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路与探路
2019-09-10亓浦香
亓浦香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文章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沿着这条“路”去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弄清字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应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摸索思路,在朗读中突出思路,在设疑中展开思路,在想象中体会思路,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培養能力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章思路 阅读能力
原文刊发于《江苏教育》1984年第9期,略有删改。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每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很重要的,循着作者的思路去理解内容,才会透彻、深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文章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沿着这条“路”去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弄清字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叶圣陶曾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开动脑筋,对课文融会贯通,理解作者的思路,那正是教学目的之所求。
教学中,我开展了这方面的探讨和实践。
一、在自学中摸索思路
马克思曾经把学习比作登山。如果说,知识的宝藏在崇山峻岭的深处,那么,“登山”的人则很需要“向导”指点路径,很需要在“向导”的指引下获得登山探宝的本领。
首先,学生的自学,教师要加以引导,给予指点。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我提出了读、查、画、想的自学要求——这阶段,只要求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当学生初步形成了自学习惯以后,再提高要求:审、读、思、圈、注,即审题、读文、多思、圈画、批注,不仅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还要了解是怎么写的。下面,重点说说审题、读文、多思。
审题。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立意的“窗户”。有的题目表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则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审题,从审题训练中来摸索作者的思路。比如,《飞夺泸定桥》这个题目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题目中的“飞夺”也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在审题中懂得:这篇课文写什么?写了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的事。文章会怎么写?围绕“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怎样夺”来写。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去思考这些问题,也就初步摸索了作者的思路。读文。审题后,学生要了解题目与材料的关系,审题中所想知道的问题,通过多遍读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理清脉络。同时看看,审题时所想到的,文章中有没有写到;未想到的,文章中是怎么写的。
多思。多思就是给学生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从课文中去寻求答案,从答案中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比如,《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这篇课文叙述了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文章采用了对比手法,即:凡卡在城里的学徒生活,和乡村生活形成对比;凡卡的希望,和结局形成对比。全文两条线索纵横交替:一条是凡卡给爷爷写信,叙述自己在老板家的痛苦生活;另一条是凡卡回忆在乡村时和爷爷在一起甜蜜而痛苦的生活。全文篇幅较长,估计学生自学有一定的困难,我就给他们布置了这样的预习题:(1)《凡卡》一课主要写了件什么事?(2)以凡卡给爷爷写信为线索,把凡卡给爷爷写的信连起来读读,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凡卡在写信的过程中又插进去叙述了对往事的回忆,他回忆了哪些事情?这些预习考题,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内容,理清层次,掌握脉络,摸索作者的思路。又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普希金写的一首叙事童话诗,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中的人物特点?我布置了两道思考题:(1)课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是怎样的人?(2)学了这课,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理解内容、评价人物,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掌握作者的思路,进而明确文章的中心。
二、在朗读中突出思路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初步摸索了作者的思路,才仅仅是个开端,知其然还未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朗读中,教师必须抓住重点,突出思路,使学生深入体会,领略其妙处。
重点之一:课文里的关键词语、中心词。它们常常能显露文章思路的端倪。教学中,我体会到抓住这些“牵一词”而“动全文”的重点,就此引申开去,启迪学生思考、体会关键词语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主导”体现。《詹天佑》开头就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统领全文,课文围绕这一句展开。我紧扣“杰出”和“爱国”这两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的,启发学生顺着这条线索去揭示作者的思路:作者用詹天佑战胜恶劣社会条件和险恶的自然条件的事实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重点以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层次突出了他的“杰出”才能。这两个词语自始至终统帅全文,又互为渗透。紧扣这两个词语组织教学,课文的结构层次一清二楚,课文的中心也突出了。
重点之二:课文的中心句。中心句往往也透露了作者的思路,朗读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去领略。《养花》一课的中心句就在全文的结尾:“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我让学生首先理解这一句在全文的作用,再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说明中心句的有关小节,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综合,领会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表现中心句的:为什么养花,养哪些花,怎样养花及养花付出的劳动,养花带来喜悦和忧愁,养花的乐趣。重点落在“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上,在突出作者思路的过程中,去体会作者构思的匠心、行文的质朴和表现手法的高明。
重点之三:过渡句(段)。这是连接上下文的“纽带”,凭此纽带可以“上挂下联”,掌握结构,了解作者的布局谋篇。比如《伟大的友谊》一课的第四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我让学生朗读、理解这一句,看看它是怎样联系上下文的,学生很快就找出文章的要点:上文写他俩生活上的互相帮助,下文写他俩事业上的亲密合作。“更重要的”一词强调了他俩在事业上的相互支持,作者着力写了这部分内容。这样,学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伟大的友谊”就觉得真实可信,理解得也更为深刻了。
重点之四:重点段落。抓文章的重点段落,突出作者思路。比如,《飞夺泸定桥》一课,学生在自学后已经初步接触了思路,明确了“飞夺”是重点,“飞”是抢时间,“夺”是攻天险,究竟是怎样“飞夺”的呢?“飞”“夺”两部分便是重点段落。重点段落明确了,自然也就弄清了首尾段写的是为什么要飞夺和飞夺的结果了。这课便是以“飞夺”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来记叙的,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师按这个思路进行讲读,抓住重点段分析,学生对作者的思路一目了然。
