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诗词文化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探究

2019-09-10朱新兰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文化自信

朱新兰

摘 要: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利用诗词文化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在校园里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接触诗词文化,深入感悟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文化自信根植学生心中。其次,要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诗词文化主题活动。第三,建设诗词文化校本课程,系统地学习中国诗词文化,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诗词文化;校本课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词语凝练而注重用典,讲求声韵和谐,追求形式完美。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饱含哲理。当今,我国正处在各种思潮碰撞的重要时期,学习中国诗词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的诗歌文化,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是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宝典。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与诗词文化亲密接触,在耳濡目染中培养文化自信

小学生对诗歌文化并不陌生,但是,要让诗词文化融入小学育人中,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除了让小学生诵读朗朗上口的经典诗词之外,还需要引导小学生品味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鹅》,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会背诵这一首诗歌,许多小学生还会越背越起劲,因为其篇幅短小,朗朗上口。如果结合绘画、赏析,让小学生理解短小的诗歌里面包含了“白”“绿”“红”等颜色的词语,在画面上构成一幅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白鹅图,即便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对作者肃然起敬,对中国文化点头称赞。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接触诗词文化,我校把经典的诗词配上意境相符的图画,粘贴在校园的墙上,让校园的角落富有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学生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诗词文化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一起去讨论墙上的诗词大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时处处皆能与诗词文化亲密接触。

同时,我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在学生上学、放学的时候播放诗词吟诵作品,让学生听着诗词吟诵开始一天的学习,也让他们在诗词吟诵中结束一天的学习时光。学生在长期的诗词吟诵播放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更多的诗词,即使没有教师的提醒和引导,他们也能在课余时间自己哼唱,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就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长出独具特色的嫩苗,慢慢培养小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意识,文化自信渐渐根植心中。

二、深入开展诗词文化主题活动,在演绎经典中培养文化自信

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诗词文化的感悟,我校结合传统节日积极开展诗词文化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演绎中华诗词去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我校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开展了“诵读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诗词文化主题活动。该活动将演、唱、诵结合起来,多层次展示诗词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由学生演绎的《木兰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对白韵味十足,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看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感人场景,让人惊叹中华诗词之美。

此外,我校会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学生齐诵《正气歌》,缅怀先烈的同时,感受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开展诗词文化展演,利用校园广播传播古代经典诗词故事,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熏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词文化,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诵读经典诗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经典诗词的文化意境,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诗词文化的精髓,还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让学生知道,我国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传统文化,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建设校本课程,在创作诗词中培养文化自信

为了让诗词文化更系统化、序列化地走进学生心中,我校积极进行诗词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由本校教师徐丽珍带领师生建设诗词文化校本教材《苔花集》《木棉的春天》。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师生进行诗词创作。把优秀的师生原创诗词作品展示给本校师生,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促进师生分主题、分阶段继续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我校还将诗词创作与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等学科有机整合起来,进行全课程学习。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音乐教师则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词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开展“唱诗词”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教育熏陶,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经典诗文配画或为画配上诗文,已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品德课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爱国教育、礼仪教育等主题活动。校本课程系统地创设更多的源泉促进师生创作更多的优秀诗词作品。我校让学生接触诗词文化,创设平台让学生投入诗词文化的主题活动,再进入诗词作品的创作,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诗词育人理念,目的是让学生深入诗词文化中感悟我国民族文化的厚重,涵养家国情怀。学生在校园诗词文化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收大量的诗词文化知识,并沉淀成属于自己的人文素养。

习近平主席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中国的诗词文化,有其深厚根基,折射出整个民族的文明与智慧,是可以真正践行的。我校通过诗词文化教育,让学生浸润在校园诗词文化中来教育莘莘学子,让他们在经典诗词文化中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坚信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明道.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2]于丹.重温最美古典诗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

[3]韩子翔.诗词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要解决好三个问题[J].华夏教师,2019(14).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