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设计:让教学议题真正“议”起来

2019-09-09唐蓓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唐蓓

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全新教学方式,在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只有充分厘清教学议题的立意、情境、任务和评价的内在结构,通过相应的生活化、精细化、序列化和多样化处理,实现政治课堂教学议题的结构化设计,才能让教学议题真正“议”起来。

关键词:结构化设计;教学议题;思想政治课

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该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1]可见,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议题的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本学科课程教学效果的核心问题。

从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如何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议题,使之既适合教学内容又符合学生实际,是一线政治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笔者认为:借鉴顶层设计、逐步求精、模块化、要素测评等设计理念,从议题立意、议题情境、议题任务和议题评价等四个方面,对议题进行结构化设计,才能让政治课堂教学议题真正“议”起来。

一、立意生活化:界定“议”的方向

立意生活化,指的是创设教学议题时,在议题方向选取上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化处理的方式,有机连接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

之所以要作这样的生活化处理,是因为立意是教学议题的灵魂,统率着课堂议题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立意恰当明确且迎合学生生活,才能方便学生有效调用其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相关储备,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从而为政治课堂教学议题的“议”树立正确的方向。

如《文化生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课时教学时,结合本地春节开始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教师设置了以下一则议题:

议题: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观点一:燃放鞭炮是重要的民俗,是春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炮声,年味就淡了。眼下传统文化正遭遇到全球化时代的冲击,如果不保护民俗的东西,传统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躯壳。

观点二: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燃放烟花爆竹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引发火灾。禁放鞭炮当然会对过年的气氛有所影响,但是营造过年气氛的手段是多样的,譬如买花、摆花等,就很文明,既环保又喜庆。

(1)分享:结合你所知道的生活实例,分析燃放鞭炮的利与弊。

(2)辨析:两个观点中,你支持哪一观点?说明理由。

(3)提升:类似燃放鞭炮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应该如何科学传承与发展?

在这则教学议题中,教师对议题立意作了三个方面的生活化处理:

第一,议题案例生活化。“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这一议题,探究目的是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课程标准中,建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以及制作家乡的文化名片等角度切入,事实上,这些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恰逢本地《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正式开始实施,学生们刚刚过完第一个没有烟花爆竹的特别春节,因此,教师用这一鲜活的生活化案例来描绘该议题情境,恰到好处。另外,城乡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这一地方性行政法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争议性,选用这样的议题案例,从源头上保证了议题立意高度契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储备。

第二,议题问题生活化。从思维可操作性角度看,“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是一个根本性、概括性的问题,对此作出全面、科学的回答,需要师生经历辨析、例证、矫正和升华等多个思维环节,倘若简单、粗暴地直接切入如此宏大的问题,“议”的初衷很难得到有效体现。因此,教师将“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设定为总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情境,增设了“分享”“辨析”“提升”三個分议题,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分步达成该议题的目标。

第三,议题活动生活化。教学议题,不是简单的教学问题,精髓就在一个“议”字,还必须明确是“学生”在课堂开展的议论活动。“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这一总议题下,学生展开的是比较纯粹的理论思考,属于思维层面的活动。“分享”“辨析”和“提升”三个小活动的处理,从生活化的角度分解了原来的单一思维活动,实现了生活经验与理性思维的有机统一,方便了课堂学生议论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情境精细化:给定“议”的价值

情境精细化,是指政治教师在设计议题情境时,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课时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和具体课堂活动开展等诸多要素,尊重基本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系统优化和结构整合的方法,对议题情境进行有目的、有指向的编制过程。

俗话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某种意义上讲,“议”是人的社会性本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时时刻刻发生的生活实际,每个人或多或少在参与“议”的过程。但不同于完全开放式的生活事件,教学议题所要求的“议”是相对封闭的,是有特定目的的,即服务于思想政治课特定的教与学目标,换句话说,某一议题之所以称之为“教学”议题,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服务于教学需要。

这一特征又集中体现在作为核心载体的议题情境上。因此,要让政治课堂的教学议题真正有价值地“议”起来,必须要对议题情境作精细化的处理。

如《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时,针对“两个毫不动摇”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设置了以下一则议题:

议题:为什么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活动形式:社会实践调查。学生分两组,分别调查一家身边的知名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活动目标:围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一核心问题,自主设计调查问题,通过现场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提高对国家经济制度的政治认同。

☆活动步骤:

