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生命教育

2019-09-04王诚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意识教材生命

王诚华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初中教育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这也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在生命教育中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教育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命教育

在压力剧增的初中,语文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是迫切的、非常有必要的。每当看到有的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的新闻,笔者就觉得特别揪心,学生的抗压能力太弱,没有理解生命的价值,不珍惜生命,所以在初中阶段渗透生命意识非常有必要。当然,生命教育不只是为了预防班级中极少数学生的各种自伤行为,也是借助语文教师之口和行为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期待学生的自主认知意识能够觉醒,构建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重视学生“生命”思想引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念,以问题引导教学进程,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也是如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发展生命意识的机会。当学生在课堂上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看法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的想法,教师不应立刻否决,而应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言,学生只有参与课堂活动,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讲解完课文后,鼓励学生复述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即用自己的语言明确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

二、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文本

教师应该从教材出发,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生命意识,《我有一个梦想》《生命,生命》《我与地坛》等都是生命意识教育最好的文章,它们都涵盖着生命教育的理念,从谈论人的生死到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现今,社会各界都在谈创新,教师也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既想创新,又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反而不能让课文发挥其效用。

笔者认为,学校应组建教研小组,进行集体备课,施其所长,針对这类文章的教学提出方案和教学设计,然后分工合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学,跳脱出文本框架,不局限于文章的字、词、句的理解和分析,最后把好的教学设计编排成册,甚至形成独特的校本教材,用于本校的教学工作。这样,就能达到思想观念的浸润,可使语文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开展各类生命教育活动

人之为人,人之高于动物,究其根本是人具有精神思想,具有与其他动物区别的灵性。生命教育是一个抽象的,且需要理念认知与接受的一个过程,教师只针对语文教学课堂未免太单一,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渗透生命教育的内涵,达到浸润之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如作文竞赛、主题演讲、读书会等。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内容丰富的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生命的本质,让学生懂得并珍爱生命,领悟生命的含义,让生命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的传播中越来越深远。同时,语文教师也应当结合其他科学,渗透生命教育,形成全校范围内的生命教育。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生命教育讲座,发展校园生命文化教育,举行与生命教育文化相关的活动,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寄希望于初中语文能更多地体现人文性学科的生命化教育价值,达到看见“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意识教材生命
教材精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消防意识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