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可以这样教古诗
2019-09-10潘森云
摘要:古诗,传播着人类文明精华,传承着中华古老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篇目。古诗教学,教师只有在“教”字下足真功夫,教得有“货”,教得有“声”,教得有“境”,教得有“情”,才能培养学生的爱古诗之心、诵古诗之兴、品古诗之能,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统编教材 古诗 欣赏 审美
古诗,是指中国古代诗歌,按音律形式分为诗、词、曲三类。它传播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传承着中华古老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统编语文教材在小学已选入75首古诗的基础上,又在初中选入了84首古诗。数量增加了,但古诗教学风貌大多依然陈旧。很多教师都自叹:不会教古诗!他们以为,教古诗就是读读、讲讲、背背,至于如何读、如何让学生背得有趣,很少去研究。于是,把古诗翻译成白话文理解、按固定的套路去赏析、死记硬背等做法,让绝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也让古诗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韵味。如何使学生真正走近古诗、亲近古人,进而喜欢上古诗,陶然乎其间?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字下足真功夫。
一、要教得有“货”
这里的“货”一定是指“干货”,是指为学生学习古诗所需要且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而具备的知识,如古诗的句式、音节、节奏以及跨学科知识等。
(一)教点句式知识
古诗的创作讲究起承转合的结构,追求思路的清晰和情感的起伏。元代范德玑的《诗格》曾云:“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拿句式来说,绝句的第三句常为否定句或疑问句,为何会如此?通过品味“莫愁前路无知己”“儿童相见不相识”“醉卧沙场君莫笑”“东风不与周郎便”“不知何处吹芦管”“何当共剪西窗烛”等众多绝句的第三句,即能琢磨出是古诗起承转合的结构所致。第三句采用否定或疑问,能使全诗更加灵动,不至于板滞。
(二)教点音节知识
音节包括韵律和平仄,是古诗重要的组成部分。韵,在诗词之中,就是韵脚,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作押韵,古代也称“叶”(读若“协”,谐也)韵。就是让同韵母的字有规律地出现在诗词的每句或隔句(甚至相隔数句)指定位置(一般在尾部),吟诵时产生回环往复、前后呼应的音乐之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句尾“光”“霜”“乡”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一唱三叹,如乐如歌。对于律诗而言,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几乎没有不押韵的,即使是民歌也不例外。既如此,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野”应念yǎ,而不是普通话里的yě;杜牧《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斜”应念xiá;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衰”应念cuī。如果一首诗能做到一韵到底,则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舒服流畅之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至于如何押韵,教材八年级上册第 61 页对律诗八句四联押韵有这样明确的表述:“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至于学生颇感兴趣的平仄,需要教的知识是,平仄是古人对用字声调的讲究。在古代,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这四个发音,平即是平声,上、去、入则是仄声。平声字音低一点,仄声字音高一点,这就是吟诵的另一法则“平低仄高”,也称为“平抑仄扬”。情感的抒发可以通过韵脚的拉长、回环来实现,甚至可以借助颤音来表达。古人写诗,依据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字音开朗,声调一般较为平缓,故近体诗多以平声字做韵脚,平声字更适合放声吟哦(可以拖得很长),适于表达宽广、豪放、喜悦等情感;仄声字声调一般较为高亢,不能直接做拖音处理,故适合表现悲切、凄涼、沉郁、哀婉等情感。平仄交互、高低错落、长短参差,形成古诗的音律之美。今天,按现代汉语的声调来分,阴平和阳平(一声和二声)是平声,平声字用“─”,上声和去声(三声和四声)是仄声,仄声字用“│”,古代的入声已分散到了这四声之中。因此,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虽为平声,已不全是古人所谓的平声了。