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加疑问句在问候语中的人际功能研究

2019-09-10王伟基乔丽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人际功能问候语

王伟基 乔丽娟

摘 要:文章在对附加疑问句的定义及类型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其人际功能,并深入探究了附加疑问句在问候语中的人际功能——认知价值与情感传递功能、语气缓和功能、礼貌性表态功能和邀请功能等,为今后英语教学与学习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附加疑问句;问候语;人际功能

引 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口头表达方式,附加疑问句在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其人际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的实际用途,近年来其语用意义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Halliday(2000)认为,语言的人际功能是指讲话者能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以此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判断,并试图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附加疑问句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担当不同的社会作用,或像广告用语宣传产品以吸引顾客,或像相声小品抖搂包袱,传送欢乐等表达不同的情感。在功能语法框架中,人际功能所关心的是语境中发话人与受话人的互动关系和发话人对自己本身所说的话、所写的东西及所持的态度。

1 附加疑问句的界定

1.1定义

陈述句加简短附加问句的语言模式被称为附加疑问句,其功能是说话者要求对方确认或证实所述之事或所表达之意(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用于征求对方的建议或者肯定。例如:You did not see her, did you?(你没看见过她,对吗?)前一部分是陈述句,后一部分是简短的疑问句,两部分时态人称保持一致。

1.2 附加疑问句的分类和特点

附加疑问句通常有两种类型:反义附加疑问句和非反义附加疑问句。反义疑问句要遵循相关的语法规则,即反义附加疑问句的主语应该与前面陈述句的主语在人称、性和数上保持一致性。当陈述句为否定时,附加疑问句则用肯定,反之亦然。反义附加疑问句对陈述句所说的事实或观点提出疑问,起到证实的作用,一般来说,它用于证明说话者所讲内容或观点。

例如:前面肯定的陈述句+后面否定的反义疑问句

You like it, don’t you?

前面否定的陈述句+后面肯定的反义疑问句

They do not play the guitar, do they ?

非反义附加疑问句并不严格遵守英语语法规则。这种句子不算特定的句型,而是比较口语化的交流方式,在口语中可以加强语气。英语附加疑问句中还存在前面的陈述句与后面疑问句均为肯定,或均为否定的情况;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也常用比较简洁的小品词如No ?、En ?,或借助语气助词如Ok ?、Right ?或者一些短语等等。这种句型在交流中比较具有随机性和交互性。

例如:You call this a day’s work, do you? 用否定陈述句表明事实或者观点。

同样,在例句“This is a cat, is it?”中,用肯定的陈述句表述后觉得不太确定,补上一句疑问句以征求他人的意见。

可见,在日常交流中,人们讲话具有随意性,常常会使用非反义附加疑问句来表达个人观点,这种句式的使用频率较高,并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2 附加疑问句的人际纯理论功能

2.1 语旨功能

语旨是指话题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其社会角色关系和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语旨反映的是语言交际中的人际功能,可以显示出语言交流是否正式,即讲话者和听者以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交流。这种会话交流关系包含在情境范畴里,是通过语旨而体现出来的客观实在。语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语旨,指从语言交流中极正式到极不正式之间的变化。另一种是功能语旨,是指语言在特定的交流情境中对谈话所起的影响。附加疑问句在语旨上的表现主要是在非正式语体中,使用最多的是熟稔英语,双方关系越密切,交流的方式也越直截了当。

2.2 语气功能

语气系统是系统功能语法中重要的系统理论之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主语,多用名词性词组来表示;二是限定成分,一般是动词词组,指时态或情态中的助动词。例如:He will go to school tomorrow, won’t he? 其中,He是主语,will是限定成分。英语交流通常要在特定的时态下,与词汇动词合并使用,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等。在使用附加疑问句的人际交流中,语气的选择不仅表现出讲话者和听者间的关系是亲密还是疏远,还是实现人际交往意义的主要语言资源。语气功能主要體现在每一位对话参与者的对话语言类型和特点,进而抓住讲话者想要传达的意义,二者对话中的陈述语气提供的信息不仅可表明对话参与者的关系,还可提供第三方信息,间接看出双方的初始态度。

当讲话者不能预知事实情况时,可以用附加疑问句来要求对方给予一定的认可并证实。我们在交流中得到别人对自己所疑惑问题的态度,或者要对信息进一步确认,但自己并没有足够把握时,附加疑问句要读成升调 (Quirk, et、al. 1985)。例如:A: Hi, come in. You brought your kids. B: Yeah, that is Ok, right?

