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区域活动 创新幼小衔接策略

2019-09-10刘建芹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策略区域活动

刘建芹

摘   要:玩乐是幼儿的天性,区域活动正是满足了幼儿快乐玩耍的需求。幼儿园可深挖区域活动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将其作为切入口,使幼小衔接的知识、目标等有机渗透其中,使幼儿在游戏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和逻辑观,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过程中僵化的训练模式,达到衔接的无痕化。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6-0060-02

玩乐是幼儿的天性。陈鹤琴先生说过:“玩中学、做中学,做中求快乐。”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幼儿园应当重视区域活动的积极意义,充分运用各种区域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地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区域活动为切入口,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小衔接课程,使幼儿在玩乐中养成习惯、储备知识、培养技能。

一、善用区域活动,提升幼儿倾听能力和记忆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和记忆力是幼小衔接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设定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探索力。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多种多样,教师可在材料收集前向幼儿提出材料收集的要求、数量、标准等,幼儿需认真倾听方可顺利完成任务。在区域活动开始前,教师要说明每项区域活动的细则,如进区人数、新材料介绍、区域规则、必备技能等,以方便幼儿熟识、记忆,并顺利进区完成游戏。同时在活动中,幼儿需与同伴互动,与其他幼儿合作开展游戏活动,而唯有学会倾听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二、活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能力和专注力

幼儿园可开展以提升幼儿动手能力为目的的区域活动,创设幼儿实践情境,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和专注力。如在科学区域中开展探究水的表面张力活动,在活动开始时幼儿将一张纸放到水里,并在纸上放一枚曲别针,结果纸和曲别针一起沉入了水底,实验失败。经过探讨后幼儿们一致认为,纸的厚度是决定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于是他们先放三层纸,结果失败,又放了两层纸,结果依旧失败。最终在教师的提示下幼儿先放了一层纸,将一枚曲别针放在纸上,小心翼翼地用牙签把纸向下拨,纸沉入水底,而曲别针还悬浮在水面。幼儿顺利完成了关于水表面张力的实验。在幼儿实验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探究与实践,有助于提升其动手能力、开发其智力水平,同时,教师的适当提示可减少幼儿的挫败感,开阔幼儿思路,增强幼儿的实践自信。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加之幼儿的不断试错,提升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在实验中培育了幼儿观察、操作和探索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创新区域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此,幼儿园应当利用区域活动,创新各种生活场景,培养幼儿沟通表达的能力。

不同的活动情境需要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要求幼儿结合不同场景使用适当的语言来完成游戏。如在理发店角色区,两名幼儿一人扮演理发员、一人扮演顾客。这一游戏主要是围绕着消费价格展开的对话与互动,消费产品的介绍与价格咨询,开启了幼儿间的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幼儿在彼此的沟通与互动中,不仅提升了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此外,每项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教师需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小结,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如此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其语言的逻辑性,而且加深了幼儿对活动的印象。

四、细分区域活动,将课程知识渗透其中

幼儿园应当细分区域活动,将各种知识有机渗透到游戏中,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完成知识的储备,并循序渐进地达成知识的质变。例如,幼儿园可在大班开设小商店区域,并在此区域内擺放商品式样,用1~10数字标明商品定价,活动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幼儿即可在游戏中习得十以内数量的分解和加减法。课程知识细化分解到各区域活动中,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区域活动可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幼儿顺利完成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克服了传统幼小知识的衔接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轻松积累学前知识,达到学习的无痕化。

五、统筹区域活动,发展幼儿交往能力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沟通与交往能力。例如,在公共区域——绘本馆活动中,教师在通常情况下会安排不同班级的幼儿到绘本馆参与活动,在师生共同阅读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可引导幼儿以小组模式协商分配进行角色表演,在协商、互动、展演的过程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幼儿园要统筹区域活动,使各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及建设融洽的师生关系。如幼儿园可利用楼道设置多个公共区域,组织安排幼儿在多个区域内轮流活动,并在不同区域内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以此引导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环境下不同科目不同教师的模式,培养幼儿的交往与适应能力。

六、深化区域活动,强化幼儿规则意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幼儿园要深化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规则的内容很广泛,首先幼儿园可针对幼儿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规则,详细规定如何选择区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如何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等。此外,教师在制定区域活动规则时要与幼儿共同商讨,以更好地引导幼儿遵守秩序。为便于幼儿的理解与认可,小中班可采用纯符号的形式,大班则采用文字加绘画的形式呈现。在活动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幼儿学习规则,以人数控制、挂牌提示、材料提示等方式,提示幼儿规则要义。如提示牌可提示幼儿材料的去留、剪刀的安全拿法和使用方法、说话要轻声细语、排队要耐心等候等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负责监督幼儿遵守规则的实情,在教师不断的提示和要求中,幼儿定能逐步建立规则意识,为其步入小学阶段奠定良好的生活基础。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教育策略区域活动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