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在“京剧演唱”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郑雪梅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音准京剧歌唱

郑雪梅

笔者所在校是京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在京剧课教学中,笔者发现“师傅唱一句,徒弟学一句”“吊嗓子”这样的传统教学方法,让音高感不强的小学生们在演唱中普遍出现了“严重走音”的现象,大部分学生更是在喊唱。作为音乐教师,能否运用音乐的方法克服喊唱,进而解决“走音”问题?而在歌唱表演创作中,又能否借鉴京剧表演作为歌曲表演的创作素材,让学生在歌曲演唱中进行歌唱表演创编,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表演”水平呢?为此,笔者做了一些教学尝试。

糅合视唱练耳,练习京腔音准

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所以,听音模唱就成了每堂音乐课的必要的教学环节:每节课前5到8分钟基于C调进行反复模唱,即教师先弹一个音,然后学生模唱,单音唱得准了,再让学生练习纯八度音程,通过积累,为视唱京剧谱做准备。

教学中采用的苏少版音乐教材,京剧教学内容多数为《京调》《急急风》之类的欣赏内容,没有演唱内容,为了提高学生京剧乐谱视唱水平,笔者决定配合京剧老师的教唱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探索性教学实践。没有曲谱,让京剧老师们提供,或从网上查找下载了曲谱,再制作成PPT进行课堂教学。

笔者首先选择了装饰音较少,相对容易学唱的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在二年级进行实践。根据小学生演唱的音域范围,对学生进行京剧曲谱的视唱训练。在练习中把所有装饰音暂时都去掉,在钢琴伴奏下,笔者范唱一句旋律,学生模唱一句,再结合科尔文手势给学生以音高的直观提示;再单独练习装饰音的演唱,因为装饰音的每个音时值都比较短,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听音模唱”与“画旋律线”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演唱音准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演唱原曲谱的旋律,并且要求学生能背唱这句旋律。通过这样过耳听、眼看、手画、口唱的配合,让学生较快地唱出正确的旋律。下一课,在复习、巩固上一课听唱内容的基础上,再学习新的一句京剧片段中的视唱内容。几堂课下来,学生们就能较为准确地视唱这首现代京剧的谱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京剧演唱中的音准、视唱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结合歌唱发音,摹习京腔音韵

在共鸣方面,唱京剧和唱歌都需要使用整体共鸣,但京剧需要随时甩掉共鸣的本领,比如唱高音的时候,而唱低音和苍老音是就需要挂上胸腔共鸣。京剧的发声方法,小学生在京剧演唱中不容易掌握它们这些复杂的发声方法,导致了喊唱的现象,一堂课下来,由于大部分学生会因为用嗓过度而哑了嗓子,时间一长,有些学生的声带闭合出现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声带长了小结。日本著名的儿童歌唱发声研究学者品川三郎先生,曾经谈到儿童歌唱发声训练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其中第一条:儿童歌唱发声必须使用“头声发声”。何为“头声发声”,品川三郎先生解释为“以头声为主体的发声为头声发声”。

京剧教学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绝大多数的学生成为一个京剧爱好者,成为一个喜愛京剧这一传统艺术的合格观众,让京剧这一剧种得以传承,所以,从保护学生声带健康、保护学生演唱京剧兴趣的基础上出发,借鉴正确的儿童歌唱方法演唱方式进行演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于是,笔者试着把儿童歌唱的方法运用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教学中。在演唱中一开始要求学生口腔上下打开,提高笑肌,增大口腔的共鸣空间,得到他们甜美、明亮的头声。接着,开始训练学生的气息:先让学生快速吸气,然后让全体比一比谁用“嘶”轻轻吐出气息的时间最长,以此方法来指导学生对横膈膜及周围肌肉群的力量进行练习,增加学生的演唱音量。这两项练习在京剧演唱中的运用,让学生在演唱京剧的时候声音更加清脆、洪亮、动听。

融合京剧元素,研习歌唱表演

我国的京剧之所以培养出了一大批的戏迷,除了它有优美动听的唱腔以外,也因为它是一种集多种表演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就京剧表演来说,它就有被称为五法的“手、眼、身、法、步”的戏曲表演,京剧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学生就这些内容进行了最基本的教学与表演训练。

在音乐歌唱教学中,能否借鉴京剧表演的元素进行歌曲表演创作,让学生的歌唱表演更具有观赏性呢?笔者首先根据京剧音乐元素创作的歌曲《梨园英秀》中做了尝试。歌曲的第一部分是模仿了锣鼓经的演唱;第二部分是描写戏曲演员刻苦练功的有节奏念白;第三部分为吸取京剧曲调创编的歌曲演唱。笔者和同学们对这三个部分分别进行了讨论,在第一部分,学生讨论认为,用丁字步配以挺直的身姿比较好。而在第二部分,学生经过讨论决定以丁字步为基本站姿,在“中国戏曲是天下美名扬”“人小志大,为梨园来争光”这两句中加提拳托掌进行表演。第三部分则决定继续保持丁字步站姿,在歌曲 “演不完的人间戏一场”这句歌词处,加上双摊手向两侧拉开的体势,最后保持动作亮相结束。同学们在最后完整的作品呈现中,优雅的体态,传神的眼神,显得优美、大气。不经意间,通过相互观摩表演,学生的表演水平提高了不少。

借鉴视唱练耳,提高掌握京剧演唱的音准与视唱能力;借鉴京剧的身段、动作表演来提高儿童歌表演的创作能力,打通“京剧演唱”与“儿童表演”之间的借鉴通道,实现相关艺术相互借鉴与融合的课堂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音准京剧歌唱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京剧人设》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