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未动,心已远

2019-09-10席波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初中生物

席波

摘 要:本文从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意义、如何让生物教学与道德教育同行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结合理论与实际进行了探讨,着重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和价值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品德、理想、世界观的培养上。现代生物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重视学生的“德”,教学中应始终树立“德育首位”的指导思想[1],最终达到“课停意不停,课停思不停,用我们的琴弦来拨动学生们的心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德育渗;教师素养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多数生物教师认为生物课堂德育渗透没有必要,对教材中具有隐性的德育内容,不去开发思维渗透学生,而是干巴巴地“教书”,甚至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家长、班主任或政治老师的工作,任课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足够了。但事实证明多数学生喜欢老师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德育教學,这表明德育在生物课堂中受到一定的欢迎。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意义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德育的迫切性

当今社会,越来越国际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生物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塑造学生健康灵魂,教师责任重大。这更是一件关乎民族道德素养的大事。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德育的可行性

现行的生物教学大纲的特征是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生物教材的内容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教育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如何让生物教学与道德教育同行

(一)深度挖掘教材,抓住契机实施德育教育

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能否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认真地挖掘。结合教材中许多思想性强的文章,教师可以挖掘其中的情感信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在接受生物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3]。

1.放眼未来,关注世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国际人

初中生物课程总目标强调:要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八年级上册细菌知识介绍时,介绍日本“731部队”,讨论“战争与和平”这一话题,培养了学生维护人类正义,热爱和平的精神。在此教师可引入日本入侵我国东三省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使得单纯的生物教学得以升华,内涵更加丰富,更能打动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注重沟通,关注社会——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使命感,培养六美学生

八年级上册保护生物多样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和给人类和生物界带来的危害,激发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和信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七年级上册讲到生态系统,教师可延伸话题具体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情况,指出这不仅有害于人类的健康,也会使保护地球生物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八年级上册介绍了许多珍稀动物正濒临灭绝这一严峻现实,帮助学生增强“拯救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7年级下册通过学习呼吸系统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热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立性,同时也可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3.连线伟人名人,崇尚科学——开启智慧之门,培养高素质人

怀特海说过“教育要取得杰出成就,就必须让受教育的人接触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情操。”接受了这种熏陶的人,才会远离庸俗、自私、粗野,从而变得高雅、大度、文明。例如:八年级上册通过对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人生以及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艰难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更深的尊敬,学习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克服困难去从事研究事业,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荷兰人列文虎克等科学家的介绍。让学生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

(二)生物教师要以爱取心、以德取信、以才取胜,才能将德育渗透进行到底

1.作真诚关爱学生的益友,作驱散心理阴霾的阳光医生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不知从何时起,青少年的自杀案件犯罪案例越来越多。生物教师可以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攻“心”战术,燃起他们希望之火。

2.涉猎广博的知识,争当学者型教师

李岚清曾说过:“一个人学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辈子。某些知识某些技能可以速成,但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却难以速成。”因此教育的起点在于个性,终点在于德行!生物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特别重视学生的“德”,教学中始终树立“德育首位”的指导思想,最终达到“课停意不停,课停思不停,用我们的琴弦来拨动学生们的心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3]王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C].《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9-16.

[2]冯东东.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C].《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8-04-01.

[4]山步芬.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的方法[J].《文教资料》,2017-10-25.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初中生物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