步骤一:分配任务。根据分组,学生设计本小组的调查方案。

步驟二:开展活动。包括现场调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收集、保存相关资料。

步骤三:形成报告。通过整理资料,进行取舍、分类、归纳,形成小组调查报告。

步骤四:交流分享。课堂小组进行汇报展示,提升对调查活动的整体感悟。

☆活动总结:

根据活动结果,形成总体调查报告,结合本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

这是一则活动型的教学议题,为了真正突出“议”的价值,教师针对这一类型教学议题的特点,从四个方面精细设计了其议题情境:

第一,精心蕴含核心素养。一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我国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切身体会这一制度的优越性,进而从内心真正实现认可,这是政治认同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要顺利完成这一社会调查活动,学生需要开展调查问卷设计、相关资料查阅和走访考察等诸多环节,分工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汇报成果,这是公共参与的重要内容。这两大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这则活动型教学议题的情境设计时,精心作了预设。

第二,精准指向学科知识。知识是素养的基础,学生只有精准掌握了相关学科知识,才能提升能力、涵养素养。在这则教学议题中,教师要求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调查本地一家知名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并且在活动总结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调查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亲身参与调查活动,学生才能更真实地感受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感;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论证并尝试提出解决措施,学生才能更真切地认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样的情境设计指向明确,都是为了精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学科知识。

第三,精干构建叙事体系。教学议题是用于教学的议题,受限于教学时间,必须达到简洁、高效的要求,即:既要结构完整,又要尽量避免叙事过于冗长。在这则教学议题中,分活动形式、活动目标、活动步骤和活动总结四个部分,用非连续文本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呈现了议题情境,通过这样的精细化处理,做到了既体系完整又叙事精干。

第四,精致覆盖议题活动。教学议题的情境精细化,不仅仅是对总议题细化描述的要求,也是对所有议题具体活动展开的要求。特别是活动型教学议题,更是要求对每一项议题活动做到精致化。在这则教学议题情境设计中,无论是学生小组分工、调查问卷设计,还是考察对象选择、调查报告撰写和展示,都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把每一环节做细做精,这样才能真正让教学议题“议”起来。

三、任务序列化:划定“议”的范围

任务序列化,指教师在设计教学议题任务时,依据议题立意和课堂活动的需要,对总议题所进行的案例化、层次化、梯度化的分解与细化工作。

议题任务是一则教学议题的核心,是联系议题情境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纽带,承载着具体展开、落实议题立意的功能。教师在设计教学议题时,对议题任务进行序列化处理,实质上就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链接。

首先,立意和问题的链接。一般来说,议题基本上是整体的、宏观的理论知识,而课堂教学活动则需要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小切口的问题,二者的认知层面存在较大的落差,只有经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生才能高效参与,才能达成有效体验。因此,对具体的议题任务(问题)进行一定的序列化处理,议题教学才能实现由大到小的链接。

其次,理论和实践的链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鲜明的学科特色,议题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议题情境属于生活化场景的再现,而要把鲜活的生活实际与抽象的理论有机链接上,则要通过议题任务的序列化,层层分解、逐步提升。

如《文化生活》“感受文化影响”教学时,针对“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一教学重点,教师设置了以下一则议题:

议题:文化对人的影响为何难以抹去?

材料:漫画——“中国式饭局”(逐幅展示)

图1  朋友聚餐      图2  家族聚会     图3  青年相亲

(1)剖析:生活中,你看到过图1中的情形吗?简要分析一下争着买单的原因。

(2)调查:你和同学外出聚会时,通常是如何买单的?结合图2,说说AA制的优势。

(3)采访:如果是你,能接受图3中的提议吗?说明理由。

(4)活动:运用合理的方式,请尝试说服类似图1中的人接受AA制。

在这则教学议题中,围绕“文化对人的影响为何难以抹去”这一主题,教师结合“中国式饭局”这一生活化的情境,运用三幅场景式的漫画,对议题任务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序列化处理:

第一,细化呈现切入角度。从切入角度上看,该教学议题中,教师共设置了“剖析”“调查”“采访”和“活动”四个切入角度,分别从学生的所见所闻、生活经历、情感冲突和沟通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逐步参与课堂讨论。多样化的任务设置,有感性的简单例举、理性的原因分析,也有理论结合实践的明理导行,从而真正做到了对总议题的细化展开。这样的多角度任务切入,有效地保证了不同认知程度学生的共同参与。

