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

2019-08-27林夕宝余景波刘美云

职教通讯 2019年8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林夕宝 余景波 刘美云

摘    要: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高职院校育人模式改革和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为了探析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知程度、接纳态度、获取情况和政企校角色需求向度四个方面分别设置参数,对山东省某高职院校土建大类工程造价专业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是对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并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实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1+X”证书

自2019年,《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职教20条”)向各省、市、自治区以国务院部委及各直属机构公开发布后,“1+X”证书制度[1]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热门话题之一。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而又具备教育属性。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重要形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其本质特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由原来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逐渐演化为本科和专科层次并存的多层次育人格局。[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正是这两种属性的有力体现。[3]学历证书往往与高职院校教育过程有着直接关联性,而技能往往与多元化培训有着密切关系。从理论上,只有高职院校将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知识通过教学方式教授给学生,并完成相应等级技能鉴定,才可以说已经“圆满”完成高职育人目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设计和试点了1+X 证书的职业教育制度,这是未来高职院校育人活动的基础性制度。高职院校必须围绕这一制度,弄清楚“1”和“X”辩证关系,并积极创新教学和培训模式,探寻两者有效融合的育人模式。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素养培养,实现“1”的目的;多方共同发挥主体角色,协同完成培训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让他们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实现“X”的目标。本文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方法,选取山东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为样本,探究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背景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就提出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4]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度,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和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试点“1+X”证书制度势在必行。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求改革技能证书认证体系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特别是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产业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新业态不断涌现,造成现有职业资格证书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同时,在国家深化职业资格证书“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国家大幅度减少了职业资格证书,仅保留140种[5]比较重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将大多数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规范要求和考核标准的职责和权限逐渐下放给行业企业,然而,现有职业资格证书出现了种类不齐全、更新频率慢,从而导致不够用、不好用和跟不上的客觀情况。

(二)高职院校育人模式改革,需要“1+X”证书制度支撑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有规范性和严谨性的学历教育过程,也要凸显具备灵活性和针对性的面向市场、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高职教育的跨界、跨行、跨域特征,决定了其育人活动特点是矛盾要素的辩证统一,“1+X”证书制度就是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社会用人需求标准两个矛盾要求的对立统一,也反应出了职业教育活动内在本质和规律。“1+X”证书制度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制度,就意味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学方式,要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协会等校外力量,实现多元协同育人。

(三)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亟待多元化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家规划了高职教育扩招100万的目标任务。这就意味高职院校生源不仅单纯地面向高中生,而且还要向下岗工人、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开放,从而产生了多元化高职生源。我国已经启动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由原来高考为唯一招生制度,慢慢出现了单招、综合评价招生等自主化招生模式,这些改革扩大了高职院校招生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生源紧张情况。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发不同的课程体系和育人评价标准,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效性奠定一定基础性条件。

二、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实施“学历文凭+技能证书”育人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尽管其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19年开始,国家将在职业院校试点“1+X”证书制度,这是一项比较新颖的育人模式和双证书制的深化,其能否切实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还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探究这些影响因素,特别是主要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高职院校院校人才培养是学生学历文凭和职业技能获得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一定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学生要获得毕业证和一定的职业技能证书。孙善学将“1+X”证书制度,归纳为“1”代表学生获得学历文凭,高职院校教育过程,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X”表示学生具有的某种技能,既包括人文技能,又包括专业特定技能,反映学生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本研究采用了孙善学[6]对“1+X”证书制度概念的说明和论证。

2.问卷设计。采用适合本研究使用的高职学生“1+X”证书制度相关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研结果分析。调研问卷设计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调研对象的年纪、年级、生源类别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有关“1+X”证书制度情况调研,包括高职学生认知程度、接纳态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和校企各自角色需求向度等四个方面组成的十多个问题。

3.研究对象。以山东省某高职院校高职土建大类工程造价专业大一(1个专业班级)51名学生、大二(2个专业班级)72名学生和大三(2个专业班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给243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编制独立的号码,随机抽取,按照1:3比例抽取81名学生为问卷对象。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2019年3月,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研活动由笔者现场指导和实施,采用无记名方式自愿填写方式。共发放81份调查问卷,当场全部收回,其中,有效调研问卷79份,作废问卷2份,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97.53%,符合调研工作要求。调查对象包括夏考、春考和“3+2”大专学生。

