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情境创设要有“度”

2019-09-09严卫林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适度道德与法治

严卫林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主题情境,而主题情境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想当然。适合的才是有效的,适度的才是合理的。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把控好“度”,在内容、时效、立意、情感、底蕴、思辨、过渡、问题等方面做到“适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适度

主题情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主题情境创设必须把握好“度”。只有保持适度原则,才能收到教学实效。教师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内容有“真度”、时效有“新度”、立意有“高度”、情感有“温度”、底蕴有“厚度”、思辨有“深度”、过渡有“猜度”、问题有“梯度”。

一、主题情境的内容有“真度”

真实的才能有生命力,货真价实的才能让人信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创设主题情境时要坚持做到内容的真实性,或者至少近似真实,要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能找到真实原形,让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和形象的客观现实中开展探究学习。当然,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在编写主题情境时可以根据事件或者人物的原形,适当进行增补或者删减,但不能子虚乌有地人为胡编乱造,凭空想象,捏造事实,要经得起推敲和考证,要有据可循。科学、严谨、真实是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情境探究必须坚持的原则。

在平时的听课和评课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杜撰情节,习惯于编写“小王”和“小张”等故事来凑合,敷衍学生,偶尔一次两次的虚假编写,学生可能还觉得新鲜好奇,但多次后学生就会有一种麻木和被欺骗的感觉。也有的教师粗制滥造,在编写主题情境时,不求甚解,不经查证,虚构内容,随心所欲,想当然地编造数字,甚至出现误导学生的现象。真实的主题情境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人、事、物等,也可以是新闻联播或者报刊中报道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加以巧妙裁剪,合理编写。

二、主题情境的时效有“新度”

好奇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初中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喜欢标新立异。他们对于新颖的事物就会眼睛一亮,兴趣倍增,充满好感。教师通过介入生动有趣的主题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激发其学习内驱力。教师不能为了图方便,习惯于采用“老脚本”,一直沿用着多年前编写的现成主题情境,陈陈相因,或许有的内容已经“老掉牙”,有的内容已经不合时宜,这样的情境于学生而言,味同嚼蜡,兴趣了无。

道德与法治课是与时事政治紧密相连的。教师创设的主题情境应反映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潮流,把准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色。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关注国内外新闻,密切留意时事政治,选择素材时要裁剪最新发生的国际和国内热点要闻,以给学生留下新鲜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虚拟现实、优步、互联网、共享单车、高铁、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创业创新、工匠精神、‘一带一路、嫦娥四号、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开放四十年杰出人物”等相关的主题情境,特别是及时引入学生身边的新人、新事、新物,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主题情境的立意有“高度”

思想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根本特性,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课程,尤其要凸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旨在为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良好性格、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奠基,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彰显独立思想和独创精神。

为此,主题情境的创设要充分根据德育课程的实际需要和特点,有很高的立意和站位,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例、理、德的有机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民主意识、道德意识、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在编写主题情境时不能忽视内容的立意高度,谨防“捡到篮子就是菜”,粗制滥造,甚至出现粗糙和低俗的内容,与德育课程的要求背道而驰。主题情境要充满正能量,通过典型事例给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鼓舞,去除学生心中杂草,让正义、正气、正能量在学生心中爆棚。

四、主题情境的情感有“温度”

从血管里流淌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淌出来的是水,从充满着情感温度的主题情境里涌腾出来的是具有极大感染力的黏合剂。没有情感,就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没有情感,课堂就死水一潭;没有情感,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没有情感,主题情境即使有光鲜亮丽的外壳,也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只有具有真情实感的主题情境,才能在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唤醒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心悦诚服。

学生的情感非常丰富,就像一个静静的湖面,即使轻轻扔下一颗石子也能泛起阵阵涟漪。有些主题情境如果单纯从知识层面看比较到位,对学生掌握知识很有效,但却以一种机械、生硬、灌输的方式展示和呈现出来,因而引起了学生的冷漠和逆反。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情境不能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没有情感的文字,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爱的教育和情感的渗透。只有具有情感温度的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才能被激活,才能掀起学生情感波澜,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有情感温度的主题情境,才能让学生不抵触、不排斥、不反感,才能更好地唤醒和激发学生求真、向美、崇善。

五、主题情境的底蕴有“厚度”

主题情境底蕴的厚度决定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主题情境不需要矫揉造作,但也不是路边“快餐小吃”;主题情境不需要“花拳绣腿”,但也不应该只是粗茶淡饭。主题情境需要有厚度,凸显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体现出道德灵魂和法治精神。统编教材增加了很大篇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師要抓住这一契机,在创设主题情境时充分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通过古诗词、典故、成语等经典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很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和熏陶,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有的教师创设的主题情境内容肤浅,没有档次,主题情境仅仅成为在教学内容上人为裹上的一层“糖衣”,蒙骗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创设了自己周末早上去菜市场买菜的主题情境。子情境一:早上买菜。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一大早自己到菜市场买菜的情境,然后设问:“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学生阅读书本后轻松找到了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子情境二:中午做菜。教师以买到的有质量问题的菜为例,继续追问:“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犯时该怎么办?”学生又从书上找到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子情境三:饭后探究。买菜结束后开展反思,让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这样的主题情境徒有形式和空架子,没有实质内容,缺乏人文底蕴,只能让学生兴冲冲而来,扫兴而归。

六、主题情境的思辨有“深度”

有的主题情境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其背后是思维的浅浮和思辨的缺失。这样的主题情境不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不能撼动学生的情感,中看不中用。曾听过一堂课,教师在主题情境中共有20多次設问,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其实这些答案都能从教材中直接查找,没有思考和讨论的价值。这类浅表性的问题仅仅训练了学生翻书找答案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眼明手快。

那种没有思辨性的主题情境是毫无思维价值的,不能引发学生思考,课堂探究也就成了一个空壳和假象,有形而无实,看起来是问题,却没有发挥训练学生思维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主题情境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主题情境的问题深度要稍高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容量、思维强度、思维深度和思维高度,让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跳一跳够得着,摘得到果子。教师尤其要善于创设具有思维冲突和两难境地的主题情境,引发学生在思辨中体验、感悟、生成和发展,使课堂“活”起来,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乱”起来,从而在思维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

七、主题情境的过渡有“猜度”

主题情境是由一连串相互连贯的“子情境”巧妙构成的,“子情境”不能平铺直叙,而要让学生充满悬念,欲罢不能,有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随着情境的发生和发展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和冲动。

主题情境不应是“拼盘”和“大杂烩”,不能仅仅把几个看似有联系的情境拼凑在一起,硬装斧头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努力创设悬念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时,创设了“钱家故事多”这一主题情境,包含着“拆迁的烦恼”“钱家的喜悦”“钱家的哀愁”“钱家的争论”等子情境。这些“子情境”既符合常理,又充满着悬念,学生跟着情境,思想跌宕起伏,在一连串具有悬念和猜测的情境中迫切地想知道“下文究竟会如何”,从而乐此不疲地探究真知。

八、主题情境的问题有“梯度”

问题是开展主题情境探究的媒介,是连接主题情境和教材的纽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题情境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成败。问题不能贪多求全、多多益善;问题不能浅尝辄止、浅显直白;问题不能设问单一、模式统一;问题不能从一而终、不分难易;问题不能没有主次,不分轻重。

课堂教学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规律,创设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随着主题情境的发生、发展、深入和结局,在有梯度问题的引领下,渐入佳境,把课堂探究推向纵深。

猜你喜欢

适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彩票市场需求调控探析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