2.3 情态功能

情态功能即寻求或确认信息,表示对命题内容感到不确定。例如:We might as well get on and have the presentation, yeah?

韩礼德研究中的人际功能也同时包括了情态系统。情态是反映人类人际交往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方式,表示讲话人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具有不确定性。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人们日常交际通常涉及角色的社会地位,常以小句的命题或提议形式出现在口语中,此时就涉及到双方的情态用语,以此从可能性或经常性的角度来看待讲话者的信息是否有可靠性。不同的问候语境下,人们使用的情态有不同的意义。情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和谓体的扩展来实现。情态词不同,情态化的意义和情感色彩也就不同。

3 附加疑问句在问候语中的人际功能分析

日常问候可以传递个人情感,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问候语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附加疑问句,其地位在日常交流中显著提升。语言学中,人际功能不仅通过情态系统和各种语气功能来实现,还包含在语气系统中,主要由主语和限定成分决定,通过语言系统的通用底层所使用的语言作用于他人。

3.1 认知价值与情感传递功能

不同领域对认知价值的定义千差万别,本文的认知价值立足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从工作、生活、家庭和社会等维度来诠释个人的认知价值。个人的认知价值是对自己应有的身份、行為、在社会中定位的稳定评价。根据问候语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祝愿问候语、称赞问候语、关心问候语、寒暄问候语和称谓问候语。不同语境下的问候语传递的情感色彩不同,因此要视具体语境对其分析。说话人在见面时会使用附加疑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例如同情、关心或责备等,以此显示其对某信息的倾向性。

例如:Woman: Hello, I’m sorry. Is that your basket? It is really pretty. Unfortunately, I don’t see the suds.

Rachel: What?

Woman: No suds, no save, Ok?

这位女士在对Rachel讲话时,用了降调的附加疑问句“OK?”,反驳Rachel,其目的明显是让对方无话可说,以至于终止对方对该话题的表达。此语境中,两个身份相同的陌生人不存在地位差别,讲话具有随意性。附加疑问句的运用既表达了女士强硬的态度和不满,也表现了两个人的社会身份是平民百姓。

3.2 语气缓和功能

语气缓和就是说话者的说话语气、用词速度等均向轻松愉快的方向改变。人际交往中,问候语的语气缓和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彰显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素质。为了满足交际需要和顺应交际语境,说话者讲话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语用制约性,对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要使用不同的言语方式,以使对话顺利进行。为了使语言交流顺畅,问候中常添加语气词,语气助词不仅含有丰富的语用功能,而且还具有程序性作用。英文中语气词非常丰富,如:wow(惊讶),oops(错了),uh-oh(表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mhm(恩/是)等等。

例如:Monica: Hi, Rachel, you look sad, what’s wrong? Just breathe, breathe...that’s it. Just try to think of nice calm things.

Rachel: I’m all better now.

Monica: Well, look, this is probably for the best, you know? Independence. Taking control of life. The whole “hat” thing.