1.调查对象对“1+X”证书制度的认知程度。高职学生只有认知某种事物,才有可能接受这种事物,因此,高职学生对“1+X”证书制度了解,其才可能对他们发挥积极作用。课题组通过79名调查对象对“1+X”证书制度了解情况,统计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知程度。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对“1+X”证书制度认知程度不是很高,有所了解(一般了解+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的均值大约为51.25%。调查对象对“1+X”证书制度了解渠道情况有所不同,46.84%手机客户端、39.24%多媒体网络、10.13%课堂和教师、3.79%其他渠道。调研表明,“1+X”证书制度还没有被大多数高职学生所了解,这就成为了高职院校试点“1+X”证书制度的制约因素,因此,开展“1+X”证书制度宣传成为推广这一新型育人模式的必不可少的工作。高职院校要开展有针对性宣传活动,扩大学生了解“1+X”证书制度渠道,要安排专题讲座,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宣讲国家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实意义以及其对学生未来就业影响。

2.高职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接纳态度。从高职学生年级、生源的不同设置条件,通过认可人数来衡量学生对“1+X”证书制度接纳程度。79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和大三分别有7.59%、18.98%、35.44%认可“1+X”证书制度,夏考、春考和“3+2”大专分别有36.70%、21.51%、11.39%认可“1+X”证书制度。

相对而言,学习时间、文化知识基础是高职学生接受“1+X”证书制度的重要条件。大一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没有充分了解到专业技能知识重要性,而大二、大三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知识学习,对等级职业技能证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接受“1+X”证书制度的态度较为积极。夏考、春考和“3+2”大专不同类别的生源,文化知识基础呈现递减趋势,反映在接纳“1+X”证书制度态度上,夏考学生最为积极,而“3+2”大专积极态度降低。学生也反映,专业课程知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不衔接,造成他们考取一定的职业技能证书需要额外付出较多时间,从而影响到他们接纳“1+X”证书态度。有54.43%的学生认可在课堂上学习职业技能证书知识,人数最多;26.58%的学生认可通过校内额外培训;5.06%的学生认可校外培训;13.92%的学生认可校内外结合培训方式。

3.高职学生“1+X”证书获得情况。根据本研究界定的“1+X”證书概念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只有通过系统的文化、专业知识学习,并且考核合格才能获得学历证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获得“X”证书情况却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有些高职院校指定特定资格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级证书作为学生的“X”证书,这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不少弊端。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获得英语四六证书(13人,占16.46%)、计获得算机等级证书(34人,占43.03%),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65人,占82.28%)。这类证书属于人文素养方面证书,含金量较高,但学生花费太多时间用在准备这类证书考试,可能会对他们的专业技能知识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个别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比较担心这类人文素养证书能否被社会认可、企业欢迎,并能否纳入“X”证书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各方共同协商解决和明确,制定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

目前,高职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渠道还比较“狭窄”,国家没有制定特定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导致高职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偏低,这也就造成学生不愿意考取若干技能证书。比如,调研对象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当前只能考取BIM等级证书、广联达BIM系列证书,这类证书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予以认可还是否定,导致它们能否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认证等级证书还有待于解决。通过个别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希望国家、学校和企业协商,共同认可广联达BIM系列认证证书等社会化证书,这毕竟代表了建筑业发现新趋势。由此可以得出,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体现出行业企业新发展趋势,才有可能被学生所接受,并可以促进他们其他课程学习。

4.高职学生对“1+X”证书制度政企校角色需求向度。“1+X”证书制度试点能否顺利推荐,关键在于如何界定学校和企业各自角色。高职学生对学校和企业角色需求向度也是不一样,通过问卷调研和个别访谈发现,学生希望学校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完善专业实训基地。企业主要代表就业,用人标准是学校育人方向,学生希望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标准。

5.学生希望企业提供真实、良好的岗位环境。课题组通过调研了解,高职学生对学校课程体系设计、实训条件满意度不高,均达到70%以上,其中,对课程体系设计满意最低,达到77.21%。学生对企业岗位环境标准满意度很低,仅为1.27%,这表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和企业岗位环境是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育人基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南针。而企业岗位是检验学生职业技能重要载体,构成了“X”证书标准和含金量,也决定着企业用人标准指向,是高职院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高职学生对“1+X”证书制度政策落实情况不太满意,高达80%以上,这表明“1+X”证书制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政府制定政策,特别是相关政策的支持。

(三)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影响因素

通过调研和访谈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是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但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和学生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因素。国家是“1+X”证书制度走向的引导者,企业行业是人才需求变化的反映者,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者,学生则是“1+X”证书制度实践的指向对象。

1.国家是“1+X”证书制度实践方向决策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是国家负责制定的,“职教20条”是国家在新时代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新设计。职业院校试点“1+X”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这是该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决定了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正确顶层设计的引领。国家的政策制定,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发挥有针对性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政府在涉及经济社會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上的作用日益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形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政府的引导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国家提出“1+X”证书制度应符合各方需求,既体现高职院校育人属性和社会责任,又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社会性。

