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

2019-09-10刘丹凤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视频家国情怀情境教学

刘丹凤

摘 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培养家国情怀要讲究“有效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视频、语言创设情境,可以把家国情怀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家国情怀;情境教学;音乐;视频;语言

引言: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维护与热爱,是人类最高尚、最持久的情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人的认知里,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既是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

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在下校进行教学调研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不管课堂多么精彩,师生互动多么热烈,总有一部分学生,或是无精打采,或是左顾右盼,或是窃窃私语,更有甚者干脆闷头睡觉。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因此,我经常会在听完课之后,找到这些学生跟他们聊天。我发现这些没法专注听课的孩子,除了有性格、习惯、专注力、知识储备等各种各样的个体因素差异,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他们都很迷茫,缺乏人生理想,缺乏为实现理想而付出努力的决心和毅力。不论是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今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的人生理想中都包含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显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

培养家国情怀也有助于锻造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当下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对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盛成果,而极少思考我们所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锻造他们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必由之路。

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要讲究“有效性”

相较于其他学科,历史学科拥有更多生发家国情怀的天然素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古往今来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多少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史不绝书。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有效”?下校听课我注意到,大多数一线教师会关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但是,做法是比较生硬的,刻意而为之。收效甚微甚至是无效,因为他们的课堂缺乏“情”——家国情怀的“情”,课堂虽然有体现家国情怀,但却不能让人怦然心动。人是感性的动物,只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体验到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家国情怀的培养才算成功。

三、情境教学法将家国情怀的培养落到实处

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家国情怀,指的是运用多种素材,创造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见历史人物所见,感历史人物所感,让学生与历史人物产生共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三:

(一)音乐情境培养家国情怀

音乐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调动情感、熏陶情操的作用。在培养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带有强烈情感抒发的曲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视频情境培养家国情怀

电影、电视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媒介本身也是重要的教学媒介,历史讲述的都是过去的事,电影、电视能够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重现,将历史史事搬到教室里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因此视频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的有效手段。

(三)语言情境培养家国情怀

人是感性的动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至关重要。还是以《五四爱国运动》为例,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让青年学生走上了街头,他们高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會上签字”等口号,在此基础上老师设计一个问题,“看看这些青年,为维护国家的权益走上街头,主动扛起挽救民族危机的历史重担,我们也是青年,在新时代,我们又有怎样的历史使命呢?”这个问题的设置将学生与五四运动的中的青年学生联系在一起,是啊!同样是青年学生,在新时代我们也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时再以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选段作为结尾,让学生齐声朗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样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家国情怀的培养融入历史情境中,不刻意为之,却润物无声。

结语:家国情怀是人类最高尚、最持久的情感。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将家国情怀的培养融入到历史情境中,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拥有家国情怀,才能具备崇高的人生理想,才能胸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使命,才能最终成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说明: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立项批准编号QG1352-22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7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018.6重印)

[3]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猜你喜欢

视频家国情怀情境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基于IPv6组播技术校园网络视频服务设计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