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就是按用字平仄音相同、上下句平仄音相对规则出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间,轻重悉异”。不同的声调进行音乐化组合,互相应和、彼此互补、俯仰生姿,使诗作富有音乐般和谐的律动和节奏。格律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有同句交替的组句规则、上下句相对的组联规则、上下联平仄相“粘”的规则。“粘”指的是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平仄形式相同,一般只看第二字平仄是否相同。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皆有四种平仄格式,即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三)教点节奏知识
节奏是吟诵的要素,即平仄音节随着句式的长短、韵字的交互出现、诗词句意的变化而呈现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徐疾顿挫交替组合的乐感。对于古诗学习,吟诵时要诵读出节奏,才有层次和美感。划分吟诵节奏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除每句最后一个字,前面每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其中后一个字作为节奏点。古人作诗,不在节奏点上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在节奏点上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必须严明。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单独为一个节奏单位,如果是平声入韵的,就叫韵脚。吟诗时,一般平声较长,仄声较短,但又有区别:同为平声,不在节奏点上的略长,在节奏点上的较长,韵脚最长;同为仄声,不在节奏点上的不延长,在节奏点上的略为延长。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这样划分节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此,会让吟诵更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同时,要想吟诵出自然的停顿节奏,就需要注意节奏点上的“日”“山”“河”“海”“穷”“里”“上”“层”等字,做到停而不顿——读音虽断,但气息要连贯。平仄的声调在吟诵时更有讲究。平长仄短、平抑仄扬是古人吟诵的第一法则,除此之外,凡是韵脚和节奏点上的平声字还要再拉长一些。入声字是古方言中发音极为短促的字,有一种发到一半就生生憋回去的感觉。入声字归于仄声字,但比仄声读得更短,要用类似于“!”的符号来表示。
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一首仄起式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吟诵节奏上要注意“平长仄短”的基本规律。第一句“家”是平声,又是节奏点,应拉长;“回”是韵脚,更应延长。第二句“音”“毛”为平声,又都是节奏点,应延长;“衰”是韵脚,更应特意拉长。第三句“童”“相”都是平声,是节奏点,应延长;末尾“识”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平声,在古代却是入声,属仄声,也不是韵脚,所以不宜拉长。第四句“从”是平声,是节奏点,应拉长;“来”是韵脚,又是全诗的最后一个字,故更宜吟得悠远绵长。 简而言之,古诗的吟诵,一般以两个字为一组,第二个字若是平声就吟得较长,每一句的韵脚就吟得更长;不是这些点上的平、仄声或这些点上的仄声,就吟得短些。
(四)教点跨学科知识
说到古诗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更为感兴趣。古诗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带领学生遨游学科天地,尽享其间乐趣。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这怎么解释?分析发现,原来这其中包含了化学中的分子运动知识:寒梅的分子在寒风中不断运动,飘散到四周,远远就能闻到香味。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为何总能浮在水面上?通过内容分析,原来这体现了浮力原理。鹅能不断分泌出脂肪,然后把这些脂肪涂在羽毛上,避免羽毛被水浸湿,起到排水作用,就像船的外壳,这时水的浮力就等于鹅的自身重量,鹅就能浮在水面上。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戍边的将士们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愤怨?如果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这里的“春风”其实就是我们地理学科上所说的夏季风。夏季风从我国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多有趣的跨学科知识!在融通的世界里,学生对化学、物理、地理等一些学科知识的掌握,是不是可以试着从读古诗开始?
