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纯的初念 满满的收获

2019-09-10纪波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赛课凡卡文体

纪波

赛课,你让我经历成长,我要用心、用情写下这一路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我深知语文教学应该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学伊始,我在教学笔记的扉页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要像一条流动的小河,滋润学生的心田;我要当一根火柴,点燃学生的情思。当我见到那些名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像见招拆招的武林高手一样在语文教学中挥洒自如,甚至入情入境时,我总是羡慕不已,我的心里早就种下了一颗种子,我也要在更大的平台锻炼和展示自己。

2017年11月,机会来了,巫山两年一届的语文赛课要开展了。这是多么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格外珍视。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甚至在下班后一个人在教室里打磨。在一个人的课堂上,我一会儿扮演着老师,一会儿又扮演着学生,在这两个角色之间不断地找感觉,不断修改教学预案。

在教授《凡卡》一文时,我凭借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描述、感人的配音朗读、活跃的师生交流,打动了所有学生、评委及听课教师,获得了全县一等奖的第一名,还将代表巫山县去重庆市参加市级赛课。经过一次次打磨,教案于3月18日定稿,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了两点:厘清人物关系,梳理故事内容;体会悲苦命运,用情渲染课堂。

赵清云老师站在专家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要定点设角色,通过统编版和现行版两版教材的整合,力求让学生习得本课小说的阅读策略——角色带入法,即把自己设定在文中进行角色思考,从而感受人物的形象,进而更好地突出小说的文体特征。之后,赵清云老师又帮我重新确定了教学目标,对每个环节进行了极其细心的指导。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我茅塞顿开,在重视文体意识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教学设计的环节:

(1)整体感知——讲述人物故事;(2)走进凡卡——读出饱满形象;(3)聚焦表达——感悟对比反衬;(4)迁移反衬——深化悲怜之情。

在磨课团队的指导下,我的课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高度,让我知道了教阅读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磨课团队所提出的目标意识和强化训练意识让我醍醐灌顶,再一次提醒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目标和语文要素牢牢装在心里。磨课团队还指导我结合学段课标,进一步专研教材,结合学情研究教法和学法,明确本节课教什么及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及学到什么程度。

一次一次地磨课,一次一次地点评,一次一次地调整……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突破,对我个人而言,收获的绝非这一节课的设计,而是观點和理念上的更新,这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要重文体意识

以前讲授课文时,我并没有非常清晰的文体意识,赵老师的指导让我明确一定要有文体意识,本文属于小说,拟定教学目标时要凸显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要重目标定位

在磨课前的备课中,我会用心挖掘每个可以教的点,如果总是觉得这里应该去指导,那里应该去强调,就像满院子打井,但是由于哪一个坑都没有深挖,以至于每一口井都没有出水。经过赵老师的潜心指导,我更明确了一定要抓大放小,对比和反衬这是本篇小说的特色和亮点。调整后的设计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放在对文章写法的揣摩与体悟上,聚焦对比、反衬的写法,让学生在对比、反衬中读出悲惨的凡卡,尤其在迁移中反衬和深化悲怜情怀,有的学生在对比读的时候眼眶湿润了,这才是真正有深度的语文学习啊!

三、要重阅读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团队的指导让我更深刻地领会了这一点。教阅读要有阅读策略的渗透,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经过赵清云老师和磨课团队指导后,我更注重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如猜测策略、联结策略、对比策略等,相信这些实实在在的阅读策略将在无形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要以此次赛课为契机,不断地去追逐我的梦想,让梦想插上一双翅膀,像雄鹰倔强地飞越云海之巅,让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赛课凡卡文体
《凡卡》续写
另类文体巧谋篇
别让赛课流于形式
全员赛课的实施要略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