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探究

2019-09-10陈晓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探究教学情境

陈晓英

【摘要】根据农村小学小班化的特点,探索利用农村小班化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互动、开放的课堂教学研究,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情境 ;教学探究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因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缓慢,随迁子女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小班化教学已是当前农村边远地区教育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何根据农村小班化的特点和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品质,讓学生在健康、快乐、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部分农村子女随迁到城市小学就读。但也有部分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亲戚代管。孩子的成长得不到正确的指导,造成很多“留守儿童”行为散漫,性格内向,做事缺乏主动性,对待学习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但相对而言,自然化小班的形成与其说是农村教育的无奈,不如说是给农村教育一个很好的契机。农村小班化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机会,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照顾面”明显扩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增加了,让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机会变得更多了。特别对那些不善于表达、缺乏自信的学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真真正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农村小班化课堂教学探究

如何利用农村小班化的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对学困生采用“低要求,小步走,抓反馈”,对优秀生采用“高要求,大步走,促能力”,对特长生则采用“抓特点,巧安排,促特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小班化”课堂里的关注。

1.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农村小班化学生人数少、教室空间广,教室环境的布置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有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去考虑。根据这一优势,采用“分区包干”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来参与教室环境的布置。如,会画画的学生负责出版“书画小园地”;会做手工的学生负责布置“手工展示栏”;喜欢种植的学生负责管理“植物角”……这样,班里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由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特殊,我想方设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也像正常的同学一样有自信、爱学习。如,经常变换课桌椅的摆布,有时围成一个“口”形,有时围成一个“○”形,有时摆放一个“V”形……这样温馨宁静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这样,让那些“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再感到紧张和压抑,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自由。

2.注重预习,激发兴趣

当前,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差,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得过且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普遍认为农村办学质量差一点也无关紧要。我却认为,农村的孩子也会学习、也要学习。要激发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的一些课前预习方法至关重要。我针对农村小班化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学习差距较大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单,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去学,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如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学困生的预习单是:

按下面的要求预习课文:

(1)把课文读两遍,课文中不懂的字查查字典。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民居,你最喜欢哪一种民居?

而优秀生的预习单是:

(1)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民居?

(2)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向我们介绍这些民居的?把下表填完整。

民居 位置 成因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3.互动开放,展示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针对农村小班化特点,实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益。

一是开放学习空间。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呵护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如《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嘎羧在打洛江畔的行为让人感动不已。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嘎羧在打洛江畔‘久久凝望’着什么?它为什么对礁石亲了又亲?它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是在述说着什么?” 同学们通过一番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通过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嘎羧的善良与忠诚。

二是开放作业的形式。针对农村小学学生实际,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实行全面的开放,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第一,设计“自主合作型”作业。即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等次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合作选择,使作业成为学习中的乐事、趣事。例如,布置《索溪峪的“野”》一文的作业时,有摘抄描写“索溪峪”的妙词佳句;有收集“索溪峪”的图片;有的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第二,设计“操作实践型”作业。即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设计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开放性作业。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然后合作制作一份手抄报。这些开放型的作业,延伸了课文的内容,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渗透,拓展了学生语文训练的空间,提高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4.及时反馈,提高效益

农村小班化教学中的另一优势是对学情能及时反馈,全面关注。我主要抓课前预习反馈和课堂检测反馈两方面。只有及时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问,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会安排“课堂检测”,利用学生人数少的优势,全面、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对共性问题集体解决,个性问题个别辅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我利用小班化的优势,及时对作文“面批”,效果甚佳。这样既获得知识,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克服畏惧习作的普遍性难题。

农村小班化教学,应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宗旨,以“让每个农村家庭满意、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为目标,我们只有多实践,多研究,才能发挥农村小班教学的整体优势,做到关注个体,尊重生命,彰显个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乔晓莉.语文个性化阅读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探究教学情境
小班化的“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