二、要教得有“声”
(一)要让学生聆听古音声律的吟诵声
我们的古诗吟诵教学,通常是让学生用普通话的发音来读古诗的。格律有时尚且不对,何谈对整首诗的美感及特质的把握?按古诗的声律来吟诵,才会既好听,又吸引人,更接近古诗创作本身。因此,课堂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步骤,让学生一遍遍聆听古诗到底是如何吟诵的,尤其关注古诗吟诵中“平长仄短、平抑仄扬、入声字音极短促、韵脚回环拖音长”的规律性知识。在聆听时,学生能感知并体味古诗的平仄、韵律所蕴含的味道以及诗人的情感,进而感叹:“原来古音是这样发出的,古人是这样来吟诵诗歌的,太有味道、太有意思了!”如叶嘉莹先生的古诗吟诵的音频、视频文件就非常值得师生共同学習。通过一遍遍反复聆听,学生会发现:古诗吟诵既不像朗诵那样运用自然语调,也不同于歌唱有固定的曲调和节奏,“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吟诵者根据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和自己的情绪,对节奏、音高、音调等进行即兴发挥,并以哼唱的方式读出来,具有明显的音节曲调。“吟诵声里寻古意,讲解句中得新知”,应当成为古诗教学的追求。
(二)要让学生模仿古音声律的吟诵声
大凡听过古诗吟诵的人都有同感:古诗一部分的生命在调里,不吟诵,便不能完全品出它们的味儿;一吟诵,味道就全出来了。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强调,古诗教学要多让学生吟诵,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自主诵读,不拘一格、有情怀地去“唱读”。学生若能沉浸其中,并由此感受到古诗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古诗的教学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当学生的吟诵熟到出口就是合乎平仄的诸多句子,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更能出口成诗,这是多好的语文学习气象!正是几千年来一代接一代的吟诵,才使得经典诗作绵绵延续,更使得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的、美学的基因在吟诵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传承。朱自清先生认为:“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这种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字面上的影像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韵律的音乐上。”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朱光潜先生强调:“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个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趣来。诵读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是创造的。读者如果不能做到这步田地,便不能算欣赏……能诵读是欣赏诗的要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四学段提出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课堂上,如果教师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吟诵声响彻课堂,让学生跟着古诗的内容、节奏、平仄等,或摇头晃脑,或眯缝双眼,那一定是一种壮观且令人陶醉的景象。比如,学生自由诵读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于平长仄短中体会出节奏,于平低仄高中体会出音高,于平直仄曲中体会出音调。课堂上一遍遍响起古音声律,在吟诵模仿声中,古诗的音节起伏之美、抑扬顿挫之妙俱出,趣味溢满整个课堂,不亦快哉?
三、要教得有“境”
这里的“境”,指意境。意境是理解中国古诗的纽结,它和意象关系密切。意境是对具体形象的突破,是对有限画面的超越,是源于意象而又超越意象的一种恍兮惚兮的象外之象、景外之象。古诗的意境,是诗人将情与景、心与物的和谐统一。古诗教学如何能教得有“境”?我认为,可以从造境和入境两方面着力。
(一)造境
所谓“造境”,即教师依据古诗内容及特点,营造、创设古诗学习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有感染力的开场白、画面、音乐等都可以为造境所用。
如一位教师教学八年级上册的《诗词五首》时,课堂在《康熙王朝》的背景音乐中拉开帷幕——
师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小时候,我们吟诵过李白的《静夜思》,虽然不懂什么是思乡,但我们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儿时的你在吟诵古诗时有着怎样的感受?
生我小时候读古诗总觉得有一种意境美,我沉醉其中,享受其中。
生我小时候读古诗不太懂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但是能感到古诗里的画面很美。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很好!
(出示:小时候,古诗是一轮弯弯的月亮,照亮了我们幼小的心灵……)
师现在我们长大了,诵读古诗时又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和体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和探究古诗的魅力吧!
教师的导入造境很快就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氛围之中,拉近了学生与古诗之间的距离。
再如,教学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上课伊始,我这样造境——
师提起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同学们脱口而出的是他的哪句诗?让我们来一次小PK,看在两三分钟之内,哪一组、哪一个同学说得又快又准?
