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悦读”,我有妙招

2019-09-10王少群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3期
关键词:悦读激发兴趣课外阅读

王少群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六个下功夫”,其一就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而孩子知识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课外阅读的滋养。阅读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本文试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 核心素养 激发兴趣 推陈出新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语文的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悦读”,真正做到阅读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结合数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针对低段学生的几个小妙招。

一、亲子阅读记录卡——记录每天阅读内容。

学生在学校读书容易, 回家主动阅读就显得困难,而孩子课余时间才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我在任教班级倡导亲子共读。在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会上,面对孩子们的爸爸妈妈,我引用了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动员学生家长尽量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尽可能地和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将设计的“亲子阅读记录卡”上传至班级的QQ群中,要求各位家长下载打印、装订成册,及时记录每天亲子阅读的内容。家长们非常支持这项活动,按照要求每天记录阅读的书目、页数及阅读收获,有的家长还在每天亲子阅读后,让孩子把听到的故事复述出来。

二、“听妈妈讲故事”——亲子阅读更有趣。

随着班级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许多妈妈利用丰富的绘本为孩子编织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孩子们在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懂得道理。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听故事,是件多美好的事情啊!班级“听妈妈讲故事”活动就这样孕育而生。十位热心妈妈精心备课,轮流在每周三下午的写诵课上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绘本故事。汪逸豪同学的妈妈带来的绘本《三个强盗》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谢江源同学的妈妈带来的《鸭子骑车记》让孩子们明白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就会成功;李中殊同学的妈妈带来的《三只小猪变形记》让孩子们学会做最快乐的自己……每周三下午成了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刻!讲故事活动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为妈妈们颁发了荣誉证书,感谢妈妈们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三、每日浏览微信群——营造氛围人人读。

一年级的寒假,是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后的第一个长假,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做到每日阅读。如何在假期也让这种读书的热情保持下去呢?我想到了利用微信建立班级的每日阅读群,建议让家长们每天将孩子阅读的照片、微视频或者语音等传到群中分享。家长们也非常配合,每天将孩子阅读的情况发到群里,大家互相鼓励、点赞、肯定。我也会坚持每天对孩子们的语音进行评读,多以鼓励为主。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阅读的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大家也知道了同伴正在阅读什么课外书籍,互相借阅。豪豪小朋友的妈妈在群里真诚地说,感谢王老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营造了积极阅读的氛围。

四、老师奖励你读书——阅读充满人情味

一位儿童文学家曾说过:很少会有儿童自己爱上书,一定要有人诱导他们进入文字的奇妙世界,给他们指示阅读的途径。我想,奖励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针对能坚持阅读21天的孩子,我为他们颁发了“阅读之星”的奖状,这也是孩子们进入小学得到的第一份奖状;针对班上个别孩子对读经典的书没兴趣,爱看漫画之类快餐式图书的阅读状况,我在家长会上说:“如果您的孩子不太喜欢看课外书,您可以把书交给我。我会以奖励的方式把这本书转交给他(她),不但能让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且能让他们喜欢上读课外书。”“当然,我们之间所做的一切不能让孩子知道,这是我跟你们之间的一个秘密!”

家长们很配合,悄悄送来书。我极仔细地在每本书里夹上一张便条,写上孩子的姓名,以防弄错,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时机以“奖励”的方式让它们回到最需要它们的小主人身边。奖励书的那一刻总是班里最安静、最高兴的时刻,其他人会很兴奋地看着幸运儿如何接受嘉奖,眼里闪烁着羡慕的光。自始至终,孩子们都不知道这些书并不是我买的。他们有时会眼红老师送给同桌的书比自己的贵,有时会担心地询问我:“老师,你这样发下去会不会破产?”其实,可爱的孩子们,我只是在“借花献佛”,但经我这双充满“魔力”的手,这本书便变得更有价值:它承载着对已有成绩的肯定,包含着对未来学习的期望。它不但包含着知识,更凝聚着老师和父母的爱。

5.老师学生一起读——榜样示范不可少。

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上,武亦姝、姜闻页等花季少女出口成章的精彩表现,何尝不源于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积累。我想在看这个节目时,大家会和我一样产生这样的感受:不经意间回忆起少年时期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时光,记忆里残存的诗词片段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去年的寒假,我就在班级就发起了一项“和王老师挑战百日经典诵读”的活动。

为了让家长认识到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争取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我在活动的倡议书上这样写道:

“各位家长:

你们好!今年的寒假,我们班拟开展“百日经典诵读活动”。这个活动已在我的脑海里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最终决定于这个寒假付诸实践。诵读的内容荟萃了《大学》《中庸》《论语》等国学经典中的语句100句。也许最初您会和我一样担心诵读的内容对二年级孩子会不会有难度,經过多方求证后,我的想法是:趁着孩子们记忆力特别好、学业负担又不是很重的时候,诵读一些经典内容……”

同时,我在倡议书中强调:请各位家长接到活动通知后和孩子郑重其事地进行沟通,百日诵读不是靠一时的冲动和热情,更需要的是持久的意志力!一旦决定报名参加活动,就不希望看到孩子半途而废。

家长对这项活动高度重视,为了让这项活动充满仪式感,激发孩子们的斗志,在热心的家长帮助下,我给参加挑战活动的小勇士们下发了挑战书,请他们自己填写,并张贴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激励自己。

这项“和王老师挑战百日经典诵读”活动,按照活动方案于寒假的第一天正式拉开序幕,我会尽量每天第一个在班级阅读微信群中发送诵读语音,一是为孩子们做榜样,二是为孩子们做诵读示范,因为古文中有些字的发音和现在有所不同。为保证这项活动公平有序进行,每天都会有家委会成员进行考勤,并一周公布一次。

那个寒假,参加诵读的孩子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发送诵读语音,即使在万家团聚的除夕夜也有孩子在诵读国学经典,偶尔有孩子因为特殊原因当天没有及时诵读,第二天也会主动补录。可以说整个寒假,我们班的孩子都沉浸在古人留下的经典文化的氛围中,许多经典片段诵读声时时响起,声声入耳。

以上是我培养低年级孩子们课外阅读兴趣的一些小妙招,通过实践都收到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当一个孩子开始爱上读书时,教育才算真正开始”,在引导孩子爱上课外阅读的路上,需要我们师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推陈出新,用心构思一些可行的点子,做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引路人!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悦读激发兴趣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