第二,阶梯设置参与宽度。从参与宽度上看,该议题的四个具体任务,呈现明显的阶梯性:“剖析”环节调用的是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只要会例举并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简要说明想法即可;“调查”环节承接前一任务,虽然还是例举,但要求结合自身感受予以说明;“采访”环节必须以顺利完成前面两个任务为前提,在接下来的冲突性情境下,重新反思已经达成的课堂共识,进而有效达成对“难以抹去”的课堂体验;最后的“活动”环节在前三个任务的基础上,推出难度更高的任务,从导行的角度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直面文化冲突,采用类似场景模拟的方式现场展开课堂说服活动。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公共参与)的任务,可为或不可为都是正确的。

第三,多维锤炼思维深度。从思维深度上看,该议题的四个任务间存在着严谨的逻辑递进关系。前三个任务都是要求先调动直接的生活经验,再分析原因(说明理由),这是“从生活走入课堂”;第四个任务则以前面的课堂参与为前提,灵活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学以致用,这是“从课堂走向生活”。通过这样的议题任务序列化处理,由近至远、由浅入深,实现了从经验、知识、能力、情感和实践等多个维度对思维深度的很好锤炼。

四、评价多样化:决定“议”的程度

评价多样化,是指议题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课堂表现,教师从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给予学生的多角度、多维度和分等级的水平性评价。

精准、高效、恰当的评价是议题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课堂,活动型学科课程下的议题教学,要求倡导教师提供全新的课堂评价方式,这是一种“有统一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简单地说,议题教学下的课堂评价应当做到多样化。

议题评价的多样化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评价的方向性、过程化、水平化和开放性,具体来说要做到几个方面的结合:基本观点与个性化意见的结合、学科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求同取向与求异取向的结合、不同生活经验与共同价值追求的结合、知识能力与解决问题策略的结合。

如《经济生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时,针对“兼顾效率与公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设置了以下一则议题:

议题: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老张,某白茶有限公司的老总。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天荒坪镇与当地农户签订的为期4年的订单茶园有4000余亩,老张给予签约农户的茶叶收购价比当时市场价要高出10%左右。这几年,老张公司的“宋茗”牌白茶经营得红红火火,当地农户也争相与他增加签约面积。

然而,2019年白茶价格的持续高涨却给老张带来一个不小的烦恼:自视吃亏了的签约农户纷纷要求老张提高收购价,扬言否则明年将不再续约,部分茶农甚至故意提供不符合公司质量标准的茶叶。一方面零散农户因为缺乏品牌,在市场上销售情况并不好;另一方面,面对慕名而来的客户,老张却无货可供。

(1)站在老张或农户角度,分别阐述是否应该提高收购价的理由。

(2)当地政府为解决此事,特地召集双方举行了协商会。如果你是当地政府主持本次协商会的工作人员,将如何合理劝说当事双方?

这则教学议题中,围绕两个具体的议题任务,学生通过角色代入的方法参与课堂讨论活动。为了充分激发学生“议”的热情和保障“议”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在议题评价时,必须坚持以下评价原则:

第一,基本观点为前提。教学议题是用于教学的议题,活动可以开放,但目标是必须收敛的,即在价值立意上,政治课堂的教学议题必须是明确、清晰的。具体到这则教学议题中,就是在引导学生开展议论活动时,要牢固树立两大基本观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学生观点合理与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这两大基本观点上评判。

第二,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课堂议题教学评价时必须坚持的另一重要原则,教师要依托具体议题任务,根据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予以不同维度、不同程度的评价。在这则教学议题中,基于我国分配制度指向的是政治认同,站在三方立场合理表述观点指向的是科学精神,模拟工作人员则指向公共参与,另外,所有观点的合理性判断,也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法治精神的要求。

第三,学科知识为依托。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是教学议题的内在要素,在课堂开展议题教学时,学科知识始终是议题“议”的根基,也是教师进行议题评价时要坚持的重要标准。在这则教学议题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勞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核心学科知识,就是教师评价学生意见和观点的依据。

第四,等级评定为方式。水平等级评定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要评价方式,教师根据不同水平等级的素养表现要求,对照学生在议题任务执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予以相应的课堂评价。在这则教学议题中,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表述状态、互动状态、思维呈现、认知深度和价值取向等多个维度来考量,对应予以相应等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
精雕细琢,提高思想政治复习课效率
思想政治课作业中的批判性思维养成研究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快乐教学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