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育人的整体推进:教学研一体 课内外同步

2019-09-10王娟娜马学生

中小学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

王娟娜 马学生

摘要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不断探索优化学科育人的方式与内涵,引领语文教育进入系统性变革的新阶段。首先是以“育人”为起点,创设课堂教学新形态;其次搭建课程育人高平台,以学生发展为内核,构建学科课程群;再次是聚焦课题育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又次是提升空间育人效度,以学科教室为依托,打造有学科味的学习空间;最后是激发实践育人能量,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发挥社会资源育人优势。

关键词学科育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育人方式变革;“求是课堂”;学科教室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11-0012-03

学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工作目标,探索更美好更有效的育人方式。那么,如何基于学科特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浙大附中”)始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断推进各学科育人方式的优化与变革。语文学科在此过程中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从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课题研究、育人空间、社会资源等关键领域入手,教、学、研一体推进,课内外校内外共同努力,积累了宝贵的育人经验。

课堂始终都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浙大附中一直努力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跳出单纯的“育分”,把“育人”定位为课堂起点。为真正实现课堂价值提升,助力学生生命成长,使语文课堂回归人文教育的轨道,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实现育人和育分的双赢,浙大附中秉承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结合自身求是创新的学校文化,积极推进“求是课堂”的系统建设。语文学科的“求是课堂”是在遵循学科特性和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体验的基础上,变革传统教与学方式的有效探索。

“求是课堂”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注重求是探究。

其一,变革教师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站在学情角度解读教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构建动态生成课堂,有效改变学生思维懒惰、情感虚假的局面。为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原初感受,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品读、探究并归纳总结,展开主动思考,完成课堂的动态生成,最终自己解决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其二,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指教师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参与,完成师生间、生生间和学生与文本间的多重互动。学生作为主体,在真正的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思维品质得到锻造;同时能够用旧知和经验去理解、修正、总结、反思新知,建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

其三,注重求是探究,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立足于求是创新的学校文化,我们把语文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围绕有争议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开展线上主题式研讨辩论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开始自觉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自身,在不断地搜集、消化、提炼、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课程育人高平台:以学生发展为内核,构建学科课程群

如果没有深刻的课程内涵作支撑,课堂很容易沦为“讲堂”。在新课改、新高考等新形势下,浙大附中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设计”的理念,创造性地构建了以人为本、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多元化、自主选择的“求是课程”体系。“求是课程”体系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其表现形式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特色课程。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每项显性课程又包含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个等级。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打造让学生浸润其中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

在课程定位上,基础类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主要涵盖国家规定的必修内容,满足学生高考需求。拓展类课程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重点在于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研究创新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与发展意识,落实学生个体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

在课程内容方面,显性课程上,语文学科除了开足开齐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学科课程以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加强了以“明远立人”“求是创新”“西湖文化”三大文化为纲,构建的以人格教育、学术创新和西湖情怀为主的特色课程的开展。

语文学科的隐性课程则是语文教研组教师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缘优势,将西湖、皋亭山等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发展而来。例如:浙大附中玉泉校区利用学校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湖畔的优势,开发的系列历史文化主题课程,如“艺术传承”“杭州话与杭州本土文化”“西湖文学与西湖文化”“中学生休闲文化”“中国茶艺”“金石篆刻”等;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西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让学生走进西湖场馆,拍西湖短片,做西湖水质调查、树木普查,做西湖志愿者等,引领学生研究西湖、宣传西湖、保护西湖、建设西湖,培育以“和谐”为核心追求的西湖情怀。浙大附中丁兰校区坐落于皋亭山,近邻杭州孝道文化馆,也是运河文化的源头之一。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利用当地历史名人资源开发了“忠孝文化批判与承传”课程群,内容涉及“文天祥年谱”“文天祥诗文”“文天祥疏表”“孝子丁蘭”“孝文化源流”等。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致力于打造精品选修课程及精品学生社团,在语文教师推动下,旨在丰富学生文化素养而创办的“湖畔文学社”“翰墨读书社”“火炬戏剧社”“九歌国学社”等社团,对学生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大。

