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策略
2019-09-10黄衬兰
黄衬兰
【摘要】 幼儿的身心发展中,老师和家长在里面担任着重要角色。家庭是社会的奠基石,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指出了一个家庭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家庭中有一普遍却又特殊的关系——亲子关系,现如今,亲子关系的良好建立关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对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 建立
【中图分类号】 G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24-01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和特点
1.亲子关系是我们一出生就有的状态,是我们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包含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做法,教育理念,两者沟通的情感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2.亲子关系有不可替代性、持久性、不可变更性、不平等性、时代性的特点。它是以血缘为基础,生命不息,关系不止;而父母在这种关系中先天就占有优势,一直主导和支配孩子,就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由于孩子的身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進,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要家长还孩子多沟通,共同消除这些负面因素。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有效方法
1.孩子更需要的是理解接纳。家长要转变观念,与孩子在同一地位相处。很多父母在家庭中就把自己放置在孩子之上,过分掌控和保护孩子,不尊重孩子隐私,从而使亲子关系疏离甚至冲突。因此,不管在哪方面,家长要把孩子看成一个自由的个体,与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走路不稳当,难免会摔跤,摔疼了就嚎啕大哭。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会跟孩子说:“不许哭!”“不就摔一下嘛,有什么好哭的?”“其实孩子可能一点也不疼”,可却越哭越凶,甚至拒绝走路。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父母不理解、不接纳孩子,使孩子产生了情绪波动。
接纳孩子的父母第一时间是表达对孩子痛苦的理解:“嗯,你是真的很疼啊”。也许刚听到这句话,孩子会哭得更厉害,但如果父母一直是接纳和理解的态度,他就会很快冷静下来,继续练习走路,即便再摔倒,也没那么痛苦委屈了。这就是理解、共情所拥有的神奇疗愈效果。可是,没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得到父母的认同和体谅。有多少父母试过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所经历的以及他所感受到的一切,当他主动想要倾诉时,能不加打断、不带评论地先认真听他说完?因此我们从接纳、理解孩子开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获得成长最强大的力量。
2.寻找合适的沟通方式。沟通,也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做好沟通,会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爸妈都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己要为孩子以后的发展铺好路,因为他们还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明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爸妈常常自作主张,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也不管孩子是否同意,都强迫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爸妈经常会发现,孩子总是拒绝自己的“好意”,甚至不愿意跟父母诉说自己真实的想法。一些父母很少和孩子有平等的沟通,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几乎都是对孩子的指责,甚至还夹杂着一些语言攻击,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亲子关系之间形成隔阂,甚至处于一种双方敌对的状态。这样,爸妈自然也就没法正确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即使是说好话也未必能起到好作用。沟通过程中“听”比“说”更重要。每个人都会有诉说欲,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别人整日唠叨。作为孩子,他很需要被倾听、被关注,而不是整日的被唠叨、被教授。孩子的内心就像一个潘多拉孩子,藏着许多小秘密,这就需要家长多花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在一起,一起玩乐,一起学习,一起去旅游等等,了解孩子现在所想所思。
3.家长采取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就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用爱和赞美来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在允许的规定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让他们参与实践,总结反馈,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在本人所带的幼儿园班级中,有个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而且不听父母的不听话,他的妈妈曾经对我说,这个孩子让他们操碎了心,怎么管教都没有用,孩子还是不听他们的话。
我仔细分析了孩子的情况,特意找孩子和父母分别进行了谈话,在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而父母经常没空陪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也高,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或者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时,就指责孩子,甚至不分场合地打骂孩子,渐渐地孩子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和叛逆行为。了解清楚原因之后,我向孩子的父母指出,孩子的表现出的“不听话”,其实更多的是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想父母理解自己得到家人的肯定。只要家长在生活中与孩子在同一地位相处,多关注孩子、肯定孩子,孩子的性格慢慢就会变得活泼开朗。
孩子的父母听了我的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在生活上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用爱和赞美来培养孩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变得比以前开朗多了,而且现在他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好了。
三、结语
孩子要走的路很漫长,不可能一直追着我们的步伐或踩着我们的脚印,他们需要在荆棘中开辟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道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路上给他们加油鼓劲,指引正确的方面,埋下一颗积极乐观、坚强的种子,帮助他们绽放异样的光彩。建立这种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他们在成长路上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栋梁。
[ 参 考 文 献 ]
[1]提升家庭教育地位加大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力度[J].民主.2016(05).
[2]崔海萍.浅谈家长如何了解孩子的需求[J].学周刊.2016(31).
[3]董辉.浅析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与价值[J].才智.2016(21).
[4]何靖.浅谈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几个误区[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06).
[5]侯思薇.于春梅.优秀传统文化对私德培养的路径探析——以家庭教育为例[J].理论观察.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