得通过去括号的方式放它们出来,再让它们物以类聚嘛。但是又不能改变其本质,所以数学大师们就赐予了我们“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有没有发现经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看似冗长、繁琐的式子变短了,化简求值变得易如反掌啦?如果采用你的方案,看似简单,实则运算量会很大,且会影响准确率,大家可以试试这两种解法,交流一下感受。”
语毕,孩子们的表情竟然神一般全亮了,也就是说,这样的解释,孩子们无疑是喜欢的,而且真心买账。
其实,现在的孩子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总觉得枯燥晦涩,想找点欢乐,那么我们便可以投其所好,在有效控堂的基础上让抽象的数学学习过程诙谐幽默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喜欢数学,开发其思维,从而提升孩子们的思辨能力。
再次,整式加减口诀集锦:
①一列、二去、三合、四存异(根据题意列出整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合并到没有同类项为止)。
②只谈正负,不论加减(去括号或合并同类项的时候,但凡出现“+”或“-”,皆当做正、负号对待);“-”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去括号法则)。
③两相同,两无关(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与系数无关,与所含字母顺序无关)。
最后,一个整式的自述:在我们整式王国里,“去括号”预示着不再“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在于:我们做整式的也追求完美,所以分门别类、化繁为简,但我还是我。
四、得出結论
笔者认为:文艺复古兼幽默爆笑型的讲授方式更受现代孩子们的追捧,可以让关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必要性的解释充满笑点,再结合我们以上口诀集锦,那么很多孩子一定会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产生更深入的认同感,更加笃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意义重大,进而轻松愉快的主动跨越“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道阻碍整式加减顺利进行的坎儿。亦可以增加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对孩子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永刚.数学-鼎尖教案-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新课标).延边教育出版社,2017:124-124.
【2】顾继玲.数学-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