2.企业行业是“1+X”证书制度的不可缺少角色。企业行业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主体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这就决定高职学生培养质量需要由社会人才需求来进行评判。企业行业是最接近和最了解高职学生未来需求标准的,企业行业人才需求标准是它们选用人才的判断依据,如何体现符合企业行业用标准,可以采用“X”证书形式加以体现。为了凸显“X”证书实效价值,企业行业有必要充分发挥其在高职院校人培养全过程主体作用,将自身实验条件和真实的岗位环境与高职院校联合使用,发挥这些条件和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大化作用。企业行业还会涉及到“X”证书评判和考核标准问题,它们是最有话语权决定“X”证书的价值,因此,企业行业要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结合实际岗位人才需求制定符合要求的“X”证书标准,“1+X”证书制度要求扎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企业行业必须要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发挥作用。“1+X”证书制度体现了高职教育办学多元化要求,其中,企业行业是最不能缺少的多元主体之一。

3. 学校是“1+X”证书制度直接践行者。高职院校在实施“1+X”证书制度中,必须要解决四个重大问题:(1)教学过程是否与工作过程衔接,岗位技能要求是否反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确定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能否培养学生以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为核心要素的职业能力,能否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3)高职院校是否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增加了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职业技能应用。(4)高职院校是否完善了课程体系设计,做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以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这些问题具体解答者是高职院校,能正确解答这些问题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前提性条件。此外,高职院校还是国家职教改革的践行者,“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改变、变革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且实践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成为高职人才的供给侧。

4. 学生是“1+X”证书制度的实践对象。国家试点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目的在于有效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量。学生培养质量是试点“1+X”证书制度的初心,学生是“1+X”证书制度的主要实践对象,高职学生能否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核,丰富专业知识和学习经历,完成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能力结构的构建是关键。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要充分发挥实践者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实践活动的成功,因此,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就成为了该制度能否成功主要因素。“1+X”证书制度是以学生成长和成才为中心的,要考虑学生参与这种制度的态度。学生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在试点“1+X”证书制度的行为方式,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以积极心态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X”多样化设计可以满足多方面成长需要,增强自己综合能力。学生只有激发主观能动性,学生才有可能利用“1+X”证书制度实现多方面需要。随着高职生来源多样化,“1+X”证书实施方式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和试点,表明“1+X”证书制度在全国职业院校开始逐步推行,并对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虽然,关于“1+X”证书制度,国家也给出不少“1+X”证书制度政策解读和有关规定[7],但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落实,让学生得到“实惠”。

(一)完善国家顶层设计,为“1+X”证书制度设立国家标准

1.修订《职业教育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996年颁布和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新特点、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出现了本科层次教育,而学位授予体系还不尽完善,因此,国家应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设置学位,进一步贯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且每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应明确不同类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建议《职业教育法》应明确高职院校育人教训并重、德技并修,同时,也应该明确企业行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应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使用行政手段约束企业、行业职责。从国家层面构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鼓励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深度融合,构建国家级职业教育集团。在整个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制定国家校企合作指导标准,指导高职院校引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

2.多方协同合作,出台“1+X”证书制度统一标准。职教20条规定了教育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分工,为在国家层面推进“1+X”证书制度创造国家政策基础,同时,又明确了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效力问题。目前,高职学生所能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两类证书标准和考核方式有所不同,导致学生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往往陷入“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国家统一制定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统一培训内容、教材、考核方式,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专门出台政策明确社会组织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法律地位;专门制定社会组织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层面政策。这样,可以扩展学生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渠道,便于学生开展以辅修模式为主的第二课堂学习,丰富学生专业知识面,也可以方便高职院校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X”证书与学历文凭证书相衔接。

3.加速构建国家层面“学分银行”,实现“1”与“X”有效融通。“学分银行”是当前职业教育比较热门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灵活安排学生学习方式和时间。我国已经鼓励职业教育开展“学分银行”试点工作,但还没有国家统一的“学分银行”标准。“1+X”证书制度的“X”是比较灵活的,它代表着不同层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能否将这些技能转换或兑换成某些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学分,是增强学生自主和灵活学习时间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家设立统一“学分银行”,可以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对接,缓解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反复性”,进一步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衔接。例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可以将获得广联达BIM系列证书,从“学分银行”兑换“工程造价软件应用”专业课程的学分,这样可以节省学生学习时间,将时间应用其他能力方面提升,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二)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扩展建设“X”证书渠道