(一声令下,课堂上响起此起彼伏、争先恐后的吟诵声,一个个“小李白”摇头晃脑在眼前抒怀畅吟。)
师若要你结合刚才吟诵的诗句,说说对李白的印象,你会用哪一个词来概括呢?(学生结合吟诵的诗句,用了“潇洒”“洒脱”“豪迈”“浪漫”“嗜酒”“才华横溢”等词语来形容李白。)
师大诗人李白只有这些特点吗?真实的李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们一同借助《行路难(其一)》来走近他。
这次造境,从学生熟知的李白的诗句开始出发,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三次追问,将课堂逐步引向深入。学生的思维不断激活,整个课堂成为一场围绕着李白的诗作进行感知、理解、品味、欣赏、感悟的学习之旅。
(二)入境
入境,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智慧。这里的“入境”,是指教师不但能自己进入古诗意境后,而且能带领学生以全感觉介入,尽可能还原诗作的现场感,体会诗作的风骨神韵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还以教学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为例,在初步感知诗歌、把握内容后,我请学生选择一组上、下两句话,将自己幻想成诗人,用第一人称,发挥联想与想象进行诗意素描。有学生选择“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意素描出一个内心愁苦、不知所措、迷茫彷徨的李白:“我放下了金制的酒杯和碗筷,什么也不想去吃,什么都吃不下,对美酒佳肴我早已没了兴致。为什么一切都变得这么糟糕?我拔出了我的龙泉宝剑,环顾喧闹嘈杂的四周,内心却一片孤寂迷失。我该去哪儿?我该干什么?哎,我什么都做不了,一切都变了!”有学生选择“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意素描出一个孤独矛盾、彷徨痛苦的李白:“我孤身一人来到城墙上,眺望那远方的黄河,想渡过它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无奈河面封冻,无法航渡。转念间,又想登上那座高大巍峨的太行山,想看看山那边的风光。可冰雪覆盖阻挡了我前进的路。开阔的水路和向上的山路都被冰雪堵塞封住,我将何去何从?”诗意素描时,学生加上了肢体语言,时而抬起手臂指向黄河,时而翘首远望太行高山,眉头紧蹙、目光如炬,仿佛大诗人李白再世。这首《行路难(其一)》让学生贴近了不同心境下的李白,与诗人产生了久久共鸣。
四、要教得有“情”
“诗言志。”古诗是最经典的文学样式,处于文学艺术的顶峰,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更富感情色彩。它最基本的特点在于用最凝练的语言抒发亘古不变的情感,引发无数后人的遐思。这样的“情”大多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方式来表现。如何能将此“情”教出来呢?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教师自己要富有情感,因为只有融入情感的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何况,古诗本身的内容、诗人创作的背景、诗人自身的遭际等,都距现在的学生如此遥远,学生不熟悉古人的生活,更难体会到古人的真情。所以,一切的要务在于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功底和素养,要有广博的阅读和积淀。特别是针对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不读书就无法走上讲台,不读人物传记就不可轻易去讲李白、杜甫、苏轼。
以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例。若能真正去读一读有关杜甫的传记诗作等,就会发现,杜甫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句式比较规整,为二二三式。至结尾这六句,随着诗人情感的喷发,句式发生了变化:“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何会变?学生结合前面所讲音节知识后发现:杜甫这首诗通篇都以押较压抑的入声韵为主,而这六句间杂以“间”“颜”“山”三个平声韵互押,音节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兼济天下的广阔情怀;而以“屋”“足”两个入声韵结束,則体现出诗人此时郁闷、无奈和悲凉的情感。继而,因平仄韵律相互参差,又加强了此诗的感染力。一个忧国忧民、敢为天下社稷苍生担当大任的伟大诗人形象矗立于眼前。如果教师自己不具备对后半部分阅读的敏感及对诗人身世等的了解,此时可能就会平淡处理、一带而过,课堂掀不起半点波澜,诗人的情感密码就难以破解了。
今天,我们若能这样教古诗,就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古诗之心、诵古诗之兴、品古诗之能,真正达到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本义.吟诵拾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孙汉洲.古典诗词中的百科世界[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潘森云,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南京市中语会理事。曾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全国优质课评比现场赛课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新世纪教书育人楷模”“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