上述语境中,Rachel很烦恼,心情极其糟糕,对自己做的事情不满。Monica就来到她面前,对她进行心理开导,给她鼓励,让她能够从生活的困苦中走出来,掌控好自己的生活。如果Monica只说“this is probably for the best”就显得非常单调,不能令其心理产生冲击,而加上语气词“well”和一个简短的附加疑问句“you know?”,Monica缓和的语气就会让Rachel感到舒畅,并明显体会到对方的用意是在安慰她。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并使说话者赢得一定的时间来理清思路、组织语言,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

3.3 礼貌性的表态功能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关系越密切的人之间越直截了当,但是关系疏远的人会使用不同程度的礼貌性问候语,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人们使用问候语一般并不强调具体的事件,而只是体现一个人的礼貌程度。由于中西方差异,人们使用的语言方式因问候方式而异,面对低权势者时,西方人更趋向于使用询问型问候语,且交谈中趋向于选择日常私人话题而非公共话题。

例如:Lydia: Hey, knick, fan, am I interested in your views on fatherfood? Oh, no.

Joey: Ok, look, maybe I should just go.

Lydia: Maybe you should.

Joey: Good luck, and Uh, take care, huh?

Lydia出于好奇想问Joey一些私人事情,显然Joey对此表现出反感,但Joey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离开前,用一句反义疑问句结束话语,其诚恳的态度显示出其礼貌性及对自己不当言语的歉意。可见,英语会话体现了平等亲切的礼貌性原则,人们的说话方式比较直截了当。

3.4 邀请功能

邀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邀请语是该行为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是讲话者出于某种目的,恳请受话人到达某地点、去做某件事或共同参加某项活动的语言表达序列,作为一种礼貌性言语在交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询问式邀请语是问候语中的一种核心成分,此过程总是伴随一定的语境,语境因素影响邀请语的表达;此外,邀请语也总是与文化密切相关,体现不同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特色。

例如:Tom: He’s right, man. Please, move on. Let’s go to china. Eat Chinese food. Ok?

Chandler: Of course, there, they just call it food.

Rose: Yeah, I guess. I don’t-I don’t know. Alright, Just... Just give Tony this gift for me. Ok?

在该语境中,Tom提出邀请,让大家一起去吃中国餐,以附加疑问句式进行问候,体现了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論和Leech的礼貌原则,既积极礼貌,又有自己的言语特色。Rose又以附加疑问句的形式回答,因为自己有事情不能赴邀,想让Tom带礼物给Tony,此处Rose用祈使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请求别人做某事,后面的 “Ok?” 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邀请意愿,传达了一定的邀请功能。

4 结语

英语附加疑问句语言结构非常特殊,其言语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语用功能的变化,其语言理论体系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内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附加疑问句交流已经非常普遍,在问候语中若能注意并运用附加疑问句的人际功能,不仅能进行思想交流,而且还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问候语中的人际功还能使人们增进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增强彼此的信任,促进交流,对英语教学与学习实践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英语较多使用附加疑问句,中西方问候的文化差异研究空间较大。

参考文献

[1] 汤雪妹.礼貌策略下的语用对比探析——以英汉附加疑问句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5):34-36.

[2] 冯全功.汉语附加疑问句翻译研究——以电影《闺蜜》的字幕英译为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22(05):28-33.

[3] 殷鹭.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及其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J].宜宾学院学报,2014,14(11):102-105.

[4] 胡晋华.英语有标记附加疑问句的人际功能分析——以《老友记》中的有标记附加疑问句为例[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4(05):3-6.

[5] 朱卉芳. 基于自主依存理论的英语附加疑问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6] 刘培云.英汉附加疑问句比较:形式与功能[J].名作欣赏,2016(06):140-142.

[7] 加依娜古丽·叶尔江. 浅谈Question tag——附加疑问句[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2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2:1.

[8] 刘平.从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用看其人文内涵[J].海外英语,2012(10):239-240.

[9] 高珍.人际功能与附加疑问句(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2):12-16.

[10] 尹燕锋.英汉附加疑问句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对比[J].科技信息,2010(36):546-547.

[11]王凤香.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05):120-121.

猜你喜欢

人际功能问候语
现代汉语问候语演变研究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论问候语的历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常见问候语的汉外对比考察
戏剧《欲望号街车》的语气系统分析
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
瑟玟·铃木震惊世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司法裁判文书的国外研究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英文香水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
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