1.融入企业文化,校企统一“X”证书标准。從职业教育特点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是教育和培训相融合的综合过程。学生未来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因此,企业行业设立社会化证书,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从而有助于高职院校开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了解行业未来发展走势,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养。高职学生未来归宿还是企业行业,掌握其文化是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的表现。为此,企业应该将其文化内涵开发成适用教育培训材料,并制定类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设立一定数量人文素养证书,这样,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企业开展此项工作,并将企业文化融入整个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统一“X”证书考核标准,扩大高职学生选择“X”证书空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规范社会培训,增加“X”证书含金量。职教20条明确了,社会培训是“X”等级职业技能证书的主体。我国职业培训机构虽然比较多,但大多数以开展培训为主,很少与标准制定和管理挂钩,有必要转变社会培训工作方式,加快升级一批信誉好的培训机构。社会培训与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融合是一个新出现的事物,需要一个扶植培育过程。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以积极心态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让社会组织真正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和建设主体,并进一步规范其颁发证书的行为,确保这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水平与质量,这是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的变化的一个新方向。社会组织承担“X”证书开发和建设,需要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和行业协会配合,协调处理考核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才有可能完成国家期望的历史使命。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提供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真实工作岗位场景,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建设“X”证书责任心。国家职教20条,明确了社会组织在开发“X”证书主体地位。社会组织往往以追求利润最大为原则从事活动,包括开发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经常“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行业、协会等要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为社会做贡献也是获得利润的,政府和其他相关组织要积极为此类社会组织从事开发“X”证书创造有利条件(如舆论和政策等),同时,也应主动研读“1+X”证书制度的本质属性,积极与高职院校共同开发建设“X”证书,注重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将高职教育最新理论应用到开发“X”证书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开发“X”证书能力,并不意味着要求其完全放弃利润的追求,社会组织应该正确看待利润和责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此类社会组织之外的人和团体,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在追求恰当利润前提下,提高自身开发和建设“X”证书的能力,这样有助于提升“X”证书的质量和水平,从而真实反映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水平。

(三)优化高职院校育人资源,增加“1+X”证书实用性

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有效融入职业技能要求。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活动实效性。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第二课堂三大部分组成,公共课程主要承担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专业课程主要针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需要而设置,第二课堂是重要辅助性课程,往往以隐性课程形式出现,可以根据“1+X”证书要求,设置与专业技能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每个专业课程设置,要进行科学论证,并且凸显专业特点,融入行业企业技能要求,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形式体现出来。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要有人文精神、经济、管理和土木等方面知识,特别是专业核心技能技能可以采用目前行业企业普遍认可的广联达BIM系列认证来进行衡量。“1+X”证书制度反复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因此,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综合能力养成为原则,避免“因人设课”现象,融入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的课程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

2.创新“三教”模式,激发“1+X”证书活力。“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学历文凭+职业技能证书”双证模式的深化,更加具有灵活性。高职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不可少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是能动者、教学是过程,而教法是重要媒介。“1+X”证书制度隐含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以多样形式开展教师队伍建设,除了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还应当创新教师培养,在重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尤其要重视教师政治意识培养,如通过“学习强国”软件,让广大教师接触新思想,进一步树立奉献高职教育价值观。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保留传统教学模式有点,专业核心技能尽量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完成,要与工作过程和行业标准相融合,从而增加专业核心知识的时代性。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教法,注重融入“人文+技能”要素,同时,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相适应,并能与行业企业培训要求相一致,积极采用新型教法,如微课、翻转课堂等。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注重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重视硬件建设,支撑“1+X”证书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硬件条件是育人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重要的基础因素。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校内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和教学系统建设,针对每个专业特点建设,建设高质量实训室,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淘汰一些过于陈旧的实训室;按照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完善实训室条件。智能化管理和教学系统,是实现育人高效化的重要途径,“1+X”证书制度重视教学和管理活动的便捷化,而智能化管理和学习系统,可以有效增强教学和管理便捷化。高职院校为适应“1+X”证书制度,还要完善与教学相关的环境,如卫生环境、治理环境等,做到以人为本。同时,要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如积极倡导泛在学习、碎片学习等,让学生在学校尽量多的学习知识,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为他们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国家、学校、社会各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实现这一制度作用的最大化关键在于贯彻执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弄明白“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积极进行职业院校人才供给侧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育与培训并重并举、德技并修原则,要以学生全面成才为出发点,以社会欢迎、企业认可和学生愿学为原则,科学规划“1+X”证书制度相关内容。社会组织要切实肩负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和考核的重任,企业要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而学校要充分认识“1”与“X”辩证关系,且要与企业行业开展广泛的认证,实现“1”与“X” 的有效衔接,形成“1”和“X”互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与育人新模式,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有效人才供给,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怡萍,李海东,詹斌. 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4):9-14.

[2] 刘文杰.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前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2):192-197.

[3] 杨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9(2):56-63.

[4] 龚雯.“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5] 李海东,杜怡萍.建立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7-80.

[6] 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7] 李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定位与试点策略[J].职教通讯,2019(3):30-35.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1+X" certifi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mode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rollmen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1+X" certifi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79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cost in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Shandong were surveyed and interviewed from recognition degree, acceptance attitude, acquisition status and role demand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school.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government, society, schools and students are considered to be higher influential factor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social level and school lev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1+X" certifi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s cultivation;“1+X” certificate

[责任编辑    李漪]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