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如何激趣
2019-09-10邓丽亚
邓丽亚
【关键词】 兴趣 激趣 构建 幽默 多媒体 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2-107-01
教师怎样才能使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呢?本人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体会如下:
一、结合实例,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充分引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就能到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性较强,许多理论观点都要通过实例来说明。例如:在讲解预防犯罪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列举某中学15岁的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在教学中运用实例去证明理论,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就必须对每位同学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也要加强与同学们沟通,交朋友,也必须对学生付出诚心诚意的爱,教育他们坚持以启发诱导为主,对于学困生要因材施教,不要直接批评学生,更不应该体罚学生。作为初中学生,他们真的很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关心,教师的表扬和关心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好感,要创造一个和谐、合作的师生环境。所以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三、用名人的幽默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都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因此,我们上课也不妨幽默一点,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当中放松心情,开开心心的笑一笑。不过,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名人的幽默故事进行精心地选择,才能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深受教育。比如在讲到七年级上册中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讲这样一个幽默故事:罗斯福还未当上美国总统之前,家中遭窃,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第一、窃贼只偷去我的财物,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窃贼只偷走部分的东西,而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幽默故事告诉学生以下的道理:一、即使身处逆境,遭遇不幸,也要保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二、生命比金钱更重要。
四、广泛应用多种媒体手段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无疑是对课堂输入了新血液,以强有力的视觉效应刺激学生,吸引学生,现在社会信息高速发展,学生的知识面通常都较为广泛。他们天天接触网络。所以,声音、图像、动画对于学生来说更利于他们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初一情绪这一课,可以尝试使用了歌曲的FLASH。通过FLASH动画的欣赏不仅成功导入了课堂的教学,还使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网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興趣。如在上“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时,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求偿权”的资料并在课上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在讲到“求偿权”时,很多同学都要求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同学联系当前时事展示了三鹿奶粉事件;有的同学由“结石娃娃”联想到“大头娃娃”展示了湖北“大头娃娃”告销售商获赔8万元等案例。学生在展示各自成果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五、结合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思想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灵魂,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焦点。在学习八年级《诚实守信》这一课,我就结合2017年2月5日,新密市一中学生骑自行车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多处划伤。肇事后,他用道歉信把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包好,贴在宝马车的把手内侧。车主发现后被感动,通过警察找到了他,将钱还给对方并资助其读书,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把道德与法治课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能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学生对教师的课有兴趣,是一名教师孜孜追求的授业之方,解惑之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主动分析学生的兴趣,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欢迎的课堂。只有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堂才展现出更新的生命力。
[ 参 考 文 献 ]
[1]陈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激趣艺术[J].吉林教育,2008(24).
[2]凌忠.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教育科学论坛,2009(06).
[3]崔文贤.“活”字当头上好道德与法制课[J].山西教育(教学)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