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兰建荣
兰建荣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初中教学中出现了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教学方法尊重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数学水平的提高。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评价方法进行分层教学,以此保证分层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如果教师长期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就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不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差距越来越大。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学生分层
开展分层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初中新学期开学时,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有所了解,为此教师可以召开家长会结合对学生进行访谈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意愿,然后进行一次上学期数学知识的测验,这样就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充分了解,实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分层的目的。为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分层过程中也要实现动态管理,开展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盖棺定论。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考评,这样优等生就会具有一定的压力,中等生更有前进的动力,学困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可以具体到某一节数學课,为学生制定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班级中数学基础较为牢固、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的学生定为A层;班级中数学基础一般、学习兴趣较好的学生定为B层;班级中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分为C层,教师要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教学目标,为A层的学生制定出具有难度或者可以培养学生解答技巧的题目,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B层的学生以强化基础知识为目标,教师为其设计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需要学生进行正确解答;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题型让学生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比如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几个目标:1.可以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且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2.可以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这样就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做到目标细化、合理分层,避免了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到数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这也是初中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内容,同时也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同一知识点进行梯度设计,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进行预习,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侧重教学解题技巧;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提供难度适中的问题,在学生求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教师主要提供一些基础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作业分层
教师为学生提供难度不同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解答中有不同的收获,通过数学作业可以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检测教师在一节课中的教学成果。教师可以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比如A层的学生可以选做B层的学生的作业;B层的学生主要进行基础题的解答,教师可以适量增加难度适中的题目;C层的学生在解答基础题目的同时,主动了解定义和公式的内容。比如教学《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函数y=4x-1的图像,让学生分析这个函数图像经过了哪些象限?然后y=x-1、y=4x-1、y=4x有怎样的联系?随着x值的增大,y值会出现怎样的变化?随着问题难度的逐渐加深,学生就可以逐渐对高难度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测验分层
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测验,可以对分层效果进行检验。在测验中教师需要分为基础题、选做题和附加题,其中基础题分数达到75分,让三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完成,25分的选择题可以由B层和C层的学生完成,最后的5分为A层学生的附加题,比如教学“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师可以为C层的学生设计x2-9y2,为B层设计16x2-9y2,A层学生做16(a-b)2-9(a+b)2。教师设计出这样的考试题目,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优等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培养,尤其可以保证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六、评价分层
在以往的初中分层教学中,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一些教师经常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关注较多,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班级中学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用平等的眼光对待班级中的学生,让学困生也感受到被重视,并且更加用心地指导、帮助学困生向B层突破,对于班级中的优等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在其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提供帮助,进而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让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教师设计出三个不同的层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指出的是,要定期对分层进行重新编排,才会让学生长久的保持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彭维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中旬),2016(7).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