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问候语的历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018-07-28李旭宁唐卫红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问候语语言

李旭宁 唐卫红

摘 要: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在人际交流的社会中,问候语无疑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用语,它紧跟社会步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而有所变化,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问候语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看到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问候语;历时变化

作者简介:李旭宁(1993.10-),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学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2

1.问候语的历时变化

在上古社会,人们见面时会问“无它乎”,意思就是“没有蛇吧”,这里的“它”就是“蛇”的意思。当时我们的祖先没有房子居住,穴居野外,不定时会受到毒蛇、大型凶猛动物的攻击,毒蛇难防,相比之下上古先民对毒蛇更为忌惮。因此,人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询问“无它乎”。长此以往,“无它乎”也就成为了上古先民日常见面的问候语。随后有了房子,人们的身体受到疾病的困扰,久而久之,问候语“无恙乎”的使用更为宽泛。“无它乎”“无恙乎”这两句问候语是上古先民对生存环境存有忧患意识的反映。自然灾害、野兽侵袭、部落争斗等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疾病和伤痛。没有疾病和伤痛是古代先民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于是再见时会用“无它乎”“无恙乎”这两句简单的问候语相互打招呼。这样的问候语既是古代先民对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怀。

农耕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再加上技术落后,导致粮食、农副产品匮乏,人们吃不饱饭,吃饭问题成为社会的一大关注点。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饥荒,其中鲁国就出现过五次大饥荒。汉代以后,有些富饶的地方才改为一天三顿饭,但大部分仍是一天两顿饭,有些贫苦地区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吃了吗”这句问候语也就应运而生了。此时,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农耕人民的基本诉求,人们辛苦劳作,就是为了吃一顿饱饭。“吃了吗”反映了当时人们饱受饥饿的煎熬,迫切想要摆脱饥饿的愿望,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吃饭”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吃了吗”作为日常问候语被人们广泛使用。“吃了吗”反映了解决温饱问题依旧是人们最基本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吃了吗”虽仍作为问候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其意义发生了改变,更倾向于确定吃饭了没,表明双方认识或避免尴尬,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此时,“去哪儿啊”“干嘛呢”“出去啊”此类问候语也随之出现。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深入,“你好”“早上好”这样不涉及个人生活细节的问候语也登上了问候语的舞台。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问候语也随之增加,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体现在重农轻商思想的改变,人们对经商越来越重视。出现“下海了吗”“在哪里发财啊”“最近生意怎么样啊”此类具有浓郁商业色彩的问候语。21世纪,人们进入小康社会,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更加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出现“寒假去哪儿旅游啊”“在哪儿工作啊”“听说你跳槽了”“買房了吗”此类问候语。有时候问候语并不是要得到答案,仅仅是人们的一句问候,或避免尴尬或闲聊引起的一个话题。我们可以通过问候语的变化看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社会的发展引起的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变化。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愈加讲究办事效率,问候语传递信息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我们可以通过问候语知道当下人们的关注点。例如,“黄金周去哪儿玩啊”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签三方了吗”反映了毕业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极大关注。“上网了吗”“玩王者荣耀了吗”反映了人们已进入科技时代,电脑网络得到普及,人们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娱乐。

2.影响问候语变化的因素

(1)客观因素

a.经济条件

纵观问候语的变化,不难看出人们日常问候语深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温饱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吃了吗”成为人际交往中常用的问候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不乏人情味。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开始追求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更大的经济支撑,下海经商成为人们提高经济水平的一种途径,关于经商的问候语也成为了日常问候的范畴。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近几年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多,“买房热”现象出现,人们见面会问“买房了吗”,有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家庭会选择旅游达到放飞心情的目的,问候语“去哪儿旅游了”随之出现。可见经济条件影响着问候语的变化。

b.文化背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的运用方式集中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孟建安、傅远碧,2000)中国是“礼仪之邦”,十分注重礼节。因此熟人见面一般都会打招呼,相互问候,以此体现相互之间的友好与关心。由于中国经历了较长的封建社会,深受封建礼仪教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初次见面会使用“你好”类简单问候语。

c.中西方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世界日益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有很多人出国留学、出国经商等,也有许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汉语,出现了“汉语热”,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碰撞,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在问候语中,人们使用“Hi”“Hello”等西方见面打招呼使用的问候语,涉及个人隐私的“去哪儿啊?”此类问候语减少。问候语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元素融入。

(2)主观因素

a.年龄、受教育程度

年龄、受教育程度也影响着人们对问候语的使用。年龄较大或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深受温饱问题的困扰,见面用“吃了吗?”打招呼的比较多,年轻人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受西方影响较大,偏向于简洁明了的问候语,如“Hi”“Hello”“早”“你好”这样的问候语打招呼,对于不太熟悉的简单的一个微笑也可以达到打招呼的目的。

b.交际者自身因素

由于交际者自身所处的环境、身份、职业、性格等不同对问候语的选择也不同。例如下级对上级,打招呼时用职称,问候语比较庄重得体;同龄人朋友之间一般直呼其名或叫绰号,问候语比较随便;对于市井百姓,使用的问候语一般比较通俗。若在交往中使用错了问候语,可能会使对方不理解或感到突兀。

3.结语

语言是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变化动态的折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问候语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也被赋予了新的气息,日渐丰富起来。问候语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改变,人们的日常用语也由比较单一的“吃了吗?”“去哪儿啊?”变得更为多样。使用好问候语,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交际双方打破僵局、避免尴尬。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问候语传递信息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体现着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传递着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

参考文献:

[1]岳园.从问候语的变迁看社会的发展[J].语文建设,2013(35).

[2]最近几十年问候语的变迁[J].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8(2).

[3]黄晓蕾.问候语的变迁[J].语文建设,1999(3).

[4]许圣义.一起来看"问候语"[J].心理与健康,2013(12).

[5]张亚丽.试析汉语问候式寒暄语的历时变化及其意义[J].北方文学,2011(4).

[6]苏小青.从社会因素探讨中国大学生寒暄语的变化[J].才智,2014(24).

[7]吕文娇.汉语问候式寒暄语的历时变化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6(4).

[8]袁琦.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文教資料,2015(15).

[9]张晨霞.语用视角下中外寒暄语言效果解读[J].语文建设,2016(2).

猜你喜欢

问候语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越南问候语中的交际文化特征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教学应用
礼貌原则视角下英汉问候语应用实证研究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别扭的问候语
论语言的“得体”
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