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德慧型”教师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2019-09-10孙家刚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实践

孙家刚

摘要:促进教师发展必须通过文化凝聚和制度规范的方式,同时,在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教师,从而成就教师。

关键词:德与慧 教师发展 实践

教育家李希贵先生在阐述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时说“教师第一,学生第二”,强调了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促进学校发展,已成为教育家的共识。

一、立“德”启“慧”,凝聚教师

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我们学校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中,坚持立“德”启“慧”、文化凝聚,不断丰富“德慧终身,学行天下”的校训内涵。“德”就是温润的品格、高尚的师德;“慧”中包括了丰富的知识、超常的智力和高尚的品德。德慧合璧,表明高尚的德行有助于成就人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充分利用专题学习、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弘扬“德慧终身,学行天下”的精神,通过评选“美丽教师”,增强教师的专业情感,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扬主人翁精神,争做“思行结合的德慧型教师”。学校致力于培养“教中有德、行中有慧、思行结合、慧学不止”的教师团队,坚持立“德”启“慧”,引导教师教学勤钻研、教育善引导,大力培植“德慧”文化,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德慧型”教师,这便为教师的发展营造了思想平台。

同时,学校注重创设富有人性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教师受到典型人物、积极思想的影响,形成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富有文化魅力的言行影响教师。如此既能使教师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又能点燃教师的理想之火,使他们从心底里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成长中体验到工作的乐趣;文化凝聚,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了教师的“内需力”,从而促使教师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德正慧明,规范教师

学校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秩序与教学效率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它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转化器、激发器和推进器,同时决定了学校发展前行的速度、达到的高度以及辐射的广度。学校结合自身现状与教师发展需要,坚持不断完善现代学校教师发展制度,着力通过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特别是行为规范,给教师提供德正慧明的心理氛围和正确的行为模式。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力求使评价标准客观、多元,用评价制度引领“德慧型”教师的发展方向。在教师评价制度中,紧紧围绕“德慧型”培养目标,把对“学、思、行”课堂教学的评价与研究,作为重要的载体。

学校融合学生、家长和同行的意见,完善并实行具有学校特色的过程性管理制度,完善并实施《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学校教研组考核管理办法》《学校绩效管理与考核方案》等一系列教师评价制度,细化并落实以“学、思、行”为评价要素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学校形成教学、科研、管理三重评价合力并进的特色鲜明的绿色评价格局,初步构建“德慧型”教师的评价体系。

三、搭建平台,调动教师

为促进“德慧型”教师的发展,学校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专业进取精神。一方面,围绕以“学、思、行”为评价要素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常态化地开展教学、技能的培训评比活动及教学观摩、课例研究、经验交流、成果展示、评议总结、集体备课等校本研修活动;同时,利用教育集团的师资优势,让教师走出校门,通过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提高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市、区级教研平台,借助于教研团队的力量,组建“德慧型”教师建设专家指导团队,开展“课堂全员问诊”和教研员“包科、跟班、盯人”行动,完善学校“德慧型”教师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同时,在“德慧型”教师建设专家指导团队的帮助下,指导学校每一位教师,制定“德慧型”教师发展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规划,让教师规划成长路径,做好自我设计和愿景规划,有效发掘教师的专业成长潜能。

四、树立榜样,激励教师

学校通过“名师讲堂”“青年教师话成长”等多种形式,宣传敬业、爱生、勤奋、进取的“德慧型”教师的先进事迹,发挥他们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学校坚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定期开展“学、思、行”教学观摩、评比、展示、研讨与课例研究活动,让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基本功训练,选拔一些优秀教师,打造一批骨干教师,宣传一批名师。学校全面实施“青蓝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行动计划”,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其完善專业理念、丰富专业知识、转变教学策略。营造争先创优的“德慧型”教师专业发展氛围,搭建“德慧型”教师成长的阶梯,进而促进“德慧型”教师发展。

五、担当责任,成就教师

在培养“德慧型”教师的过程中,教育善引导、教学勤钻研是基本要求,以德启慧,需要打造“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负责”的教师文化,它既要求教师明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岗位责任,也要求教师有保护学生、培养学生、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己任的社会责任。学校通过明确责任,促使教师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发展需要,从而把职业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于平凡中创造奇迹,进而成就自己。

学校紧紧围绕“学、思、行”课堂教学研究、“小学初中”衔接教育改革实践两大主题,坚持开展校级教育课题研究,与省、市、区教育课题研究一起,构成多级课题研究网络。由课题负责人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边教学边研究,探索新课程形势下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学校校本研究特色,充分发挥“德慧型”教师的教学科研作用,让他们勇挑教学科研的重担。

学校积极营造有利于“德慧型”教师业务提升的教学氛围。开展“学、思、行”课堂教学成果展示研讨活动;积极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建设;鼓励教师合作,踊跃参加“电教作品”创作和“电教案例”研究活动。让每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显露身手的空间,实现岗位成才。每一名教师在明确的奋斗目标的引领下,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健全的人格,努力成为具有新鲜经验、娴熟教育艺术并能获得一定教科研成果的“德慧型”教师。

学校把“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建设作为培养“德慧型”教师的重要抓手,通过教研员蹲点教研组行动、“名师工作室”活动,聘请校外专家通过开展讲座、上示范课、磨课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通过开展校级骨干教师三年培养规划、领雁型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及青年教师课堂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给教师创造展示教学水平的平台,不断挖掘教师的潜力。现在,学校老师在国家、省、市、区各类教学评比、教育科研中的获奖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比重已经达到80%,“德慧型”教师团队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努力造就一支“德慧型”教师队伍,需要在立“德”教育中着力培养与倡导教师的奉献精神;需要在启“慧”活动中通过调动教师、激励教师,培养教师的求真态度;需要在规范教师、责任担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让教师迸发出创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实践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