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组合作中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2019-09-10朱海斌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朱海斌

【摘要】班级管理不仅是每个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也是每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课题。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班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校地处乡村生源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家长无暇管教,大部分孩子行为习惯欠佳。中段班级的班主任苦不堪言,学生纪律差、卫生差、行为习惯差等。学校实施小组合作已有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如何有效地针对中年级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高效可行的学生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学生评价

小组合作把以往学生单个坐的方式改变为拼成小组一起坐,把以往学生单独思考、单独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变为共同思考、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力求以小组的力量解决所遇到的难题。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学生变为了主导,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而已,这样一来就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以往的闷不吭声变成敢说、敢讲、敢交流,最终达到能说、能讲、能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和成绩参差不齐,特别是尖子生和后进生,他们的差距更大。如果是他们之间进行比较的话,后进生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为了避免出现整个组的都是优秀生,或者整个组都是后进生的情况,在分组的时候,我是刻意地将成绩优秀、成绩中等、成绩后进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这种分组方法分出来的小组比较均衡,并能让大多数学生信服。在准备好一切工作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对学生的课堂和课外进行评价

在课堂上,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这时候接触学生的时间最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从课堂提问、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能力进行评价。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评价手段,也是课堂上师生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外没有教师的严厉督促,是学生自由活动、发挥其自主能动性的最好机会,也是体现学生的活动兴趣、人格品质的好机会。但这种分组方法却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会嫌弃同组内成绩差和行为习惯差的同学。这个时候,评价制度作为保障就很有必要存在。在建立评价制度的时候,我有意识地重点奖励后进生,比如回答问题的时候,同是一个问题优生答对的分数是1分,中等同学是2分,后进生是3分,这些分数是加在个人和小组的分数之上。为了可以赢得更多的分数,优生必定会积极辅导后进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后进生,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更可以提升后进生的成绩。我们可以从活动参与情况、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进行评价。一个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与同学的相处预示着这个学生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孤僻还是合群。这个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帮助学生。

二、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评价一个学生是根据小组规章制度进行评价的,因此,在制定小组规章制度的时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敢于创新的能力,适时纠正学生的缺点。也许有人会认为,小组规章制度是形式化的东西,即使制定出来也未必有人会遵循,但小组规章制度是学生第一次合作,花了时间和心血一起合作出来的成果。这样的制度会更被人尊重,更有震慑力,更让小组成员信服。在我们班,有一个特爱迟到、成绩不好的同学,而且他经常不洗澡,衣服脏兮兮的,身上还会发出一股臭味。在分组的时候,组员也嫌弃他,甚至在制定小组规章制度的时候就有一条制度是针对他的。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动用小组的力量,解决以往由老师个人去解决的难题,这无异于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更可以有效地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难题。

三、民主地優选小组负责人

评价小组长负责小组和个人的分数记录,管理着每个人的评价得分,必须公正、公开、公平,是最为重要的职务。一个小组能否赢得最后的胜利,全看评价组长是否能正确计算得分。而这个职务,我通常让后进生担任。当老师把这个重要的职务交给后进生的时候,后进生会觉得自己在小组内是非常重要的,会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信任和青睐,从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四、家校联合进行有效评价

每一周在校五天,在家两天,要重视这两天学生的动态,不然学习效果很有可能就是“5+2=0”,通过家校联合,让家长在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让学校的教育得到有效延伸。如家长可以从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有没有复习巩固学科内容,有没有主动进行学习等。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就是新课程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让我们运用小组合作的力量,创造一片洁净和谐的空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2007.

[3]严先元.追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4]于漪.于漪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84.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