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探索

2019-09-10王进兴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

王进兴

摘 要:乡土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性和亲和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能够激发教学活力,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乡土文化资源是指某一地域具有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活动资源;它内涵丰富,包括自然地貌、社会发展、民俗风情、历史遗迹、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源;它特色鲜明,是该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等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当地人特有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乡土文化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是学生成长中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亲和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掘融入常见、常闻、常传的乡土文化资源,既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延伸课程资源,弥补教材内容的局限,又能够焕发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落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融入乡土文化资源,激发教学活力

乡土文化资源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是学生亲切熟悉的,教学中从乡土文化材料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增强政治课教学的活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目标。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还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材理论和自己实际生活关系密切,产生对教材知识的熟悉感和亲近感,使乡土文化资源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和接受教材观点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节时,可以先通过ppt展示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旅游实践设计旅游线路,使学生理解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二、融入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素材

乡土文化资源源于实践,反映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启发和指导作用。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筛选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典型事例在课堂上交流,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本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例如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节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本地知名企业,再讨论这些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继而水到渠成的抛出“县道属于什么经济?村道属于什么经济?城市土地一般属于什么经济?农村的土地属于什么经济?”等问题,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和比较之后,就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准确、清晰、直观的认识。

三、融入乡土文化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传统政治课的教学往往是学生在学生课堂上被动接受理论观点、课外死记硬背理论观点,枯燥的教学设计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厌学情绪。乡土文化资源生活气息浓,学生普遍感到形象亲切。政治教学中把乡土文化資源和政治课知识点相结合,创设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氛围,对于难点内容的突破具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观点会产生奇妙效果。例如《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这一理论难点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近百年来饮食结构的变化。“在民国时期,庄浪县北部及关山一带以扁豆、莜麦、谷、糜、荞麦为主粮,南部以高粱、糜、谷为主粮,小麦面粉被百姓娇贵的称为”白面”,基本用作过节过年和接待贵客,一年四季几乎不吃白面。1978年以来,随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小麦很快成为主粮,杂粮反而变的非常稀贵。”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庄浪县人民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科技进步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创设生动的情境,能够化繁琐为简洁,化晦涩为明了,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教学难度,实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

四、融入乡土文化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几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政治课教学重要目标。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创设开放包容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乡土文化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法制意识、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能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平凉民族现状的交流,运用教材中的理论分析乡土民情,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认同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同时反思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该为民族的团结繁荣做出什么贡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都得到了培育,同时在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反思、辨析和实践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

新课改为新时代教育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和吸引力,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彰显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活动性的特色。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自筹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282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嘉辉,试论乡土史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前沿探索,2007(1)

[2]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