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2019-09-10唐丽琼杨思林王俊峰

高教学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唐丽琼 杨思林 王俊峰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为切实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高校服务地方战略发展能力,地方高校应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的课程体系。通过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围绕个性化、特色化、综合化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特点,构建模块化课程結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第二课堂及实践教学等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3-0148-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ocal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to serve loc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that fits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By clarifying the orientation of self-study, and constructing a modular curriculum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individual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basic courses, comprehensive cours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the second class will be established.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当前,由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引发的新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新篇章,世界各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制定了新的举措。美国提出“工业复兴”、德国提出“工业4.0”、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全球新型工业化发展,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改革创新。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提出要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1]。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为达到现代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我国高校教育发展实际,围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推进现代化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构建现代化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目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一、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新工科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式、经济发展新驱动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新举措[2]。为适应国家新产业新需求,高校需培养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3]。地方高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变化,新产业的不断涌现,高校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脱节,导致某些专业市场需求量较少,毕业生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应的岗位,而新兴产业相应的专业人才供给量不足,缺口较大。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又有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式,应充分考虑到未来新型产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当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改革力度,重构适应地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色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缺乏自身发展的个性特点,培养目标大同小异,缺乏自身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中的渗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方发展形势对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必须传承各自优秀的办学宗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以学科优势为核心,辐射校内学科、兼顾社会行业需求,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地方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紧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地方战略发展为着力点,还要与本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相统一,力求培养具有地方特色,与地方各类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地方高校应明确自身办学定位,配合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以就业和地方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对接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宜的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5]。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已经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核心机构,高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做出新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及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区域其它高校办学现状及优势进行深入比较,确定本校自身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下人才培养、竞争优势及特色发展,及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在推进,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程体系改革应更加强调模块化、基础化、綜合化、个性化、特色化、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应抓住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契机,按教育现代化要求,提炼办学理念与内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重构与新时代相吻合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

若干个完整的课程构成模块化课程结构,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及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双创教育、素质教育四大模块进行构建。每个模块又由若干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各模块间功能各异,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因此,模块化课程结构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可对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进行修改或调整,不会影响模块间的关系。

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改变人才培养过于单一和狭窄的问题,可由教务处牵头,学生处、就业处、校团委、双创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讨,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课程结构模块。可将课程模块分为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模块及实践教学模块,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模块及双创教育模块。各模块课程具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形成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核心与专业特色、单学科与多学科、双创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

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修订。以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为背景,结合地方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对原有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建设原则,以特色和优势课程为核心,构建特色学科群课程;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依托各级各类比赛,促进成果转化,构建个性化综合课程。实现学科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及内容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能够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知识组合在一个模块内,通过学生选课的形式,实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知识的整体性、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性。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还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求。以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对不同类型和方向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构建基础性课程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建设原则。未来新兴产业、新技术日新月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变化并不大,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仍然需要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需加强专业主干基础课程的建设,推进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着实给学生打下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块中,构建专业基础厚实、学科交叉融合、整体优化的基础性课程体系。

注重宽厚基础与就业导向相结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在专业选修课程中柔性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较多出口通道。基础性课程建设中,鼓励各学院设置更多共享、开放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合作交叉。

(三)构建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科间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简单整合,还体现在课程目标的综合化、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及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化。双一流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课程综合化有利于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解决了各学科间内容重复、彼此独立、相互脱节的问题。

1. 以特色和优势课程为核心,构建特色学科群课程

选择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以各高校优势学科为核心,集合优势学科辐射到的众多学科,构建学科群课程体系,真正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创新专业能力。

依托国家级、省级科研、教学平台,整合校内分散在各学科的研究资源,借此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实现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促进不同学科间教师、学生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原有优势和特色学科得到了巩固,其它学科也得到了提升。

2. 促进成果转化,构建个性化综合课程

依托各类创新项目、科技竞赛、科学研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等,将教师科研项目带入学生的项目,采用灵活的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把教师优秀科研成果,编写成教材或教材的一部分,使科研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为学生开设新的个性化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3.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面向各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依托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实现跨学科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复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创业能力;各学院设立与学科、专业密切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并开设创新精英班,培养基于专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多专业或多学院联合设立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学生以专业基础为背景的综合创新思维能力。

4. 构建第二课堂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工作和创新的能力,构建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在学校统一管理下,鼓励学生参加课堂教学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社团建设、文化体育、志愿公益、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由学校制定第二课堂相应学分修读类别与学分兑换方式,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课堂活动目标灵活,内容广泛,更适合学生多样性及个性化的课余文化需求,歌咏比赛、书香校园、志愿公益、职业技能、“三下乡”等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思辨能力,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 深化产教融合,重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推进产教融合,创建以理论知识、产业实践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建立紧密联接,重建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根据产业行業发展的变化,及时更新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实践内容与相关职业技能接轨,学生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学习,通过技能考核,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换、交叉与融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学生职业化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束语

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平台,承载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职责。在教育现代化理念的驱动下,地方高校课程体系需要从根本上进行一次改革,围绕目标定位,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重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体系各要素相互协调和配合。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实际,要建立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经过不断反思、优化,在实践中持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前沿和最新发展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引入课程,保证课程内容的持续有效性。最终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3]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4]章兢.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12-14.

[5]李国立.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1):6-15.

[6]李波.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11(8):59-63.

[7]何晓瑶,段美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11):84-86.

猜你喜欢

新工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