新版高中语文课标中,对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了清晰的界定,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些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浙大附中突破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聚焦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由已往更重视个体的论文撰写,到更聚焦小组的课题研究,以研究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持续引领。

1. 以阅读研究培养学生语言素养

例如:我们通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实践研究—以传记文学为例”“基于沙龙平台交流的阅读策略”等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动学校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由此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拓宽视野,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研组已完成“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实践研究—以传记文学为例”“基于沙龙平台交流的阅读策略”等走在整本书阅读研究前列的课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在持续的阅读积累中得到不断充实。

2. 以写作训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基于写作思维训练的高中生散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紧紧扣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对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培养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开展针对思维的训练,触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总结相关思维规律,拓展学生写作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学生在持续的训练中,可以综合把握不同思维模式的特点,为自己的思想寻找更贴合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建构形式。

3. 以国学教育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

语文教研组开展“高中国学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研究的立意,是为了呼应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多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拥有了一定阅历的高中生而言,探讨国学有利于提升其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高中阶段又是学生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期,这个阶段重视国学教育,可增强青少年对于本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因而开展针对高中生的国学教育机不可失,同时,高中生的学力也可以支撑起有深度、体系化的国学课程学习。

重构学习空间体系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和教师对于学习空间的认识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教室上,而应打造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学习方式转变三者相结合的新型学习空间。浙大附中一直致力于重构学习空间体系,通过VR、AR等新技术介入的全新教学环境和课程体系的重构,建设能够满足学校更高育人需求的学科功能教室,通过以“学科教室”建设推动“学科育人”体系建设。浙大附中文学院这一创新基地的打造,正是学校努力创设各种真实的语文学习空间,积极践行空间育人的典范。

新版高中语文课标指出,语文学科应更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让学生多经历和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文学院是学校创办的以语文学习为主要内容,以文学阅读和创作为突出特色,能够开展真正有味道的语文教育学习活动的文化创新基地,现主要有开放式图书馆、文学体验馆、文学沙龙区、编辑室及书法教室等活动场地。文学院的建立助力了校园浓厚读书氛围和文化气息的营造,为有文学特长的学生培植了成长土壤。

文学院设有“经典研习”与“创新写作”两个方向。经典研习班开设古代汉语、古代史、古代文学、古代哲学及古代文化常识五门课,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我国传统“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学术知识的基本了解,加强学生对于基础典籍和治学门径的理解,也为部分学生成长为熟读中国古典文献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做好准备。国学内容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青年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文学院到校园,这种文化自信被不断拓展与推广 。创新写作班旨在培养一批有敏锐的文字触觉、出色的审美鉴赏能力与上佳的作品创作能力的有文学前途的人才。

文学院还开设了书法、体验、思辨与演说等课程。课程开展形式包括沙龙会谈、演讲、朗诵、评书演播、笑话幽默、即兴发言、主题讨论等。文学院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如为《乡土中国》《杜甫传》《平凡的世界》《论语译注》以及《红楼梦》等书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开设先行的主题探讨、内容分析沙龙活动;再如创办院报—《经典报道》,介绍已知的经典,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自身的语文特长和个性。

浙大附中为了进一步拓展育人范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挖掘周边社会资源,设计了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把语文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学校与杭州岳庙、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浙江省博物馆、西湖博物馆、杭州孝文馆、千桃园风景区等十多家文化场馆合作,建立了浙大附中课程基地,同时在杭城建立了百余家社会实践基地,为语文学科走出校門、走进社会搭建了平台,持续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与此同时,学校以课程基地和实践基地为依托,根据高中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了诸多高中语文创新实践活动,努力发挥实践育人的更高能量。

(编辑?杨晓梦)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鉴数学之美,领数学之趣
如何将核心素养贯彻到英语阅读教学中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初中历史学科育人的理论及实践策略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