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研究

2019-08-27姜锐

职教通讯 2019年8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激励机制校企合作

姜锐

摘    要:推行现代学徒制,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十分必要,而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源泉。目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面临着政策导向不强,行业协调作用薄弱等系列问题,唯有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提升学院自身吸引力,明确行业组织职责权限,进一步落实校企联合招生制度,并建立匠师认证和聘任制度,才能真正激励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现代学徒制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五年来,500余个地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被确立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遍及全国多个省份,由点到面不断推进。随着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在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实行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其主要目标就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和社会的职权,推动制度建设,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因此,从企业视角出发,分析其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及动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系列措施激励其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关键。

一、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联合教学,与传统职业教育相比,更注重技能培养与传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专业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和考核方式,从而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复合人才。

(一)解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对“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做出具体要求,并提出“到2020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见,发展现代学徒制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角度已上升至国家人力资源的战略层面。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出发,矫正教育资源配置扭曲,扩大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从而建立起与企业人才需求侧相适应的新平衡。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和企业分别作为人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应被看作统一的人才培养主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1]

(二)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现实之需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指出:“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决定了企业应当在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和企业利益互动和价值流转的关键。在学徒制视角下,职业院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应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在此期间不断加强从人才培养理念到规章制度,从资源配置到师资建设,从学生发展到专业教学等方面的对话,真正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需求标准的有效对接。

二、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不断推广和深入,更有一批专家学者投身现代学徒制研究工作,从现代学徒制發展历程、特征以及存在问题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并对试点院校的验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然而,现代学徒制依然存在着宏观层面缺少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缺少行业参与,微观层面缺少师徒纽带的种种问题。

(一)政府政策导向不强,缺少外部推力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教育制度的兴衰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巨大,而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制度与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更体现了政府的主导和推动[3],因此,政府政策导向不强,直接导致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外部推力的缺失。

1.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约束力不足。由于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跨越教育、经济和劳动人事管理等部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家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进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因此,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对企业是否积极有效的参与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目前,仅有《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两部纲领性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做出了一定要求,但总体上看还不尽完善,更是缺乏配套性的政策法规,体现不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2.保障机制急需配套,权责利模糊。企业是营利性组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企业唯有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经济上的回报,才能积极有效的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纵观学徒制发展较好的西方国家,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政府都竭尽全力的通过享受国家的财政优惠政策和补贴、减免税务等途径来帮助企业解决参与职业教育而付出经济成本的问题。在现行的学徒制试点方案框架下,企业在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付出学徒的工资和企业师的傅津贴,而培养出的学徒只需要付出很少的代价就可以在接受完培养后与企业毁约,企业在此期间承受着较大的投入风险,而政府又不可能给予参与企业无条件的补贴。[4]

(二)行业协调作用薄弱,缺乏有效途径

现代学徒制涉及到政府、企业、学校、师傅、学生等多个利益综合体,要想得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行业组织在各个利益综合体之间公正、自律行使监督、协调和引导的职责,以保证现代学徒制系统的良性循环。可以说,行业组织是否充分发挥作用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关键。目前,我国的行业组织尚不发达,并不能发挥很好的整合作用。

1.行业参与广度有限,尚未搭建有效平台。行业组织需要以中介的身份,作为学徒制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重要补充,积极的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当中。行业组织需要给学校和企业提供信息和资源,同时,也将从学校和企业得到的诉求进行反馈,使得两个育人主体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在学徒制的核心主体间形成良性的循环。然而,现存的行业组织普遍存在行业背景不足,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基本诉求,无法保障企业的各方面权益的现象,因此也就无法搭建有效平台,无法有效盘活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使学徒制院校与企业间形成良性循环。

2.行业参与深度有限,尚未形成行业规范。现代学徒制采用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式,学徒毕业要拥有学院颁发的学历证书和相关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两类证书管理部门的分散性导致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核心能力界定的模糊,也为学徒制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行业组织应从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行业需求角度出发,在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开发和管理中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岗位培训和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行业组织多由行政、职业单位转变而来,缺少明确的职责定位,依然以学术年会等形式开展工作,尚未发挥统领行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三)师徒情感纽带不强,缺少内部动力

企业师傅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职业技能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引导徒弟从“学生”向“职业人”身份转变的重任。企业师傅作为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方的直接参与者,是影响学徒制校企合作深度的关键因素。然而,现代学徒制中常常存在师徒关系敷衍等现象。

