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糖不耐受婴幼儿的家庭护理指导及效果分析

2019-09-10范红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5期
关键词:婴幼儿临床效果

范红芳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糖不耐受婴幼儿开展家庭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乳糖不耐受婴幼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及其家长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饮食喂养适当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患儿家长开展家庭护理指导,在之后的3个月每周对两组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对患儿家长乳糖不耐受知识知晓、行为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了解患儿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乳糖不耐受相关健康知识知晓及行为执行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根据乳糖不耐受婴幼儿特点,对其家长制定一系列家庭护理措施,通过详细指导并定期随访,让家长掌握乳糖不耐受婴幼儿护理、喂养、就医等事项,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糖不耐受;婴幼儿;临床效果;家庭护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1-0102-02

随着母乳喂养方式的提倡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婴幼儿食用乳制品或母乳也越来越多。母乳或乳制品的重要双糖成分为乳糖,其实构成神经组织和脑糖脂质的主要成分,也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主要物质。婴幼儿因发育不完全小肠粘膜上乳糖酶活性较低甚至缺乏,导致乳糖在小肠内不能被分解和吸收,在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分解产生水、锻炼脂肪酸、硫化氢、甲烷、氢气等物质,导致婴幼儿出現腹胀、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该种病症被称为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会导致婴幼儿长期喂养不良,也会引发排泄问题,对患儿自身和家庭均带来较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分析开展家庭护理指导对乳糖不耐受婴幼儿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选择2018年1月~12月乳糖不耐受婴幼儿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粪还原糖测定阳性,年龄在1个月到3周岁,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15例,观察组15例患儿,平均年龄14.6个月,父母平均年龄25.9岁,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或中专5例、大专或大学15例、大学以上3例,父母月收入平均4563元;对照组15例患儿,平均年龄15.2个月,父母平均年龄26.4岁,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或中专6例、大专或大学14例、大学机上2例。研究对象均存在反复呕吐、腹泻、腹胀、大便稀烂、大便次数增加、水样便等症状,且症状时间超过2个月。排除肠道感染、食物过敏、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排除进食过特殊配方乳制品(全水解、半水解、低乳糖等)患儿。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平均年龄、父母平均年龄、父母文化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

1.2指导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饮食喂养,给予口服补锌、胃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混悬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开展家庭护理指导,具体方法包括:对监护人进行面授指导,研究小组成员通过面授详实对患儿家长进行指导,以书面形式讲解乳糖不耐受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对婴幼儿的危害,指导家长为患儿提供特殊配方的奶粉,例如添加乳糖酶、半乳糖的奶粉,同时给予患儿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等药物,指导患儿家长控制患儿进食时间、进食量、喂养体位、腹部按摩和发生吐奶情况的应对措施,对婴幼儿喂养环境和食具的清洁进行指导,指导家长肛周皮肤护理和呕吐物清理方法。

1.3观察指标在指导后的3个月时间内每周对两组患儿开展电话随访,患儿家长对乳糖不耐受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评估,并观察对指导后的执行情况,根据不同家长理解程度选择性加强指导,了解患儿腹胀、腹泻、呕吐症状改善情况及患儿发生不良事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用均数和百分率表示,并分别开展f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则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对乳糖不耐受知识、行为比较观察组在乳糖不耐受相关健康知识知晓及行为执行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2。

2.3两组惠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3。

3讨论

在母乳或奶类制品中存在特有的碳水化合物,具有双糖的化学结构。在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半乳糖苷酶会将其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两种单糖,后被小肠吸收为人体提供能量。婴幼儿食物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为乳糖,母乳中含有7%的乳糖,牛奶中含有5%的乳糖,乳糖被完全消化吸收能够为婴幼儿提供正常生长发育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乳糖不能直接被肠道吸收,需要经小肠粘膜的乳糖酶水解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后被人体吸收。乳糖酶的活性和数量与地理环境、遗传、种族有关。

乳糖不耐受为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乳糖吸收不良患儿会出现一系列腹部症状,乳糖未被吸收部分会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在结肠位置被细菌分解,生成锻炼脂肪酸、氢气等物质。婴幼儿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腹泻等,随着病情的延边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腹泻。相关研究证实,乳糖不耐受患儿的体重、身高等发育指标均低于正常儿童,并且贫血、佝偻病等发病率也高于正常儿童。长期腹泻或喂养不当等问题均会造成患儿家庭巨大的人力和精神方面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类消费量也随之增加,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随着对婴幼儿营养摄人的重视,母乳和乳制品已经成为婴幼儿的主要食物,乳糖不耐受问题也显现出来。相关研究表明,乳糖不耐受会引起患儿肠腔渗透压增加、菌群失调、产气增加等情况,应根据患儿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虽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开展短期药物治疗能够缓解症状,但乳糖不耐受需要长期、综合的干预,不然患儿会出现症状反复情况。目前大部分家长缺乏乳糖不耐受患儿家庭护理常识,会导致患儿症状反复发生,护理不当还会出现肠道感染、肛周红肿、呛奶等相关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乳糖不耐受婴幼儿家长开展家庭护理指导,经过护理指导的家长对乳糖不耐受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均明显提高,观察组的症状明显改善情况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根据乳糖不耐受婴幼儿特点,对其家长制定一系列家庭护理措施,通过详细指导并定期随访,让家长掌握乳糖不耐受婴幼儿护理、喂养、就医等事项,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婴幼儿临床效果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浅析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