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9-10苟吉木乃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苟吉木乃

摘  要: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希望本文可以对初中教师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有所启发,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既是整个数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初中课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初中数学课程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觉数学学习困难。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已经被广泛证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主张将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让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感情色彩、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可以合理适当的结合一些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習积极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执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原始森林里,有两只小松鼠在玩耍,玩着玩着它们发现了一棵结了很多松子的大松树,看到此种情况,两只松鼠快速的爬上了大松树。其中的一只松鼠先爬了4 米,然后爬了3 米终于摘到了很多松子;而另外一只松鼠先爬了5 米,但是不小心又失足滑下了1.6 米,结果晚了一步。”同学们听到这个故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看到这种情况,适时的抛出问题:“请大家算下这两只松鼠各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松鼠还要爬多高才能够到松子?”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纷纷计算起来,得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在问题讨论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它是以大量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内容展开教学的,这样使得教学会非常枯燥乏味,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对于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它可以以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来理解数学知识,尤其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一个有效的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寻求到解题思路。与传统、纯粹的课堂讲授相比,情境教学能够以丰富的表象为元素不断对学生进行思维补充,从而为其进行抽象思维提供了元素框架。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依赖具体的问题来引导思考,而且可以通过真实情境所提供的表象来促使自身寻找问题和合适的解决逻辑,而“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数学思维的健康逻辑。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 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 “一元一次方程與实际问题”中,创设情境为:两大购物中心:百信购物广场和百盛大楼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百信购物广场 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百盛大楼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 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 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通过操作情境,引导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动手操作有助于在直观展示思维逻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操作情境。比如,在讲解“多边形内角”的内容时,除了通过板书操作讲解、多媒体展示等形式以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其将纸张剪切成不同边的多边形,并用测量尺测量各个多边形的内角之和。在大概剪切并测量7 至10 个多边形以后,让学生观察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途径,逐步引导出(n-2)×180 的标准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头脑都被调动,不仅可以对多边形边的性质有更加切实的感受和思考,而且可以对多边形的其他性质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比如,多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是什么?任意多边形和等边多边形、直角多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现象,去总结和归纳现象之中蕴含的规律。

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任何知识也孕育在生活当中,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当中,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当学生回归到生活之中,可以从自身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启发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然而,回归生活的情境数学教学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课程,不过此教学方法适合应用的范围很广,手工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一般情况下可以以课外作业和小组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师一定要做到明确作业的题目,并且能在学生总结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总之,情境教学法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笔者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情境的形式不需要做过多限制,相反,应该鼓励教师不断在生活中寻找素材,从而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敏.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体会[J].科教文汇,2010(03)

[2]  苏海波.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J].小学时代,2011(05)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