重点之五:线索。抓文章的线索,掌握脉络。比如,《书的故事》以书为线索,叙述了鲁迅先生为了宣传革命思想,自己出版好书,在年轻的卖票工人想买书而买不起的情况下,鲁迅先生慷慨赠书。鲁迅先生的亲切关怀,使青年得到鼓舞和力量;青年们爱读好书的热情,对鲁迅先生是安慰和鞭策。学生抓住全文线索、了解脉络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讲读课文中抓紧有关词、句、段及篇章,突出重点,使学生达到掌握思路之目的。
三、在设疑中展开思路
“求知欲的产生来自疑问。”课堂上,要给学生设疑,教会学生质疑,让学生顺着文章思路去质疑,在反复设疑和质疑中去摸透文章思路。
比如,《草原》是一篇访问记,记叙了作者在访问内蒙草原途中见到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族兄弟盛情款待的情景,体现了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中心。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访问的是什么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三个问题想好了,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脉络,弄清了整个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抓住这条线索,逐段理解,最后去领略课文的中心思想。我针对这课把访问地点放在后面“补叙”的特点,激发学生质疑:作者访问的地点为什么放在后面交代?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明确了:文章一开始写了草原的景色,向我们呈现了一片茫茫的草原美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访问地点放在后面交代,是为了把草原景色写得更详细,让我们与作者共鸣“草原的景美”。由于一开始渲染了草原环境,为后文做铺垫,他们对“草原的人更美”的感受也就更深刻了。
对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教师要善于设计逻辑性较强的问题,加些辅助手段,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又动手,运用感觉器官同时去感知,去攻克“难点”,把握作者的思路。比如《詹天佑》一课,在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难点”时,我先揭示了课前放大的彩色图,让学生思考这几个密切相关的问题:(1)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就上不了坡,要使火车上坡,詹天佑用了什么办法?(2)为了适应“人”字形线路的需要,他为什么要改用两个火车头?通过看图、读文、演示,学生感知到坡度减小了,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进而体会到詹天佑智慧超人、才能杰出。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也常常会质疑,教师必须抓住思路,引导解惑,使思路得以进一步展开。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有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用“卖火柴的小女孩”做题目?能不能改成“一个悲惨的小女孩”?我引导学生紧扣思路讨论、分析,理解了课文是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了:首先是写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可是一根也沒卖掉;再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只得蜷在墙角里擦火柴;最后写小女孩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小女孩的痛苦生活,美好幻想和悲惨结局都是以火柴为线索,因此用书上的题目更为贴切。这样,从解惑中去展开思路,又从作者的思路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出一定的质疑时间,让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让他们打开的思路有一个扩展的机会,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想象中体会思路
作者的感情总是借助于对事情的记叙、人物和景物的描写流露出来的。为了使文章达到预期的效果,作者本身对叙述的先后、描写的详略、着墨的多少有一个成熟的构思过程,有些方面还会留有余地,让读者去想象,去体会,去品赏。教师顺着作者的思路精心地设计教学,学生也会逐渐跟着教师去体会作者的思路,就更能接触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按一定的线索合情合理地展开想象,潜移默化地受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熏陶感染,也是“探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法。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描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幻景: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温和的奶奶、慈爱的奶奶把她搂在怀里……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是什么,小女孩希望得到的又是什么,还要启发学生想象她饥寒交迫,强烈地希望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亲人爱抚的那可爱而又可怜的形象,以及那细微的心理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重点想象小女孩依偎在奶奶怀里享有短暂的幸福的情景,然后加以描述。再结合感情朗读,将学生带入意境。学生循着被展开的思路,深深地理解到:在那又“黑”又“冷”的社会,小女孩奇妙的幻景随着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了,她美好的幻想也随着火柴的熄灭而破灭了。他们深切地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认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学生的情感再也不是外加的,而是自然流露的。
有些课文,我十分重视段与段之间的语言描述,这不仅使其过渡自然,也为学生创设了思维的空间。比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一自然段前,我渲染了朝鲜亲人欢送志愿军时的气氛: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的国土,离开朝夕相处八年之久的亲人,成千上万的朝鲜亲人送了一程又一程,有多少心里话要讲啊!登上归国列车的志愿军亲人也是多么舍不得和朝鲜亲人分离呀!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洋溢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动情地描述:送行的队伍里有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还有那个天真可爱的小金花呢!小金花流着泪,是不刚强吗?不!她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第三自然段,我声情并茂地做了这样的过渡:在送行的队伍中,老大娘没停住送别的脚步,小金花还是流着泪,而那位架着双拐送了几十里的大嫂呢?……教师的描述在于引起学生大脑中情景的显现、思路的前移,激发情感的产生,加深对文章思路的体会。
又如,《夜莺之歌》一开始描写了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创伤:“黑色的瓦砾,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学生边读边想象这一派遭受战争灾难的惨景,他们为德国法西斯的残忍而愤恨。有的学生以课文中句子加以证实:“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句看上去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夏日本当是喧闹的,知了会不停地鸣叫。如今,树上的知了已遭到死亡威胁,因而周围是一片“沉寂”,这更突出了灾难的深重、敌人的残酷。
再如,《詹天佑》一文的第四段写詹天佑带头冒着生命危险在峭壁上定点,坚持野外工作的动人情景,我通过有感情地范读,启发学生想象狂风怒号、黄沙满天的恶劣环境,让詹天佑不畏艰难、坚持勘测的动人情景跃然于学生大脑之中。正因为这种想象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对学生掌握文章思路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遵路与探路是一个密切相关的统一体,要探路必须遵路,遵路是为了更有效地探路。遵路是基础,探路是目的,而如何去探路则是方法。它们之间互为作用、互为影响,相辅相成。从这个理解出发,教师必须首先把握作者在写作时的思维发展线索,即吃透教材内容,再遵循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自学、朗读、质疑、想象去进行探索,即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作者、教师、学生的三条思路融为一体,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体会作者意图,精心设计教案,帮助学生紧扣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去探索思路、理解思路,从而探到思路;学生真正探到思路,则能更好地通过字词句段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