1.师徒契约关系较弱,难以倾囊相授。在传统学徒制中,出于“知识保护”“培养质量”和“投入产出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师傅不会短时期内收取过多徒弟,而现代学徒制中却往往给一位师傅同时安排较多徒弟,如此“生师比”,导致师傅难以因材施教。此外,在传统学徒制中,师傅与徒弟之间有着明确的契约关系,师傅有着绝对的权威,徒弟学成后往往会终生为师傅效力,甚至继承师傅的产业;而现代学徒制中师徒间基本没有明确的契约关系,师傅往往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进行学徒制教学。以上原因皆导致了师徒情感纽带弱化,徒弟对师傅未必发自内心的尊重,师傅对师傅也未必倾囊相授。

2.师徒相处时间较短,缄默知识“失传”。职业技术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其不断的革新与进步,也在于其唯有经过长期实践才能获得的经验和积累,而师傅所拥有的技能、品行甚至处世态度和方式皆属于其个人的主动资产[5],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传授给徒弟。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虽然倡导从“招生”环节起,就已确认了师徒关系,但实际情况确是徒弟唯有完成一年多的通识基础课学习,到顶岗实习阶段才能真正来到师傅身边,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徒制教学。而在许多徒弟即便已经吃住在校企合作企业中,也常常是从事着简单性的重复工作,与师傅的交流与合作较少,基本没有得到师傅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策略

我国现代学徒制各项试点工作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从制度上对学徒制进行规范[6],对此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国家制度框架,从而建立满足各方利益需求的激励机制。

(一)加强政策扶持,增大资助力度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了校企合作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未来,应进一步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具体的责任和义务,并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受益的合理分配、税收减免、贴息贷款等方面做出更具针对性的具体规定。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更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实施,探索以政府购买、技术服务等方式作为财政资助的补充,不断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实现充分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二)提升学院魅力,树立自身品牌

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情况,企业必定愿意借助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设备的升级改造,也必定愿意聘请职业院校的专家、教授利用精品课程等教育资源为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职业院校教师还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以解决企业实际的技术难题。总之,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的共享职业教育资源,转变思想观念,由衷的认同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企业、院校的双主体地位,并不断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和共享程度,提升自身吸引力。

(三)明确行业职责,建立行业标准

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推行需要科学的执行体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需要行业组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特点,综合人才、资本、技术和知识积累等多方面生产要素和条件,积极的为校企合作双方提供高效、权威的协调与沟通,从而實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同时,也利用行业规范约束校企合作双方的行为。当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无法协调的矛盾时,行业组织也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并向政府提供的政策决策参考,成为联系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的重要纽带。

(四)落实联合招生,扩大学徒对象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招生招工一体化也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之一,企业唯有充分参与到招生、招工过程中,招收自己满意的学徒,才能在未来人才培养过程中,愿意投入更多的热情。同时,校企双方更应有意识的扩大招生对象、面向全社会,将有意愿从事本行业工作并能满足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要求的人选拔出来进行定向培养。

(五)成立工匠联盟,保障匠师权益

学徒制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还在于来自企业的师傅是否发挥了积极的支持作用。唯有建立起稳定的工匠联盟,才有可能改变目前企业师傅仅仅为了完成企业安排的任务而无法真正投入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而要想建立起稳定的工匠师傅联盟,就需要对工匠师傅的资质进行认定,对工匠师傅的身份进行肯定,对工匠师傅的待遇给予充分的保障,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工匠联盟资源库,供学徒制院校选聘参与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万朋,程钰琳.探析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7(5):9-16.

[2] 李俊.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与劳动经济学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58.

[3] 程宇.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发展轨迹与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9):28-32.

[4] 马金平,张敏.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与改进[J].职业技术教育,2016(34):30-34.

[5] 仇梦华,陈明昆,周玉婧.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带徒弟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28-32.

[6] 孙佳鹏,石伟平.现代学徒制: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的良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14-18.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e enthusiasm of stimulating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realizing this goal. At present, enterprises participat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faced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weak policy orientation and weak industry coordination. Only by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enhancing the college's own attractiveness,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s, further implement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joint enroll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the faculty certifica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can really inspire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modern apprenticeship

[責任编辑    李漪]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激励机制校企合作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