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提升策略研究

2019-09-10刘丽敏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提升策略高中

刘丽敏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深化,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理念及方法被应用在了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特别是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还能使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提升策略进行讨论,对该项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加以了解,并对其提升的具体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法;提升策略

思维导图实际就是一种系统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图文并举的方式对中心主题加以确定,并利用中心主题对各级主题进行串联,使复杂的区域地理知识能够得到简单的呈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区域地理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该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高中區域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要对中心图案加以确定,中心图案近似于中心主题,是完成思维导图制作的关键,同时也是确定思维导图的主要步骤,可以先在纸上进行绘画,其形状可以结合学生喜好进行设置,而纸张的大小应该根据问题难度予以确定,要保证大小适中,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对彩笔进行使用,颜色应该在三种以上,确保各项问题的差别能够得到有效的区分。

第二,明确一级分支,在确定好中心主题的图案当中进行一级分支曲线的绘制,要保证该分支处于顺时针转动,每个分支采用一种颜色,从一个方向进行绘制,便于思维导图结构的准确梳理。

第三,确定二级内容及相关知识点,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内容设置的清晰性,对关键词要进行准确的提炼,文字要在线上进行书写,同时要保证二级内容与中心主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第四,运用色彩图像,在进行色彩设置时,要保证画面具有丰富的色彩,对于关键内容需要对小图标进行添加,构建图标记忆库,用于关键部位及内容的标记,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得到有效的增强。

二、高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提升策略

教师在对思维导图加以落实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导图的概念及步骤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够对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及逻辑结构加以了解,这样才能在地理教学当中实现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例如,在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进行学习时。具体操作如下:

1.在预习环节进行应用

在学生对思维导图有所了解,且具备一定绘制能力以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对预习内容加以设置,如对黄土高原范围加以明确,找出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并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地理资料,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应用,使其区域地理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充,从而完成相关思维导图的绘制,并在思维导图当中运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对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标注[1]。

2.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应用

在正式进行课堂教学以前,教师可以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查看,从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情况当中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例如黄土高原,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其进行学习时。

第一,教师要对教学的中心主题加以确定,即黄土高原,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对该中心主题进行引入,例如,通过多媒体对陕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加以播放。

第二,对思维导图分支结构展开绘制,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特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一级分支加以确定,并依次确定二级分支,包括黄土高原的形成、分布、地表形态、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等,同时,教师要对这些分支结构以及中心主题两者的关系加以明确,使学生能够根据一级分支在纸上完成绘制[2]。

第三,在确立一级分支以后,可以根据分支排列顺序,从第一个一级分支开始对二级分支加以确定,即黄土高原的分布,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以及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入手进行了解,也就是说,在一级分支下的二级分支为位置、范围以及人地矛盾突出。教师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图及位置资料的提供,学生可以在其引导下针对其分布完成二级分支的绘制,同时能够将黄土高原范围掌握。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位置对该地特性加以引入,由于黄土高原处于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低,一旦遭到破坏,很难进行修复。具体可以将这种过渡性作为三级分支,同时在分支线上写出过渡性的表现。而由于黄土高原受到自然以及人为等因素的破坏,所以其在人地矛盾方面较为突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这种矛盾的特征进行学习,如资金问题、生产方式以及人口问题等,引导学生完成三级分支的绘制[3。

利用思维导图对区域地理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黑板当中呈现的不再是复杂难懂的地理知识点,而是调理清晰的思维导图结构,教师结合教材和相关案例对各分支的形成以及划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所学内容,而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并在其中重新标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总结,并使其课后复习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其区域地理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4]。

结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结构将会变得更加清晰,明确掌握其中的调理关系,可以有效降低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锻炼,这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琳.高中地理思维导图与地理区域整合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0.

[2]贺伟民.高中地理思维导图与地理区域整合教学探究[J].新课程·下旬,2017,25(12):107.

[3]叶保.巧用思维导图激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7,16(25):31.

[4]吴利利.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11(22):120.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提升策略高中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