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升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2019-09-10巢燕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德育课技工院校有效教学

摘 要:德育课教学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德行素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归纳德育课教学有效性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几点增进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课;有效教学

一、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结合技工院校德育课的教学实际,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样的德育课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笔者结合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尝试归纳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有效的几点内涵:一是能够引导、促进学生对学习结果学会反思、学会践行。二是教师的教是有效率、有效果的。三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可评价的。

通过对以上教学有效性的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制定符合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主流价值需求的教学目标,实施恰当的教学行为,为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与发展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二、影响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技工院校德育课课程的发展也是由矛盾推动和影响的。我们有必要找出影响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外因素,归纳如下:

首先,技工院校对德育课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技工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基础课课程的时间安排上来看,每周2课时的德育课并不能有效地完成德育知识的传授,很难在道德情感与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上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深层次感受。因为课时量的严重不足,德育课无法开展深层次教学实践活动,即便有,也只能浅尝辄止,教学实效性不强。

其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原因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德育目标重必要性轻可行性;德育内容枯板僵化;德育方法滞后守旧;德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和加强。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对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变革,创造符合时代特征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们还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培养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教师队伍。

最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合力不够。学院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环境相对单纯。但不可避免的是现在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当学生在接触到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时,他们的理想、信念在这类现象前就会土崩瓦解。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时,就会不知所措或心灰意冷。所以,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不能进行单一的道德理想的灌输教育,而是要帮助他们识别各种观念和信息,引导他们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反思,以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判断能力。通过更优化的教育手段,才能弥补现实环境的不足,才能适应社会变化发展、满足提升自身素质要求的新形势。

三、增强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落实先进德育理念,开展实践性教学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教材上的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技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要求德育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实践性教学,使教育的内容接近学生,接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多自觉感受的机会。通过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知、体验,让学生去认识人生,接触不同行业,体悟人际交往,锻炼其个体在社会大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能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法

教师的价值不在于照本宣科,而在于对课程内容的阐释和解读。更直观地讲,就是教师要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内心产生起伏,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多么“带劲”的事。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增加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学生活动,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积极性。

三是课程内容与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德行教育。

德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行、意的发展过程。在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的关系上,行为养成教育具有决定意义。

(三)以学生为本,构建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

德育课评价应该突出学生德育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评价的实用性、发展性、丰富性和诊断性。

首先,注重实用性。以“学校中一切知识的学习要根植于生活问题情境”为理念,并据此来设计评价任务、做出评价,使知识学习变成解决生活问题、承担生活责任、发展实践能力的过程。

其次,评价应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日常评价更强调评价的发展性。评价的作用就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具有哪些优势与不足,判断学生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与距离。

再次,强调评价的丰富性。评价是广阔的,从学科拓展到生活、从学校开放到社会;评價又是深刻的,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探究与创造。可以多方面、多角度提供反馈信息。

最后,评价应具有诊断功能。评价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现实对他们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从而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雁冰.关于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

[2][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李雁冰,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10.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7-78.

[4]王玉衡.美国标准化测验的问题与质疑[J].比较教育研究,2002(9).

作者简介:巢燕(1980.06——),女,汉族,中共党员,江苏常州,高级讲师,教育硕士学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基础部研究方向:德育教学

猜你喜欢

德育课技工院校有效教学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